每天資訊“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你真的記錯了!

菜單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你真的記錯了!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句人們熟悉的經典古文近日在社交網路上引發熱議。有網友發文《出大事了,我們這個時空的時間線似乎被人動了!》,稱其記憶裡中學語文課本上《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篇中的那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其實從來沒有在教材出現過,而在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年代至今的語文教材上,原句一直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這讓很多網友皆有同感,甚至為“斯人”還是“是人”爭論不休。新黃河記者採訪儒學領域相關研究學者,獲悉典籍原版即為“是人”,不只是這一句,“言必信,行必果”等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經典古文其實也是誤傳。

“是人”而非“斯人”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還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近來讓網友爭論不休。孟子的這一經典語句,很多人可能都記錯了。

據悉,人民教育出版社自1960年代至今的歷套語文教材中都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這篇課文節選自《孟子·告子下》,在收錄時題目有所變化,曾直接以《天將降大任於是人》為題,後來改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曲阜師範大學2020級中國史專業儒學方向博士研究生葛寧記得很清楚,他十幾年前在中學語文課本上學的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也一直是這樣背誦的。據其介紹,清代焦循《孟子正義》沈文倬點校(十三經清人註疏)中,這句話便用的“是人”,由中華書局出版的宋代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裡,用的同樣為“是人”,而非“斯人”。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你真的記錯了!

中華書局出版的《四書章句集註》 受訪者供圖

曲阜師範大學2020級中國史專業先秦儒學方向博士研究生蘇相陽查閱相關文獻和學術著作,北京圖書館藏的閔齊伋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孟子》刻本、國家圖書館藏的元(1271—1368)《孟子集註》刻本中,這句話都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

“斯人”和“是人”的意思都是“這個人”,但它們之所以讓許多網友產生記憶偏差,有多方面的原因。葛寧解釋,“是”跟“斯”發音相似,特別是在一些不分翹舌音和平舌音的方言裡,它們很容易被混淆。在現代漢語裡,“是”多用來表示判斷,而“斯”依然用來表示指代,而且“斯”在使用的時候更像古文。這或許影響了人們對這句話裡“斯”和“是”的使用。

葛寧認為,古詩詞中頻繁出現的“斯人”可能也加深了人們對這個詞的印象。他介紹,李白在《夜泊牛渚懷古》裡就有“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李之儀《減字木蘭花》裡有一句“古有斯人”,王翰《與和仲古心飲酒分韻得詩字》裡也有“斯人不可見,載歌停雲詩”等。在很多耳熟能詳的古詩詞裡也常常出現“斯人”,這可能也影響了人們的語感,感覺“斯人”更加順口。

在葛寧看來,很多人之所以將“是人”記成了“斯人”,與一些電視節目和古裝影視劇也有關。這些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呈現方式如果引用出現錯誤,也很容易傳播開來。特別是一些古裝影視劇,為了臺詞更符合劇集氛圍,便會常常引用一些古代名人名句,但稍失謹慎,便會造成誤用誤傳,而大部分觀眾也不會專門去查閱資料核實。

另外,傳統戲文可能也是影響人們產生“斯人”還是“是人”這類記憶偏差的一個原因。傳統戲文的很多故事都是來自歷史典故,而涉及一些經典名句時,會根據自己的行文韻律進行改造,就在這個化用的過程中或許也對誤傳造成了一些影響。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你真的記錯了!

元(1271—1368)《孟子集註》刻本,國家圖書館藏 受訪者供圖

最流行的是最通俗易懂的

不只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些年來,一些在當代人生活中流行的古文、古詩詞名句,都不是原版。葛寧舉例,人們常常使用的“人間至味是清歡”,其實在蘇軾《浣溪沙》裡的原文是“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相陽表示,儒學經典文字語句也有一些被誤解誤用。他提到了社會上流行的“言必信,行必果”,很多人以為這句話是孔子說的,但其實它表達的是墨家的態度。這句話出自《論語·子路》:“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蘇相陽解釋,孔子其實對這句話並不十分贊同,雖然不否定,“但是同時會考慮到說話行事的時機,考慮得更為全面一些,在講求原則的前提下,允許適當的調整與變通。”

在蘇相陽看來,在大眾中最流行的不一定是最“權威”的,卻往往是最通俗易懂的。“斯人”與“是人”表達的是一樣的意思,而且已經成為語言習慣,人們在一般場合的使用中順應潮流就好,不一定執著於某個字,語言文字本身也是發展變化的。

對大眾而來,語言通常只是生活裡的一個交流工具,而非研究物件。人們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使用習慣對語言進行改造,這或許會使其與最準確的用法相去甚遠,但卻在實際生活中成為約定俗成的準則。“像我們最常說的‘連累’,‘累’讀四聲,但是正確讀音是三聲,可說三聲的話大家反而感覺莫名其妙。”葛寧說。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你真的記錯了!

閔齊伋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孟子》刻本,北京圖書館藏 受訪者供圖

葛寧認為,作為專業研究者還是應該尊重原版,不能忘記它們最原本的面貌。“它們畢竟是從過去來的,是個傳統,即便它們有一些變化,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它們的源頭,”葛寧說,“像‘是人’和‘斯人’,雖然意思不變,但還是尊重原版更好一些,我們的教材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沒有因為大家都說‘斯人’,就把它改成‘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