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菜單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子彈列車》,一部看起來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爽片,相當合格的爆米花電影。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莫名其妙神經質,插科打諢玩很開,在絮絮叨叨、打打殺殺中看到最後,有效的劇情完全不記得,只覺得大腦一度以來快取的所有不快都被清空,整個人被洗滌了一遍。

很嗨很熱鬧很好玩,久違了。

01

《瓢蟲》VS《子彈列車》

如果沒有看過原著小說,開始時進入劇情的過程會有點困難,要努力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這群人在幹嘛。

畢竟沒有一個正常角色,大家都不明所以、喋喋不休,就算最愛火車的謝耳朵來了也得迷糊。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等到幾組人開始交錯,劇情逐漸明朗,觀影的愉悅感瞬間上升。

原著小說名《瓢蟲》,中文版叫《殺手界·疾風號》,改得很直白。小說裡,衰神殺手七尾接到一個輕鬆的任務,搭乘新幹線取一個車上的手提箱,一站路下車就好;保管手提箱的是“水果二人組”檸檬和蜜柑,他們分別是托馬斯小火車死忠粉和文學愛好者,兄弟倆同時負責保護黑道老大的兒子,轉頭兒子就被毒殺;同車的還有中二腹黑少年王子和“前”酒鬼殺手木村,他們也加入了這場混戰。。。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原著通篇是無厘頭的話癆對白,殺手們身體力行表演花式死法,江湖傳說裡他們令人聞風喪膽,實際上可愛中二,萌出反差。電影延續了原著的主幹,保留了精氣神,做了一定程度的人設調整和敘事刪改,完成度很高。

相比電影在各個層面的肆意鋪張和嗨到放飛,我更喜歡原著的氣質,張弛有度,輕巧嚴謹,千絲萬縷的線索都能有始有終,字裡行間滿是溫柔。這是它和電影最大的不同。

02

大材小用的卡司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皮特又演憨憨的笨蛋帥哥了,上了年紀的他莫名還有一絲少年感,和這種鬆弛的角色愈發匹配,高度相容。瓢蟲是個運氣很差的殺手,一生點背,信奉雞湯,他哀嘆工作艱難的時刻,和庸庸碌碌的打工人一模一樣。

“瓢蟲”是他的新行動名,代表幸運物。作為一名殺手,他內耗嚴重,沉淪在自我認知裡,需要治療師開解。每次出任務都是他衰運的迴圈,一邊倒黴一邊失落,補救後又迎來新一輪不幸。他陰差陽錯接受了子彈列車的任務(小賤賤你可真能禍禍人),差點搭上小命,卻也因此接連擁抱了一系列幸運的時刻。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檸檬和蜜柑讓我想起宮崎駿電影裡的空賊,他們擄走船上全部的小女孩做人質,說“要是讓她們落單的話,不是太可憐了嗎”,“水果二人組”也一樣,呆萌善良講原則。檸檬的人生聖經就是《托馬斯小火車》,他的對話邏輯完全圍繞小火車展開,蜜柑從不肯認真聽他說話,兩個人的日常就是互相嫌棄,漫才拌嘴,但在心裡他們無比在意對方。在全員抓馬的角色裡,他們是唯一讓人動感情的一組人物關係。當檸檬不在了,蜜柑透過“Diesel”的貼紙找到王子,他才意識到檸檬說的都是對的,他是能幹的小火車。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王子在原著裡是個惡到極致的中學生,他享受自己釋放惡意帶來的無限快感,人性完全失衡,是《瓢蟲》裡最讓讀者討厭的人物。

電影把王子改成一位腹黑蘿莉,她的執念不再是純粹的惡,而是因為不甘父親一直以來的忽視,要用自己的方式報復他。和其他殺手一樣,她也具有極強的反差感,上一秒哭哭啼啼,下一秒邪魅一笑,電影少有的壓迫和緊張感都來源於這張人畜無害的臉。

電影裡鑲邊的明星太多了,大家各司其職,認真打醬油,一些已經人到中年的面孔,星星一樣點綴其中。所有角色的表演都舉重若輕,好玩到讓人很想一直看下去。

03

暴力+幽默=大衛·雷奇

賽博朋克,中二霓虹,黑色幽默,暴力血腥,各種元素大雜燴之下,牛鬼蛇神輪番上場,連裝瘋賣傻也賞心悅目,導演思路清奇,非常會玩。在一部不斷出現新屍體、新死法的電影裡,沒有恐懼,只有喜感。隨著劇情鋪開,一切混亂和失序被包裝成誇張的視覺奇觀,炫技一般來勢洶洶湧到鏡頭前。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子彈列車》方方面面都有這種不設限的放肆和鬆弛感。炮灰殺手狼,擁有完整而隆重的人物前史介紹,主角都沒這配置,結果出場就掛了;終極戰鬥的緊要關頭,故事線突然岔到一瓶Figi上去,用礦泉水的視角看完了它的一生;明星客串像走在路上撿到錢,猝不及防地閃現;動作戲用大開大合疊加小打小鬧,皮特忽然成龍附體。你死我活沒有預兆,花裡胡哨別出心裁,全片都流露出純粹的消費性質,娛樂至上。

《子彈列車》:很嗨、很熱鬧、很好玩!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想不到宿命論有一天會被這樣呈現。大衛·雷奇很好地平衡了電影的暴力和幽默的屬性,讓這個沒什麼內在邏輯的故事,靠著你來我往和見招拆招就熱熱鬧鬧地走到了結局。

但從未覺得它單薄,反而被它旺盛的活力打動。畢竟活在當下,讓人快樂就是它最大的意義。

媒體來源:藤井樹觀影團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