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菜單

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1990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決定增設終身成就獎與專業精神獎這兩個非常設獎項,以表彰對於電影事業做出過傑出貢獻的人士。

除此之外,金像獎還頒發過其他一些特殊獎項。

這些獎項與終身成就獎與專業精神獎相比,“非常設”的屬性更強,往往就在某一年根據當時的情況專門設立的。

讓我們盤點一下有哪些:

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1、1986年評選團大獎:鄭則仕《何必有我》

本片由鄭則仕自編自導自演,講述智力障礙者肥貓的故事。

除了鄭則仕,黃百鳴也擔任了聯合編劇,鄭文雅、周潤發、曾志偉等人參與了演出。

新藝城在投資該片時,做好了虧錢的準備,沒想到最後賣了近800多萬的票房。

鄭則仕憑藉此片擊敗了許冠文、成龍、周潤發,榮獲影帝;但該片就只拿到了一個最佳男主角這一個提名。

按照當時的規則,第一輪由影評人選出提名,第二輪由專業評審團從提名者中選出最終獲獎者。

專業評審團很看好這部片子,但他們沒辦法從沒有入圍的作品中評選。

身為評審團主席的李翰祥很不滿,認為對第二輪評選成員不公平。

最後,籌委會增加了“評選團大獎”,候選作品還有《錯點鴛鴦》與《女人風情畫》,而《何必有我》毫無懸念地拿下了這個獎項。

該獎項只此一屆!

這部片子對於鄭則仕的意義很大,開發了“肥貓”這個大IP;“肥貓”也成為了他的代名詞。

其中電影有《肥貓流浪記》、《低一點的天空》;電視劇有《肥貓正傳》、《肥貓正傳Ⅱ》以及《肥貓尋親記》、《肥貓尋親記之明天會更好》。

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2、1993年特別紀念獎:吳楚帆

吳楚帆,原名吳鉅璋,1910年出生於天津,1932年加入上海聯華影業公司。

30多年間,他出演了250多部電影,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得到了巴金的盛讚。

吳楚帆有“華南影帝”之稱,與張活遊,李清和張瑛合稱為“粵語片四大小生”。

其中,張活遊是導演楚原(張寶堅)的父親,所以楚原比吳楚帆低一輩。

這兩個藝名被引用到了陳可辛的電影《新難兄難弟》中,梁家輝與梁朝偉分別飾演楚帆與楚原這兩父子。

吳楚帆還有個哥哥吳鉅泉,也是演員。

吳鉅泉身材高大,被人稱為“高佬泉”。“佬”與“魯”在粵語中發音一樣,他就以“高魯泉”為藝名。

時至今日,有不少香港影視劇中都有叫“楚帆“或“高佬泉”的角色,可見這兩兄弟的影響力。

除了演戲,吳楚帆還當過導演,開過自己的電影公司。

1993年,吳楚帆在加拿大病逝,享年83歲。

當年的金像獎向他頒發了特別紀念獎。

2005年,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評選出“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吳楚帆入選!

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3、1994年致敬:黎民偉、鄒文懷、李小龍

1993年,金像獎頒獎典禮向三位電影人致敬!

黎民偉(1893—1953年),廣東新會人,是中國電影事業的拓荒者之一,有中國“紀錄片之父”的美稱;頒獎詞是“香港電影拓荒者,締造歷史第一人”。

鄒文懷(1927—2018年),嘉禾電影創辦人,嘉禾電影(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

李小龍(1940—1973年),功夫片巨星。

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4、1995年戲曲電影百年殿堂大獎:任劍輝

這一年頒發了首個終身成就獎,獲獎者是時年82歲的黃曼梨,她是“少數由默片時代已經開始從影而至今仍健在的電影工作者”。

由此可見,這一獎項應該是頒發給在世之人。

但在這一年還頒發了一個“戲曲電影百年殿堂大獎”,給了已經去世6年的粵劇名家任劍輝。

任劍輝 (1913—1989年),原名任麗初,又名任婉儀,廣東南海西樵人。

她自幼喜愛粵劇,小學畢業後跟隨姨母小叫天學戲,並被引薦給有“女馬師曾”之稱的粵劇女小武黃侶俠學藝。

任劍輝初演小生,後演文武生。由於她聲色藝俱全,扮相俊俏,毫無女兒態,不少女性觀眾都為之傾倒,得到了“戲迷情人”的美譽。

任劍輝在30歲時遇見了15歲的白雪仙,兩人一生一旦開始了合作。

她倆先後組建了仙鳳鳴劇團及仙鳳鳴電影公司,把傳統粵劇搬上來大銀幕。

1964年,任劍輝與白雪仙斥資150萬拍攝《李後主》 作為告別舞臺及影壇的紀念作。

這部耗時4年才完成的電影,創下粵語片最大製作,最長映期和最高收入的紀錄。

1972年,兩人進行了一次義唱,這是最後一次公開演出。

任劍輝退出演藝界後,一直健康不佳。1989年11月29日,她在香港病逝,享年77歲。

2001年,她的姐妹白雪仙獲得了金像獎終身成就獎。

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5、2004年演藝光輝永恆大獎:張國榮、梅豔芳

張國榮在2003年4月1日自殺,5天后的金像獎頒獎禮對他進行了緬懷,四大天王清唱了他的歌曲《當年情》。

而梅豔芳在2003年12月20日,因病去世。

次年的金像獎,向兩位對於香港電影做出過傑出貢獻的巨星頒發了“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張國榮獲得過金像獎影帝一次《阿飛正傳》,這與他對影壇的貢獻相比,似乎偏少了些。

此外還獲得過7次提名,分別是《烈火青春》、《英雄本色2》、《胭脂扣》、《金枝玉葉》、《色情男女》、《春光乍洩》、《異度空間》。

在最佳原創歌曲方面,張國榮獲獎一次,《金枝玉葉》主題曲《追》。

值得一提的是,張國榮於1995年以《東邪西毒》榮獲首屆香港電影評論家學會大獎影帝。

他最具代表性的電影作品是《霸王別姬》,卻不符合金像獎與金馬獎的參評資格。

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梅豔芳也僅獲得過一次金像獎影后,《胭脂扣》;此外還以《何日君再來》、《審死官》、《紅番區》、《慌心假期》獲得了四次提名。

在最佳女配方面,梅豔芳三次提名兩次獲獎,分別是《緣分》與《半生緣》;而且是金像獎史上首位最佳女配角獲獎者。

在最佳原創歌曲方面,梅豔芳三次獲獎,與蘇芮並列最多,分別是:《胭脂扣》同名歌曲、《雙鐲》之《似是故人來》、《東方三俠》之《女人心》。

她最具代表性的電影作品是《胭脂扣》,包攬了金像、金馬及亞太影展三料影后,同名主題曲被備受好評。

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6、2005年世紀之星:李小龍;中國電影誕生一百週年百部佳片

2005年恰逢中國電影誕生100週年,本年度頒獎禮以“百年電影,光輝印記”為主題,向李小龍頒發了中國電影世界光輝之星獎,由他的女兒代為領獎。

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組織下,由101位導演、影評人及文化工作者評選出“中國電影誕生一百週年百部佳片”,前三名是《小城之春》、《英雄本色》與《阿飛正傳》。

金像獎的特殊獎項: 邵逸夫世紀成就, 張國榮、梅豔芳演藝光輝

7、2007年世紀影壇成就大獎:邵逸夫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他在八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被尊稱為“六叔”。

父親邵玉軒是上海錦泰昌顏料公司的老闆,經營飄染、財務等多種生意。

1923年,邵家已經家道中落,只剩下一幢房子和別人用來償債的一家名叫“笑舞臺”的劇院。

邵氏四兄弟都沒有繼承父業,全部投身娛樂圈。

由於父親不同意他們拍戲,四兄弟都棄用了本名,由大哥起了別號,分別叫醉翁、邨人、山客、逸夫。

1925年,邵氏兄弟在大哥邵醉翁的帶領下,在上海成立了“天一影片公司”,這也是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前身。

四兄弟分工合作,邵醉翁擔任製片人兼導演,妻子陳玉梅領銜主演;老二邵邨人負責財務兼編劇,老三邵山客主管發行兼任編劇,還在讀中學的邵逸夫也在片場幫忙負責攝影。

這種家族管理模式,在創業初期最大程度縮短了影片的製作週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1926年,剛剛中學畢業的邵逸夫跟隨三哥南下新加坡協助開拓南洋電影市場。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經營戲院及電影發行。

1950年,二哥邵仁枚將家族原來的電影產業改組成“邵氏父子”公司。

到了50年代中後期,邵氏公司的小成本策略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舉步維艱,邵仁枚萌生退意,收縮電影製作業務,轉向戲院及地產行業。

1957年,邵逸夫從南洋來到新加坡,接管了“邵氏父子”的電影製作業務,以32萬元買下“邵氏父子公司”的清水灣地皮,興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

從此,兩兄弟在業務上分道揚鑣,“邵氏父子”負責發行與戲院,“邵氏兄弟”負責電影製作。

邵氏兄弟成立後,建立了大型製片基地,推行明星制,廣招各路人才,先後拍攝了1000多部電影。

當時已經50多歲的邵逸夫每天堅持工作16小時,從劇本到挑選演員都要親自過目。

邵氏的黃金期長達20多年,分為李翰祥的黃梅調、張徹與胡金銓的功夫武俠片、楚原的奇情武俠片三大階段。

1967年,邵逸夫與利孝和、祁德尊等人創辦了TVB,是香港首家獲得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

進入80年代後,在嘉禾、新藝城等其他公司靈活的片酬制度衝擊下,邵氏流失了很多市場,於1985年宣佈減產;邵逸夫也把事業重心放在了電視行業上。

不過沒多久,邵氏就與TVB組建了一家“大都會”影業,由方逸華負責,開山作品是王晶執導的《撞邪先生》。

小試牛刀後,大都會這家看起來不顯山露水的公司突然發力,拍攝了以何鴻燊為原型的《賭城大亨》。

然後,又召集了杜琪峰、周星馳這些TVB藝員培訓班出身的舊部,拍攝了《審死官》、《濟公》、《回魂夜》等影片。

其中,《審死官》還創下了香港影史票房紀錄。

但香港電影逐漸式微,大都會也沒能力挽狂瀾。

之後,拍拍停停的邵氏一直還存在著,時不時會利用TVB的藝人資源製作一些影視劇;而曾經輝煌過的嘉禾、新藝城早已賣盤或解散了。

2007年,正值邵逸夫百大壽,一個“終身成就獎”已經不能反映他對電影事業做出的貢獻,因此頒發了“世紀影壇成就大獎”。

2014年1月7日,邵逸夫去世,享年10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