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菜單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加上

《梅豔芳》

,懷念梅姐的片子共拍了三部。

前面兩部都不是純粹的傳記電影。

一部是2008年的劇集

《梅豔芳菲‎》

另一部11年後的,

《拾芳》

是粉絲視角的回憶錄。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今年的

《梅豔芳》

除了是正式的一部傳記電影,片中還有一個小小的“驚喜”。

那就是有梅姐摯友,在同一年逝世,同樣風華絕代的張國榮的登場。

既然同樣是傳奇人物,那為何梅姐都被拍了三部,張國榮卻一部相關的傳記類作品都沒有呢?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①演員難尋

本來張國榮是

《梅豔芳》

的一大看點。

片方也很清楚,這兩大巨星一起上,那粉絲效應對宣傳是莫大的幫助。

可結果,電影卻遭到了部分“榮迷”的抵制。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歸根結底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電影情節和現實情況不太一樣;

第二是演員不像。

故事根據需要改編,只要合理不魔改,這其實問題不大,畢竟不是紀錄片;

演員和原型要像,這就是傳記片的一個基本要求了。

梅豔芳(角色)的選角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要像。

王丹妮在出演

《梅豔芳》

之前是一位模特,沒有演過電影,能被選上,更多是因為像。只是這樣的選角方式,容易導致形像而神韻不到位,除非這位新人真的是天才,又或者導演調教地非常完美。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也許是不夠資源和時間展開海選,還是有扶持新人之意,張國榮(角色)交給了1988年出生的演員劉俊謙來扮演。

在此之前,他在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 前度》

給一些港劇迷留下了印象,科班出身的他,表演功底肯定是要比王丹妮強的。

但問題是他不像。

不像沒關係,可以透過化妝,能演到像

《波西米亞狂想曲》

拉米·馬雷克那種神韻到位的地步,那也能過關。

只是

《梅豔芳》

還是選擇讓演員更自然一點,放棄了形似;

而張國榮是何等難演?

劉俊謙畢竟只是新人唉,沒演好是正常的。

誰知片方是動了點小心思,在預告中修圖,讓演員更像張國榮一些。

結果粉絲看到正片發現根本不像,認為被騙於是憤怒抵制,這操作就成了聰明反被聰明誤。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經過這次教訓,那是更沒人敢拍張國榮了。

因為演員根本找不到。

夠實力的不像;

稍微像的又不夠火候;

這就有點像周星馳了。

人人都在學這種風格,但就是沒辦法和本人相媲美。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②生平故事難把控

不同於梅豔芳是病逝,有著確切的死因,確切的遺憾。

這對於電影改編來說,可以有一個明確的方向。

相對好拍一些。

張國榮的死,卻是撲朔迷離的。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有人說他是抑鬱症;

有人說他是入戲太深;

有人說他是因為各方面壓力太大;

還有說是被“下降頭”等不靠譜說法的。

目前張國榮大姐張綠萍公佈的抑鬱症說法更被廣泛接受,也最為合理。

但問題又來了。

張國榮為何患上抑鬱症,並且加重病情導致他衝動自殺。

為情所困?

事業不順?

媒體暴力?

這是他人生經歷最終重要的一部分,電影要如何給出一個答覆?

恐怕無論怎麼拍,到時候都會有粉絲說,和現實情況不一致,不行!

甚至還會被曲解成對偶像的不尊重。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③型別片沒先例

《梅豔芳》

是一部籌備多年的片子,按照製片人江志強的說法,這是梅姐生前親口說過想要拍的。

幫她拍一部個人傳記。

江志強只是履行承諾,特地拍了這麼一部。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本來香港電影的型別片就非常侷限,因為市場很有侷限性。

以前基本就喜劇和犯罪兩大類別更能賣,更早前的功夫片已經逐步沒落。

到融入內地之後,就變成了犯罪片做主打,喜劇基本只能面向本地市場。

傳記片?

那可能是基本找不到投資的。

隨著犯罪片在內地找到了受眾群,黃金一代演員仍在狀態,港片重新獲得資本的青睞。

更多的型別片啟動才有機會重新啟動。

《尋秦記》

《明日戰記》

就準備要開拓科幻領域。

《媽媽的神奇小子》

《梅豔芳》

湊巧地都在今年上映,一部講殘疾人運動傳奇,一部講藝人傳奇,為港產傳記片開路。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

更主要是香港文化走過了一段輝煌,而且那段輝煌慢慢走遠,也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懷念,傳記片才有了少許“東風”。

不過那也侷限於一些已經離世或者退休的人物,你現在要給劉德華拍一部傳記片,那肯定是不合適的。

很可惜,兩部傳記片的票房都不咋地。

加上

《梅豔芳》

本來就有點“個人訂製”的味道,之後要拍其他香港巨星,就機會不大了。

或許很多很多年以後,會真的有一部張國榮的傳記電影出現。

但那必須滿足一個足夠像又足夠好的演員,一個避免爭議又足夠好的故事,以及一個有市場空間的環境三個條件,才能拍好。

至少現在,還不是時候。

《梅豔芳》遭部分“榮迷”抵制, 難怪張國榮的傳記片沒法拍

點選載入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