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夜鶯》|戰爭,讓女性成長;愛,讓一切得以寬恕

菜單

《夜鶯》|戰爭,讓女性成長;愛,讓一切得以寬恕

如果在我漫長的一生中曾學到什麼,那就是:愛,讓我們明白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但戰爭,讓我們看到自己真正的模樣。——克莉斯汀·漢娜 《夜鶯》

有人說“戰爭讓女人走開”,其實,在現實的戰爭中,女性從來無法逃避,她們或主動、或被動地參與到其中,經歷戰爭殘酷的洗禮,然後一步一步地成長起來,最終成為自己也未曾預料到的另一個人。

美國作家克莉絲汀·漢娜創作的女性題材小說《夜鶯》,講述了二戰期間一對法國姐妹的成長故事。這部書憑藉強大的洞察力和直抵人心的敘事風格,霸佔《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首長達52周,有140個版本,熱銷50多個國家,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受到全球讀者的熱烈追捧。暢銷書《大象的眼淚》的作者沙拉·格魯恩,評論此書說:“這是一部文筆優美、內容豐富的作品,深深地喚起了人們對生命、愛情以及戰爭的殘酷審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克莉絲汀·漢娜是怎麼講述這個故事的。

《夜鶯》|戰爭,讓女性成長;愛,讓一切得以寬恕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讓兩姐妹之間產生無法彌合的裂痕

薇安和伊莎貝爾·羅西諾是一對親姐妹,共同生活在法國的一個鄉間小鎮上,她們的父親朱利安·羅西諾住在巴黎,開著一家小型書店。

曾經是詩人的朱利安參加了一戰,戰爭帶給他無法治癒的巨大心理創傷。在兩姐妹的母親因病離世後,朱利安一蹶不振,天天喝得酩酊大醉,根本無心打理兩姐妹的生活,於是,他把尚未成人的兩姐妹送到鄉下的祖屋居住,並委託一個“惡”管家照料。

結果,姐姐薇安不到十六歲懷孕,十七歲就結了婚。婚後兩個月,薇安不幸小產,失子的哀傷讓她沉浸在無法自拔的低迷情緒中,完全不理會才四歲多、只會哭哭啼啼纏著姐姐的伊莎貝爾。隨著時間的增長,兩姐妹之間出現了巨大的情感裂痕,她們相互憎恨、相互埋怨,即使後來都長大成人,也幾乎無法共同生活在一個屋簷之下。

父親朱利安曾十數次將無人照看的伊莎貝爾送去寄宿學校或女修道院,但伊莎貝爾每次都因其任性粗魯、自行其事又不服管教的強烈個性而被退學,伊莎貝爾被迫去巴黎找父親,她渴望父愛,想與父親一起生活,卻又被父親快速地打發到姐姐薇安身邊。

父親一直不肯承擔起自己的職責,兩姐妹無法理解父親的所作所為,都對他充滿了怨恨。

但姐姐薇安比較幸運,她遇到了深愛她的丈夫,慢慢從童年缺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變成了賢妻良母;而伊莎貝爾彼時尚年輕,未經世事,仍然保持著直率衝動和叛逆的性格。

此時,戰爭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天天爭吵不休的兩姐妹身邊,薇安的丈夫被迫離開家鄉,走上戰場,家中只有兩姐妹和薇安的女兒蘇菲。前方,等待她們的將是什麼呢?

戰爭改變了一切,性格迥異的姐妹倆對人生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法國軍隊不戰而降,德國人佔領了巴黎,緊接著又來到了姐妹倆所在的鄉下。德國人把法國人民吃、穿、住、用所需的物資都劫掠一空,姐妹倆和其他法國人一樣只能靠配給卡購買有限的食物,天天忍飢挨餓;到了冬天,沒有足夠的保暖衣物,只能將家中所有舊衣物被褥拼湊縫補之後勉強度日。

在如此困苦的環境下,姐姐薇安一直保持著隨遇而安的態度,她盡己所能地照顧好自己的家人,同時被動地照料著徵用自家臥室的德國軍官貝克,貝克告訴薇安,她的丈夫做了戰俘無法回家。雖然知道貝克是敵對的一方,但在貝克自律、溫文爾雅又充滿關心的行為中,薇安慢慢動搖了,她不僅接受了貝克的好意,還差一點愛上了他。

但伊莎貝爾的態度截然不同,一向叛逆不守規矩的她變得興奮起來,她憎恨德國對法國的侵略,時不時想挑戰德國人,並從中尋找自己未來的人生之路。

一個偶爾的機會,19歲的伊莎貝爾結識了立志反抗德國的賈約丹,伊莎貝爾對賈約丹一見鍾情,愛上了他,並希望跟他一起從事抗爭德國人的行動,但賈約丹認為伊莎貝爾太年輕,他抑制住自己的情感,悄悄地離開了伊莎貝爾。伊莎貝爾雖然傷心,卻沒有放棄抗爭的念頭,她找到機會,瞞著姐姐和其他人,幫助反抗組織秘密從事派發宣傳單的活動。

反抗德國人的行動越來越深入,伊莎貝爾終於再次見到了賈約丹,他們一起策劃營救英國和其盟軍飛行員的行動,行動的代號叫“夜鶯”,伊莎貝爾的姓叫“羅西諾”,其法語的意思就是夜鶯,夜鶯是一種鳥,專門在夜間發出動聽悅耳的鳴唱。伊莎貝爾夜行曉宿,她不畏嚴寒,冒著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帶著飛行員們,穿越橫亙在法國和西班牙之間的比利牛斯山,到達西班牙境內的英國領事館。夜鶯開始唱歌了。

殊途同歸,發自內心的愛讓親情、友情、愛情都得到和解

隨著戰爭形勢的不斷變化,德國人的政策也發生了改變,他們解除了投降的維希政權,全面佔領法國,把居住在法國的猶太人強行帶離家中,將他們驅逐到各地的集中營,但在法國出生的猶太兒童暫時不在此列。薇安的兒時夥伴蕾秋是猶太人,她離開前,請求薇安幫忙照顧自己唯一倖存的兒子艾瑞爾,雖然知道這會給自己帶來危險,但同為母親的薇安無法拒絕好友的託付,她想盡一切辦法將艾瑞爾留在家中。

伊莎貝爾回到家鄉,在一次解救行動中,無奈將受傷的盟軍飛行員帶到了姐姐家的地窖裡,他們的行蹤被住在家中的德國軍官貝克發現,薇安情急之下,和伊莎貝爾同時動手殺死了貝克,但貝克死前也開槍打傷了伊莎貝爾。薇安看著倒在血泊中的妹妹,悔恨自責不已,她親自動手縫合了妹妹的傷口,並囑託帶走妹妹的人要細心照顧好她。姐妹倆之間曾經存在的巨大裂痕在此刻開始一點點彌合。

同時,伊莎貝爾在從事“夜鶯”的行動中,發現了父親的真實身份和動機,原來他表面上為德國人工作,實際上暗中參加抗爭組織的活動,伊莎貝爾之前派發的宣傳單上的內容就是父親所寫,為飛行員們編造的假身份證也出自父親之手。戰爭開始後,他執意要將伊莎貝爾趕離自己身邊,是為了保護女兒,不讓女兒陷入危險的境地。伊莎貝爾終於與父親達成了和解。

但沒多久,伊莎貝爾被德國人抓住了,經歷了自己從未預料過的嚴刑拷打。父親為了解救伊莎貝爾,主動站出來承認自己就是德國人一直想抓的“夜鶯”,父親被德國人槍決,伊莎貝爾被關入了集中營。

此時,居住在鄉下的薇安,從德國人驅離猶太人的行動中看到了他們的殘忍和冷血,她的母性、她的同情心被激發出來,除了艾瑞爾之外,她開始主動拯救社群中的其他猶太兒童,並將他們妥善安置在修道院中,還兼職教師一職,教孩子們學習,薇安成為了另一種形式的“夜鶯”。

但惡運還未遠離,另一個德國軍官住進了薇安的家中,他既冷酷無情又殘暴,他以遣送艾瑞爾去集中營作威脅,強迫薇安獻身自己。為了自己的女兒蘇菲和好友的兒子艾瑞爾能生存下來,薇安不得已選擇了屈從,她懷上了德國軍官的孩子。

終於,盟軍取得了勝利,解放了集中營,伊莎貝爾拖著殘破不堪的病身回到了姐姐家,在這裡,她見到了自己的心愛之人賈約丹,他盡情地說出了自己對伊莎貝爾的愛。薇安的丈夫也回到了家鄉,他心知肚明薇安腹中的孩子是誰的,但戰爭中生存艱難的事實和對薇安深沉的愛,讓他決定將一切真相埋沒在歷史的塵埃中。

寫在最後:

讀完結局,淚眼婆娑,長吁一口氣。

戰爭是生與死的較量,殘酷又帶血腥的場面似乎與女子柔弱的本性格格不入,但女子在無可迴避的情況下不得不勇於面對,並迫使自己艱難成長,同時,女性的獨立意識與母性的光芒也開始交相輝映,給絕境中的人們帶來生的希望。

夜鶯,象徵著生命,象徵著希望和美好,象徵著自由歌唱!

戰爭很殘酷,但人性的美好從未消失;心中的傷痛會癒合,而愛持久不衰。

愛,就是人類的最終希望,不管它是具體哪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