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菜單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琢磨君專欄

曾仕強教授曾經說過:

中國所有的哲學,都是從《易經》中出來的。老子是替很高智慧的人去解釋《易經》,所以憑良心講,《道德經》是高難度的。孔子是替中等智慧的人來解釋《易經》,所以才

叫作《

論語》,論語就是家常便飯的話。

正因為如此,《易經》中的許多思想,我們從《道德經》和《論語》中也可以找到不同的解釋。

比如說,《易經》雲:

一陰一陽之謂道

,一切

事物都在發展中,形成了陰陽對立,但是和諧統一。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01

孔子用儒家思想解釋“一陰一陽”便是“

中庸之道

”,他在《論語》中說:

過猶不及

即:

做事過分和做得不夠是一樣的,都是不妥的,儘量做事情要適得其中。

在孔子眼中,“中庸”就是最高尚的品德,他喜歡人們都遵循不偏不倚、折和調中的處世態度。

打個比方,

喜怒哀樂是每個人都有的情緒,儒家思想希望大家在情緒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儘量中正、不偏不倚;一旦情緒表現出來了,又要大家符合禮儀和節度,以和為貴。

但是魯迅先生特別討厭這種折和調中的“中庸之道”,將其視作是文化糟粕。

他還舉例說明:

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曾國藩身處腐朽不堪的晚清時期,看到了太多的圓滑和世故,因此他也非常討厭這種所謂的“中庸之道”,他在家書中說:

我踏入仕途已有好些年了,看夠了京城的境況風氣。那些達官貴人、顯要人物,特意顯示出從容寬寵的氣派來提高聲望,對待部下姑息縱容,一團和氣,這種現象我久已知道並熟悉。但自己多年養成的慣常稟性,不僅沒因此磨平,反而越發變得慷慨激烈。懲治迂腐惡象這一途徑,心裡本想改變一下社會三四十年來形成的不白不黑、不痛不癢、牢不可破的壞風氣。不過,糾正偏差難免超過應有的限度,有時更不免出現意氣用事的偏頗,因此經常招致深重怨恨,被一些人譏諷而自取其罪。然而,

真正有道德的君子本不應責備他人沒恪守中庸之道,還理當同情體諒他被激發而起來糾正惡俗的苦衷啊!

可見,中庸之道只能算是入世的一種明哲保身方法,最後你好我好大家好,算不上什麼高智慧。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02

反觀老子的道家思想,它對《易經》中的“一陰一陽”思想的繼承和發揚就更加高明,更具有大智慧。

讀了《道德經》,我們便可明白,在老子看來:

真正聰明的人,都是在追求與自然之道一樣的平衡之道,而不是一團和氣的中庸之道。

比如,《易經》中說: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訊息,而況乎人乎

老子《道德經》也告訴大家:水滿則溢、物極必反、物壯則老、盛極而衰,等等。

《道德經》第九章寫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其實,這番話就是告誡大家要追求陰陽平衡之道,做人做事千萬不可走極端,要不然就會招致禍患。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如果你手裡已經拿了很多東西,就應該適可而止了;

如果你已經功成名就,處處顯露鋒芒了,就要低調點;

如果你家裡金玉滿堂,福氣太大,就應該捨出去一些,這樣才能長久;

如果你已經位高權重了,千萬不可驕橫霸道,要不然就會遭到天譴,等等。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古今中外,多少牛人都是因為一味追求功名利祿,忽略了“平衡盈虛之理”,最後遭遇了大禍患。

比如說,西晉大富豪石崇和清朝大貪官和珅都是富可敵國,而且不懂得舍財免災,最後都是遭遇了天道和人道的雙重打擊,敗亡得很慘。

石崇

直到被裝在囚車上拉到東市問斬,這才嘆息道:“這些奴才是想圖我的家產啊!”

押他的人答道:“知道是家財害了你,為何不早點把它散發掉!”

石崇無言以對。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03

《道德經》第77章從平衡的角度專門講述了天之道和人之道的不同點和相同點,老子說:

讀懂了《道德經》,也就讀懂了人生

琢磨君專欄

購買專欄

天之道,和彎弓射箭所顯示的道理一樣,高了就要壓低一些,低了就把它抬高一些。拉得過滿了就把它放鬆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補充一些。

老子發現: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也就是說:天之道,是減少有餘的補給不足的。可人之道卻不是這樣,它要剝奪不足的用來奉養有餘的人。

但是人道失衡的結果依然是遵循“天之道”的“

損有餘而補不足

”。

這便是佛家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更是《易經》中所說的: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好人的善行積累多了,才能扭轉人道,成全天道,最終善有善報。

壞人的惡性積累多了,雖然人道拿他們沒有辦法,但是有道的聖人會站出來,以天道代替人道,替天行道,最終讓壞人惡有惡報。

可見,大自然有其天然的自我調節極致,最終便可讓世間萬物都達到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態,和諧和睦生長與發展。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04

人類社會也是如此,順應大道則昌盛,違逆大道則敗亡。

因此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時刻心存敬畏,牢記“盈虛之理”,努力追求平衡之道,這樣才能福氣綿綿,少點災禍。

故事一:

朋友剛買的30多萬的車,沒幾天,就被樓下裁縫店的老婦人畫了一條長痕,為什麼?

因為老婦人見不得他人好,特別是見不得周圍人比他好。

估計她在想:大家都住在老舊小區,要窮一起窮,為什麼你家買新車了?

可見,一旦你比他人混得好,打破了既有平衡,就很容易

遭人

嫉妒。

正如哲學家培根所說:

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原諒一個身邊人的上升。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故事二:

有位年輕人在大城市混得比較好,可是他

老家在農村,還比較窮,於是他總是心想為家鄉做點貢獻。

偶然機會,他得知老家要修路,就慷慨地捐了幾萬塊,心裡還想著家鄉人會感激他。可讓他心寒的是:幾乎沒人感謝他,還有人風言風語地說“你真有本事就多捐點,最好每家每戶發1萬元”。

這位年輕人非常不解,記憶中的家鄉民風是非常淳樸的,為什麼自己做了好事,還被家鄉人罵?

最後,他結果《道德經》中所說的“平衡之道”悟透了:自己是同村人混得好,容易招人嫉妒,這就是一種不平衡,也是矛盾的根源。

這位年輕人還說:之前我計劃回老家蓋一個小別墅,現在我知道肯定不行了,以後也不會蓋的,因為自己知道這種行為是違背了平衡之道。

這個年輕人和農民歌手大衣哥的遭遇很相似:大衣哥出名後,也賺了不少錢,更讓周圍人嫉妒羨慕恨。即便是大衣哥借錢給親戚朋友,為村裡捐款修路修變壓器,做了不少好事,但是大家依然不領情。

為什麼?因為這

違背了平衡之道!

《道德經》:真正聰明的人,追求“平衡”而不是“中庸”

05

所以說,當一個人混好了,千萬不要總想著衣錦還鄉,或者打算回老家蓋別墅。因為這些行為都是違背大道的,屬於打破了某種的平衡,也會把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最後招致周圍親戚朋友的嫉妒與恨。

舉一反三,生活中還有許多應用“平衡之道”的地方。

比如說,如果我們在公司裡面的功勞太大了,可以故意分些名利給周圍人;我們不要動不動就發朋友圈曬自己的成就和榮譽,免得招人嫉妒;我們要平衡好工作與生活,不能只有工作而忽略了家庭;等等。

總而言之,儒家思想告訴大家如何做一箇中庸的人,道家思想告訴大家如何做一個平衡的人。

但是,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是追求“平衡”的智慧,而不是“中庸”的圓滑。

大家覺得呢?

如果您喜歡琢磨君的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收藏、轉發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如果您在情感上或是在生活裡遇到了什麼問題和困惑,歡迎向我發起諮詢,直接點選下方卡片即可向我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