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道德經的哲學‖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菜單

道德經的哲學‖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1、什麼是道?

“道,甲骨文=(行,四通的大路)+(人,行者),表示一個人行走在路上。金文用“首”和“止”代替甲骨文字形中的“人”,“首”表示動腦筋;“止”表示行走,表示且思且行。有的金文用“又”(抓)代替“止”(行走),表示牽拉引路。有的金文用由“爪”(抓)、“又”(抓)、“曰”(說明)構成的代替,強調“牽引、說明、嚮導”的含義。篆文綜合金文字形,省去“又”和“曰”。

造字本義:動詞,嚮導、帶路,給不知方向的人引路

。”——《象形字典》

“道,所行道也。”——《說文解字》

所以,道的本義為:人所走的路(四通大路),這裡隱含了人所行的目的地。所以,可解釋道為: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

金文的“道”,有了“嚮導、牽引、帶路” 的含義。金文是鑄造在殷商與周朝青銅器上的銘文,而老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所以老子的“道”,應該包含“嚮導、牽引、帶路”之義。

道德經的哲學‖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2、道,可道也,非恆道也

第一個“道”,是本義的道,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

第二個“道”,綜合了金文含義,有走到目的地、和牽引、帶領他人走到目的地(為他人走到目的地做嚮導)兩重含義。

所以,“道,可道也,非恆道也”,意思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能夠讓人走到目的地,能夠牽引、帶領他人走到目的地(為他人走到目的地做嚮導),但這樣的道,並不是恆久不變的道。

道德經的哲學‖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3、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名,甲骨文=(口,叫喊)+(夕,黃昏、冥暮),表示天黑時呼叫孩子回家。”——《象形字典》

“名,自命也。”——《說文解字》

名,是事物的名稱,指代著事物的本身,包含著事物的特徵、屬性等在人的意識中的意象,它是來自人的認知系統的概念。

“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意思是:人所認知的事物,能夠用人認知系統去認知、描述,這樣的認知、描述,並不是永恆不變的認知、描述。

道德經的哲學‖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4、哲學含義

“道”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站在人的角度上推而廣之,“道”是生命活動及人生各種目標實現的過程。進一步推而廣之,“道”是事物運動變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參與過程的事物(存在),有事物的過去、現在、未來,有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律、趨勢。

所以我們看到:在中國的文化裡,“道”代表著存在的源頭,代表著存在的本真,代表著存在運動變化的道路、規律、趨勢。

因此,哲學的“道”是這個世界的一切的一切,它包含著人、人的思想、行為的一切存在及其過程,包含著人的一切。

人和“道”,是區域性和整體的關係,人的一切的一切根本無法脫離 “道”。 正如《禮記。中庸》中說:“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

人的一切作為(包括想和做),都是“道”,從這個意義上說,“道”是淺顯平易的。由於人認知的侷限性,終極的“道”,那個“是一切存在的源頭、本真,是一切存在的一切運動變化的過程,代表著終極的真理”的“道”,卻又是遙不可及的。

道德經的哲學‖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名”是事物的名稱,指代著事物的本身,包含著事物的特徵、屬性等在人的意識中的意象,它是來自人的認知系統的概念。對應 “道”,“名”包括了人的認知系統產生的一切概念。

在人的世界裡,萬物都經歷著生住異滅的變化過程,人也在經歷著生老病死的變化過程,存在(道的組成部分)的運動變化,使得人可以認知的“道”也在發生著變化,加之人認知的侷限性,造成了人的主動作為,不可能完美地契合終極的“道”。

所以;

能夠讓人走到目的地,能夠牽引、帶領他人走到目的地(為他人走到目的地做嚮導)的“道”,並不是恆久不變的“道”;能夠用人認知系統去認知、描述的“名”,並不是永恆不變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