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菜單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導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在小時候父母總會說“不要做什麼啦”,“別做什麼”。經常會以這種“別做什麼”的句型來教育我們哪些事情不可以去觸碰。比如吃飯前“別再玩遊戲啦”

洗澡前“別看電視了”早上上學前“快起床,別睡懶覺了”吃零食前“別吃垃圾食品了,不衛生呀”等等。從小到大,諸如此類的句式還有很多很多。

父母都會覺得這是出於

對孩子好

而考慮,但孩子聽得多了這種“別幹什麼”的話語,肯定到最後也就

免疫無感

了,他們到最後都是

想怎麼幹還是會順著自己心意來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很多時候對於父母所說的不能做的那些事情,孩子心裡也非常的清楚。他們不是不懂這些道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有時候

做完一件父母不允許的事情,還經常會感到自責

。比如孩子經常偷偷拿手機打遊戲,一旦被發現之後都非常的內疚,會表現出下次一定會改正的態度。但事情

過去後不久,

孩子還是會控制不住,又玩起了遊戲。

很多家長這時候就會責怪孩子,怎麼

一點定性都沒有,沒有一點控制自我的能力,老是忍不住。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其實家長有沒有反思過,

就是因為從小到大這種“別做什麼”的管理方式,阻礙了孩子自控力的形成。

有一個實驗很好地解釋了這一個論證。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這個實驗被稱為“白熊實驗”。

這個實驗是來自於

列夫托爾斯泰

,俄國的一名著名作家和他的哥哥的生活經歷。小時候有一次,列夫托爾斯泰的哥哥要出門辦點事情,不方便帶弟弟出門。

所以哥哥對他說,讓他待在房間某一個小角落裡,直到他腦子裡不再想象到“白熊”才可以出房間門。等到哥哥到鎮上辦完事情回家之後,列夫托爾斯泰

一直還待在房間裡,因為“白熊”在他腦袋裡揮之不去。

過了很多年以後,有一個來自哈佛的

心理學家

讓他所帶的一群本科生“別想起白熊”,就跟小時候的列夫托爾斯泰一樣的經歷。這些學生在

內心一直抗拒

想起白熊,也在用盡各種方式

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但是還是

很容易分神

,腦海裡出現白熊。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後來一位神經學教授,叫作菲利普戈丁,他利用核磁共振研究人的大腦時發現,當一個人被要求不能做什麼的時候,別

要求抑制住自己內心所害怕的事物的時候,觀察他的大腦可以發現,代表“害怕”的應激性會更加強烈。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其實在我們正常人體的大腦中,有指示完成動作的

兩個系統。

第一個是找尋目標,搜尋目的地的

導航系統

,另外一個是完成目標,負責作出行動指令的

行動系統。

就像父母讓你吃飯了不要再玩手機了你的大腦也發出意識不可以再玩手機,你的大腦的

導航系統首先會搜尋到玩手機

,緊接著你的

負責作出指令行駛行動

的行動系統就會被壓抑住

,無法識別

所謂的“別做,不能做”到底是什麼時候,從而失效。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白熊實驗也是這樣子的,越讓你不要想白熊,腦海裡白熊影子更深刻,這都是上面所提及的兩個系統在完成的,可能

兩個系統之間“吵架”了,無法兩者都合作搭配,以最佳形式完成任務。

所以你會覺得,父母越不讓你幹什麼,你腦海裡越會浮現出對應事情。讓你別玩手機,你就越想玩;讓你好好學習,你越沒有辦法集中精力去學習。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所以說父母都應該要理解這個實驗的過程和代表意義,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少用“別做什麼”的句式,這種管理方式其實是在摧毀孩子本身的自控力形成。

家長在平時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多做一些“

駕馭衝動

”來訓練自控力。

孩子想幹什麼事情就讓他幹,孩子想玩遊戲,一直沉迷於遊戲,家長就讓孩子在房間裡玩,不要管他。讓孩子

自己從腦海深處形成不能玩手機的覺悟,從而促成孩子自控力的形成。

父母這麼管孩子,看似在教育孩子,其實是在阻礙孩子自控力形成

結語:作為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都很重要。可以瞭解一下人體大腦思維是如何指導動作完成的。起碼可以

深入瞭解一下白熊實驗的原理

,這個實驗其實是非常簡單又清楚地點明瞭“別做什麼”的管理方式的漏洞所在。

家長千萬

不要想要用壓迫式的方法讓孩子幹事情,學會從科學有效的方法形成孩子的自控力

。特別要注意不能再用“別幹什麼”的方法,這是在間接地摧毀孩子的自控力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