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張愛玲的摩登時代

菜單

張愛玲的摩登時代

張愛玲的摩登時代

張愛玲

其實張愛玲很有服裝設計的天分,只是她的文學光芒太強烈了,將她的這一優勢掩蓋了起來。

張愛玲對衣著的嗜好,起源與她的童年時代。張愛玲文章中敘述自己:“自小就渴望長大,能抹上鮮紅鮮紅的口紅,穿上有網眼的黑色絲襪!”少年的張愛玲也因家庭變故失去了衣著光豔的條件,一件穿了很久的黯紅色舊棉袍,使她感到了多年難以平息的“憎恨與羞恥”。成為一個豔麗動人吸引目光的女人,這種渴望在30年代後期她成名以後,變本加厲的流露出來。

從頭到腳,先從頭說起。

張愛玲的髮型稱之為“小卷燙髮”,30年代是中國小資的黃金時代,“小卷燙髮”則是最為流行的髮型,捲髮貼著臉頰而下,極為柔美動人,這一流行直接來自西方的影響。當時的標準美人是櫻桃小口柳葉眉,燙成小卷的頭髮夾於耳後,藍白印花的緊身旗袍勾勒出優美的身段。張愛玲就是這種髮型的最早倡導者。 這種捲髮,至今為止,仍是Valentino這類大師念念不忘的經典優雅標誌。

張愛玲從9歲起就拿稿費去買口紅,因此她直到死,都對口紅情有獨鍾。她的口紅都是顏色很濃烈的,她面板很白,所以喜歡塗鮮豔的口紅。張愛玲身前使用過的化妝品的照片,化妝品中最多的就是口紅,CD的幾款經典口紅,張愛玲都在使用。

在衣著上,她更是大膽出位,被人稱之為“那個愛奇裝炫人的張愛玲”。為出版《傳奇》,她到印刷所去校對稿樣,整個印刷所工人會停下工作,驚奇地看她的服裝。那是她香港帶回一段廣東土布,刺目的玫瑰紅上印著粉紅花朵,嫩綠的葉子,印在深藍或碧綠地上,是鄉下嬰兒穿的,她在上海做成了衣服,自我感覺非常之好,“彷彿穿著博物院的名畫到處走,遍體森森然飄飄欲仙”;其次她參加朋友的婚禮,穿了件自己設計的前清樣式的繡花襖褲去道喜,整個婚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張愛玲身上;當年張愛玲把《傾城之戀》改編成劇本搬上舞臺時,與劇團主持人見面的那天,就是著一襲擬古式的齊膝的夾襖,超級的寬身大袖子,水紅綢子,用特別寬的黑緞鑲邊,右襟下有一朵舒蜷的雲頭,長袍短套,罩在旗袍外面。在當時,這種空前的裝束可是非常的出位。

她的很多服裝都是自己設計,再交由裁縫做的,服裝界把這類服裝稱之為:“張愛玲式”。

張愛玲去世後,在她美國的住處,人們看見了她生前穿過的各種時裝,有香奈爾風格的圓領大衣、有駝色系腰帶的別緻大衣、象牙白的改良連衣裙有著典雅的俄羅斯風格……除了純西式的洋裝,還有眾多具有中國古典韻味的服裝。遺物中還有很多寬大的、顏色鮮豔的腰帶。張愛玲很喜歡穿寬大的衣服,再在腰間繫一條皮帶,她的身材又高又瘦,她是很知道自己怎樣穿才會好看的,雖然張愛玲的衣服樣式獨特,但是價格卻很是一般。她在美國的生活一直很拮据,她買衣服的地方都是很小、很低檔的商店。

張愛玲愛穿黑色絲襪,絲襪是一種純粹的女性性特徵,它滲入她的生活。她的襪子是偏著紫色調的,有煙紫、青紫、粉紫等。絲襪的強列的顏色,直接成為服裝的一部分,達到色彩搭配的強烈效果,在30年代的上海給人眼前一亮的驚豔。

張愛玲對鞋子相當重視,她甚至認為:“無論如何平庸的女人,穿上高跟鞋,都會搖曳生姿的。”十歲穿高跟鞋,是張愛玲幼年的宏願之一。上世紀30年代,西方人帶來的酒杯跟鞋令新女性們趨之若鶩。鞋的款色風格各異,有鞋面裹在腳背上只在腳趾上露一個洞的船口鞋,有花色拼皮的,適合跳當時流行的快爵士Swing舞的,有淺口細跟的,有鞋面上綴蝴蝶結的、3寸以上的“酒杯跟”。 張愛玲也是這種鞋子的最早倡導者。

張愛玲從頭到腳,都在領導著3、40年代上海的新潮流。

她曾經是戀衣狂,熱烈地愛,更熱烈地寫。而當她老去時,歷經滄桑,她看透了人世間,不再吃零食,不再買新衣,也極少寫字,更拒絕見人,她不再與人發生戀眷或纏綿,她想幹乾淨淨地把自己與世界隔絕開來。這收梢,其實毫不蒼涼,只是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