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叔本華的思想理念是把苦難化為智慧他不把死亡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菜單

叔本華的思想理念是把苦難化為智慧他不把死亡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叔本華是德國非常著名的哲學家,他的思想理念是把苦難化為智慧。他不把死亡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認為死亡是一件輕鬆的事,是完成了自身的使命。也正是這樣在1860年9月20日這天,叔本華安靜地倒在沙發上與世長辭了,享年72歲。

叔本華的思想理念是把苦難化為智慧他不把死亡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叔本華雖然是著名的哲學家,可是他的一生在旁人看來並不幸福。在幼年時期父母不合,是在父母的爭吵中度過了幼年,後來父親自殺身亡,隨母親漂泊外地,後與母親又反目,他孤僻的性格,終身未婚。他的人生可以說是孤獨的。後來他寫的《附錄與補遺》才讓他成名,沒有在孤獨中死去。

雖然說他的一生中都充滿了痛苦,可是他並沒有感到痛苦,他覺得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能夠帶來愉悅的心情奔赴死亡,這是因為,叔本華看透了人生,能夠直面生活的痛苦。

叔本華屬於悲觀主義哲學家,可是有積極的態度。在叔本華看來,幸福是短暫的,生活的基本內容不是幸福,而是工作、慾望、煩惱,不幸跟痛苦才是生活的基調。

他認為人的慾望就像是天上的月亮一樣有陰晴圓缺的變化,總是在缺少跟充盈之間轉換,缺少的時候多,充盈的時候少。缺少時像月缺,充盈時像滿月。缺少時感到不幸,充盈時感到幸福。而這個追求充盈的過程就是追求幸福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付出努力,沒有隨隨便便成功的,而這個付出努力的過程是辛苦的甚至痛苦的。

叔本華的思想理念是把苦難化為智慧他不把死亡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只要是人都有這個過程,富人的痛苦並不比窮人的少,只不過感知的內容不同罷了。窮人為了追求能過上富裕的生活而節衣素食、儲存錢財,富人卻厭倦了紙醉金迷的生活,百般的挑剔。他們都不滿足,也感不到幸福,都是痛苦的。

並且推動人類前進的是不幸跟痛苦,而非幸福跟滿足。如果人類總是感到幸福跟滿足,那人類遲早要滅亡了。對於一個人來說也是如此,在他的中年以前是奮進的階段,食追求的階段,而到了晚年,再不顧身體的衰退,還要強求什麼滿足跟慾望,那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是必可笑的,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所以說人生的是基調是痛苦的,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痛苦,我們一定要正視每個階段的痛苦,只有接受了我們才能在痛苦中找到解決辦法,不至於被痛苦壓倒,砥礪前行就是於此吧。

叔本華的思想理念是把苦難化為智慧他不把死亡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人們常常認為:人生來是享福的,不是來受罪的。這樣想就是錯誤的,誤導了人的思想,讓人們在遇到苦難時顯示出無助與抱怨,抱怨命運的不公平,其實人生就是這樣,看你怎麼去認識它。

誰的人生不是像一片苦海,哪個孩子來到世上不是先哭的。都是在夾雜著淚水的苦海里遨遊,希望早日到達幸福的彼岸,哪個游泳時不是歷盡艱辛,拼命遊,否則就會被生活的苦海淹沒,沒有機會到達幸福的彼岸。可是殊不知彼岸有什麼,只不過是死亡跟虛無罷了。

因為只有到那時,他才會明白,這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而活,在這一生中都充滿了痛苦,對於幸福而言是何等的短暫,稍縱即逝,對於生活中的痛苦,我們不應該欺瞞,自欺欺人,掩耳盜鈴,那是沒用的,它都在。當我們到彼岸時又能帶走什麼呢?只不過赤條條來,又赤條條回而已。

叔本華的思想理念是把苦難化為智慧他不把死亡看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所以我們不要到了老了再明白這些,如果早明白,能夠早點直麵人生的痛苦,那麼我們就會早點解脫,早點看透人生,也就不至於在追求自己的幸福的同時,去觸犯別人的幸福,那麼人就不會有過多的痛苦,人的心靈就會得到淨化,就會變的安樂與沉靜。世界也不會再有那麼多的爾虞我詐,就會變的平靜,想想這樣的世界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