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從印第安人抓猴子看捨得

菜單

從印第安人抓猴子看捨得

從印第安人抓猴子看捨得

今天看到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印第安人抓猴子的方法。首先,獵人把挖空的椰子用繩子綁在一根木頭上。椰子裡放了一些米,透過一個小洞就能摸到。由於洞很小,猴子只能把手伸進去。而當手中握了米,就很難拉出來。它不會在自由和擁有白米之間取捨,因而讓村民有機會抓到它。

對於人類來說,這樣愚蠢的事似乎不會發生,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由要比被白米更重要。但現實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上演同樣的戲碼,像猴子一樣不懂得鬆手。

從前,我聽到最頻繁的一個詞是“勵志”,而現在變成了“焦慮”。我們早已經被勵志,現在一心想向更高更遠的目標進發,心比天高,豪情萬丈。正因如此,我們不曾好好想過,起點在哪裡,如果到不了目的地,是否還能夠重新回到原點。

前兩年,有句話很流行,叫做“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是某一白領的辭職理由,一時間傳至大江南北,大家紛紛點贊。並非鼓勵大家辭職,而是我們是否仔細思考過,起點的我們是否比現在焦慮的我們更加擁有幸福感。特洛伊教我們燒了船再進攻,切斷後路,唯有勇往直前,置之死地而後生。可人生畢竟不是戰爭。

開始時,我們總對終點心馳神往,想著成功的那一刻該如何振臂高呼,會當凌絕頂。卻沒有好好思考,在開始那個當下,那種狀態,對自己意味著什麼,或許自己最終追求的只是原來的那份安定。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朋友出生農村,而他的同事出生在城市。他同事總是跟他說,他的目標就是等他有了錢,去海邊買套房子,養一隻狗,種種菜,安靜平淡的過日子。我朋友說,他一出生就是這樣的,根本不需要等有了錢。我們的痛苦來自於我們得不到的東西,而得不到很可能是源於我們不願放棄已經擁有的東西,可我們自己也知道我們擁有的這些東西是不是我們自己真正想要的。

東野圭吾說過,“曾經擁有的東西被奪走,並不代表就會回到原來沒有那種東西的時候。” 被奪走也好,主動放棄也罷,都不會回到原點。經歷過了,自然就會有留下的,是比開始時更好,或是更差,誰又能知。但如果總握著手,不知鬆開,弦總有繃斷的那一刻。

到不了終點又如何?不如大大方方回頭,左變成了右,右變成了左,一條新路,起點變終點,這才發現,換個角度地獄也能變成天堂。

嘿!印第安人來了,快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