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菜單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一、問世間、情為何物?

開啟《從文家書》,沈從文這樣對張兆和說:“我有你,我相信我一輩子都不會寫出更好的文章!擁有愛情就擁有快樂,分給別人一些愛情和快樂,自然就會寫出好文章。我並不為這些文章感到自豪,因為它們都是你們的。如果沒有你,這些物品就不會有。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因為種種原因,48歲的沈從文在48歲時停筆了,但他的思緒卻一成不變,沈從文深信一切感情都源於愛與幸福,他要用一生去探索愛與美鑄就幸福。“人老了就會回到嬰兒時期,”他說。靈界中,生命終結的過程,更像回到母體的過程,蜷縮在羊水裡,感受人間的最初幸福。向世界請教,情為何物?先有遠大的理想,才會喚起這種情愫。從小就愛水的沈從文,曾在《從文自傳》一開始就寫到“我的寫作和水的關係”。非常巧合的是:《水》也是由沈從文妻子張兆和兄弟姐妹共同籌辦的家書。她們喜愛水的性格,也喜歡像沈從文那樣的水性人物。

“簷溜,小小的河流,汪洋萬頃的大海,莫不對於我有過極大的幫助,我學會用小小的腦子去思索一切,全虧得是水,我對於宇宙認知得深一點,也虧得是水。”——《從文自傳》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從家中屋簷下的水滴開始,沈從文喜歡上水,喜歡上山泉,形成了小溪,他常常沿著小溪流淌入辰河,成為沈從文童年的浪漫美景,水是自由的,沈從文的思想也是自由的。偶然也會逃到戲水的課堂上,然後伸臂穿梭於市場中。沈從文14歲時被母親送到預備軍學校,16歲時隨部隊在湖南境內作戰。軍與軍之間,軍需物資之運,軍與軍之間,軍艦之行,就在這辰河匯合的沱江上,沈從文藉此機會瞭解了沿岸的水情,也親眼見過軍拉殺無辜百姓之後,染紅的江面。沈從文出身於“軍門世家”。爺爺曾任貴州巡撫,父親也是軍官。從小到大的沈從文被灌輸了將軍的夢想,但亂世無情,父親因參與刺殺任務沒有成功而被通緝,沈家從此家道中落。

在部隊生活中,沈從文看到士兵們在業餘時間打麻將、賭博,彼此不信任地劈腿。幾經軍旅生活,沈從文瞭解了這個世界,最後的決定是“棄武從文”。沈從文在芷江縣當稅務員的時候,就一頭扎進了文學的世界。他喜歡契訶夫,想用作家的眼光去看世界,探索生活的表面,瞭解人們隱藏的動機。這時,他也認識了同樣熱愛文學的馬澤懷,並透過馬澤懷認識了自己的妹妹馬惠澤。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這次是沈從文第一次動情,但兩人的關係並不順利,最後被騙了1000元賣房錢,也就是10多萬人民幣。第一次戀愛以失敗而告終,使沈從文陷入自責之中,他沒有告訴家人,獨自去常德散心,發呆。這一次,是水拯救了沈從文的靈魂,他每天看著人們在船上航行,流經遠方,心終於放下來,他寫信給母親說:“對不起。一家人知道他並沒有放棄人生,仔細而仔細地回信給他:“錯了,已經犯了罪,沒有不可原諒的道理。你們自己做得好,我們就放心了。”

第一次,真的對不起家人。他說他用錯了心,選擇了逃避和沉默,這讓我媽很擔心,也嚇到了我的兄弟姐妹。沱江在瀘州附近直接流入長江。長江是我國東西部水運的大動脈,是我國的黃金水道。當時,貨物的強勁勢頭承載了長江沿岸人民的期望。看著家鄉的水,沈從文第一次感受到了它的力量。他有一個更大的夢想。當水平靜下來,就會變得清澈,像一面鏡子。老子曾說:“水為萬物之善而不爭,為眾人所恨,故為道之事。”水善於滋潤萬物,但短時間和長時間都不和它競爭。水好,純淨,安靜。人們可以像欣賞水一樣欣賞美。只有當他們看到美時,他們才能產生愛。他們卑微,深沉如水,相親,真誠包容。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沈從文意識到他需要去袖手旁觀和搬家,需要繼續學習和成長。如果你想用文字構建這個世界的美好,你需要不斷成長,重塑夢想。在北京尋找夢想,沈從文住在一個由儲煤房改造的公寓裡。他不怕飢寒交迫。他拿著一支筆,寫了一個關於水邊的五年故事。五年後,他的住所從北京搬到了明亮華麗的海邊。小水注定流入茫茫大海,大雨滴,魚滿江河,載著夢想的長江,足以影響沈從文這個孤獨的靈魂。感謝流水,幫助沈從文做了遠航過海的夢。

在沈從文眼裡,青島的海水寬廣無邊,放大了他的情懷和希望,放大了他的人格。有時他在海邊散步,想著那些隨海水蜂擁而至的島嶼,他似乎只看到沉默的石頭呆在那裡,告訴他這個星球幾千年的故事。1934年,沈從文完成了經典的《邊城》,文學之光照亮了他的人生軌跡。這部小說講述了與世隔絕的湘西邊陲縣城茶東的美好。故事裡沒有壞人,卻因為那些偶然巧合的人際關係,講述了一段美好的愛情故事。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邊城》中愛情埋伏隱藏的痛苦,才是這部小說背後的真相。也埋葬了沈從文的情感脈絡。這部小說是後人能看出他內心真摯感情的一個例子。沈從文曾經記得現實世界中一段真實而簡單的愛情。在《湘西筆記·他的妻子》裡,他的同伴曾經看上了一個毛紡店裡的姑娘。時隔十餘年,沈從文故地重遊,店依舊,姑娘也依舊。我突然想到那個女孩是她同伴的女兒。愛情,第一次讓沈從文感受到了神奇,偉大的傳承讓崔璀的純真、聰慧和《邊城》獨特的真善美。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圓的世界裡,有好有壞。在戰亂中,農民和士兵承受著巨大的生活壓力,他們的樸實、純潔和善良遭到了橫行霸道的掠奪和邪惡物質的毒害。貧窮和懶惰爬上了他們的身體,有些人不知如何是好。沈從文曾在20歲時去過一次茶峒,他這樣描述戰亂中的茶峒:“初起日微雨,四里地轉,聞杜鵑極悲。日落翻越棉花坡,約高25米,半路見路劫,死者數萬人”這一對比感受成了《邊城》愛情悲劇的導線。邊城》翠翠的名字,意思是杜鵑叫的聲音,在愛的背後,是得不到幸福的哭泣。那一年讀者們讀的《邊城》,是新奇的,因為它有與世隔絕的美,也因大家身處戰亂的年代,時時刻刻處於悲痛、殘酷的現實之中。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邊城》的悲情也來源於沈從文和張兆和婚前到青島嶗山北九水路的探訪。他們看到死者家屬在村裡“報廟”,一個小女孩帶著精神帶路。沈從文看到張兆和哭了,答應用這個人物寫一篇文章。幸福的碎片不都是美好的,也有離別的悲傷。《邊城》出版的那一年,沈從文離開妻子,回到湘西老家看望病重的母親。依偎在母親床邊的沈從文日漸消瘦,母親看著他很心疼,不想讓他承受壓力,堅持讓他回去。在給母親過完生日後,沈從文離開了家鄉。雖然母親去世時沈從文不在身邊,但母親的真情卻活在小說裡。他的作品集裡有上萬條關於她的記錄,各種各樣的故事都是寫她的善良和偉大的母愛。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沈從文成長的地方,看到的人,聽到的聲音,聞到的氣味,真的讓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情感教育。後來,他遇到了自己的愛人張兆和和張兆和,就像陽光一樣,照耀著沈從文的一切,留下了無處藏身的孤獨、煩惱和痛苦。直到生命的盡頭,沈從文決定不完全隱藏自己。他對張兆和說:“三姐,我為你感到難過。”。這句話不僅僅是為某件事道歉,更是沈從文愛情傷口的“縫合”。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在沈從文口中,這三個字的分量遠遠不止於此。沈從文為張兆和的飢餓和艱難,為她的真誠和善良的努力,為沒有被理解,為不止一次從外地思念到流淚而道歉。這句話是沈從文一生的自責。它釋放了一種對愛情的巨大渴望,希望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天過上完整幸福的生活。

二、“對不起”

人因愛而犯的錯誤,能否用一生去彌補?臨終的時候,上天給了沈從文勇氣,他用盡全力對張兆和說:“三姐,我很抱歉。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張兆和八歲的沈從文,他稱張兆和為「三姐」,是隨張家兄弟一起叫的。一九三二年暑假,沈從文身穿朋友送來的長衫,手捧精裝書,到蘇州與張兆和見面。在蘇州這個古樸的九如巷裡,沈從文在陽光下漫步,他的影子拉得很長。這段時間,沈從文不止一次幻想著即將見到張兆和的情景,想著想著就笑了。不過,在第一次敲門之後,他只看到了張允和二姐。在《張家舊事》中,張允和曾回憶過與沈從文離別的情景:“他沿牆走,在半道陽光照耀的街道上,灰色長衫的影子在牆上飄動。對故意“逃避”相見的張兆和來說,她又像個孩子一樣向姐姐張允和求證,最後還是羞愧難當地來到沈從文下榻的公寓裡見他。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二人相見如演崑曲,言辭優雅,行腔婉轉。在靜坐中,他們的心靈相互認同。沈從文應邀到張家做客,張家的弟弟們尤其喜歡這位俊美的書呆子,喜歡聽他講故事。小孩子之間,沈從文彷彿回到了童年的湘西,與圍坐在一起的同伴暢想美好的人生,暢談天下奇事。三姐這一叫法,正是從那時起養成的習慣,這樣叫法不但親切,而且還透露出張家和諧的生活氣氛和沈從文天真浪漫的心情。謙遜的性格使沈從文很快融入張家,兩人的愛情在1933年9月9日正式畫上完美的句號。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而沈從文用一生說的這句“對不起”,承載了多少故事和無奈?這一切都源於他難以消化的愛情壓抑。《從文家書》向我們展示了兩個人豐富而複雜的情感。《對不起》不僅包含了一個故事,還從他和張兆和之間的愛情開始,被幸福淹沒了。沈從文花了四年時間追求張兆和,三年時間寫了上百封情書。而且他們的情感一開始也不是兩廂情願的。沈從文是老師,她是學生,暗戀三年。在他的印象中,他是一個“固執地”愛上這個的女學生。她從來不否認“愛”,只是保持沉默,不回任何信。雖然沈從文在北京的學校生活中寫過愛情小說,幫表妹寫過情書,但他仍然缺乏戀愛經驗,因為他沒有真正瞭解一個女孩的內心世界。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一封兇狠的表白信落到了張兆和的朋友王華蓮手中,開始兩年來,張兆和都沒有給沈從文回信。甚至還想到了用生命“威脅”沈從文回信,引起張兆和重視的瘋狂舉動,只能由校長鬍適來解圍,但此事胡適卻站在了沈從文一邊。張兆和快發瘋了,只好回家找她妹妹幫忙。當時張兆和甚至還認為:人與人的關係除了利用,沒有別的。多虧張允和二姐在家中及時與其溝通,告訴她自己對於愛情的感覺,愛情需要尋找共同點,而不是用沉默來拒絕。一位對愛情一無所知的老師,遇見了對愛情懵懂的“大小姐”。打破兩個人感情的痛點,首先要冷靜,其次要建立彼此溝通的價值觀。

同時,沈從文也改變了以往的愛情攻勢,他開始將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寫進信中,信在青島時,還夾雜著沈從文用心挑選的貝殼、落葉等天然物品。這封信寄到蘇州九如巷張家,才開始慢慢地讓張兆和的心融化。在青島,沈從文剛開始收不到回信時也是苦於找不到愛,他無法找到關於愛的美好,只有走到沙灘上,看大海時才有些許的感覺。正在這時,他又試著學著去愛一個人,在看一眼玉蘭花的時候,遇見了一個拉琴的女子,並開始思考愛情這件事。隨後數次相見,又與女子一起在山頂上望雲數小時。這一切都在幫助沈從文找回了美好的愛情。與其繼續向女人表達真實的感情,他把這一次的“偶然”都寫進了《水雲》,藏在了詩裡。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這些經歷,讓沈從文更加勇敢地去愛,開始了這次蘇州之行,並最終決定與張兆和結婚。而且婚後的生活,他們很快樂,彼此發現對方更有魅力的一面。就算是短暫的分離也要用書信來連線彼此的感情。但快樂,幸福的時光長了,人的不滿和壓抑都會被隱藏。真想說“對不起”的故事,一開始是來自一個讓沈從文心醉神迷的女人,沈從文在散文《水雲》中描述了這個“偶然”相遇。對沈從文來說,初次見面不過是一場巧合,但我們卻從彼此的名字中看出了這場巧合背後的故事。

這位女士的筆名是高青子,她是一位文學愛好者,在那個年代寫字快,需要有貴人幫忙才能快速出刊,所以高青子的名字也是專門設計的。在她的小說《紫》中,主角是“璇青”,這個名字和高青子的結合,就是沈從文常用的筆名“璇若”。為了幫助自己,她想借助沈從文,所以打算吸引這位帥哥。這種猜測主要是因為高青子創作的小說《紫》中所包含的內容,講述的是八妹的哥哥和兩個女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同時也詳細描述了這位男士訂婚不久,發現了生活中的真愛。小說中的人物與沈從文的生活相吻合。

這些只是引子,真正讓沈從文醉心於高青子的是:他在高青子身上看到了自己孤獨、壓抑人生的倒影。高青子有堅定學習的夢想,還用心說出了自己對於美與愛的追求感覺。

相隔一個月,高青子就把自己打扮成了現實中的“活人”,這一次,沈從文和她相見,讓人終身難忘。身穿“綠色小黃花綢子夾克,衣角袖口上有一點紫色”的高青子,穿著刻意模仿沈從文小說《第四集》中的女主角。而沈從文無時無刻不在暗示著這一切都代表著一個女人渴望邂逅和相愛。一來二去,沈從文不但沒有隱藏,反而將這種“愛與驚奇”的感情表現出來,後來,編輯出版了一部心理小說《看虹錄》,其內容是一個男人獨自到美麗的女子房裡“交談”,反覆出現在裡面的性暗示。

這樣,沈從文認為他想表現出一種自由的情感釋放,但對他自己和他的家人來說是一種無法解決的痛苦。沈從文曾多次請朋友幫他尋找解決辦法。但是,他的朋友們雖然不贊成他自由思考,也只能勸他剋制。在張兆和分娩的日子裡,這個訊息傳到了她的耳朵裡,這使張兆和受到了很大的打擊。高以美與幻吸引了沈從文,這種“靈魂出軌”真的是在不恰當的時候掀起了波瀾。沈從文與高的思想碰撞,恰好是不願提及的肉麻之詞。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這次他發現林痛哭流涕。林銀輝看著沈從文像個孩子一樣哭著訴說自己的情感煩惱。林開始從文學和生活上開導他。她說沈從文這次的錯誤是:“他的詩人氣質造就了他的對立,讓他對人生及其衝突感到茫然,而我卻忍不住覺得好笑。那天早上他是如此迷人和可愛!而我坐在那裡,和他老談累談,罵他,勸他,和他討論人生及其曲折,人性及其美好與悲劇,理想與現實!”

當時,林徽因勸他砍掉情絲,主要是停止想象,愛情需要的是真誠。沈從文太喜歡幻想一些他認為美好的東西,幻想著某事某人。因此此次的傾訴給了沈從文尋找張兆和坦白的勇氣。而且一直受委屈的張兆和也不能立刻理解沈從文的話,她很生氣,回蘇州去了。高青子帶來的效果恰巧是一道美麗暖線,貼在了沈從文傷痛的陰影之上。沉思中,沈從文淡化了對張兆和的包容,甚至把剛生下長子的張兆和獨自留在北平,自己隻身前往昆明。只是到了昆明,他又和高青子見面,本該節制的事,又起了波瀾。

可是高青子這美麗的“虹”只是沈從文的一個弱點而已,人生還有更多的美好值得懷念和展望。正如林徽因在給沈從文的信中所說:沒有感情的人生就像死。感情不只在這裡閃光,沈從文慢慢也開始懂得了人生的意義,選擇與這短暫的愉悅徹底決裂。“沒有感情的人生,就是死!”林徽因說。人生一定要經歷豐富的情感,變得豐富,寬大才能優容,能同情各種“人性”,能理解自己,不苛責自己。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情感之可貴之處,就在於忘不了極度的快樂和幸福。令人欣慰的是,雙方都對生活有了最徹底的理解。就是一句話能入人心,時刻入心的感覺。由於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沈從文傷害了自己最愛的人,因此,不僅在後來的小說中表達了自己的歉意,而且用真誠的態度說:“面對自己的弱點,我已經戰鬥了十年。”這個十年,是沈從文承受人生最痛苦、最煎熬的十年,他停筆,為了保全自己的純真理想,甚至企圖自殺,幸虧及時找到救命稻草。

直到沈從文過世,這才說出了“對不起”,包含了因自己固執而對張兆和造成的傷害。人因愛而犯的錯誤,能否用一生去彌補?可以,只要你願意花一輩子。1987、1988,沈從文連續兩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當1988瑞典文學院打電話給我們使館時,沈從文的身份和資料卻永遠埋在了地下。粉絲們都會哭,張兆和也會勸說:“不要哭,他不喜歡人哭。”沈從文的朋友巴金看著這位朋友靜靜地躺著,他這樣說:“沒有眼淚,悲傷卻在我心中,我也埋葬了自己的一部分。”

三、我理解你

張兆和眼淚汪汪地翻看著沈從文的遺物,厚厚的一疊檔案,她小心翼翼地把它們一一翻過來。她看著看著,眼淚掉了下來。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出生在合肥的張兆和是合肥四姐妹之一。隨後,張家舉家遷往蘇州九如巷三號,張兆和是張家三小姐,是張家最聰明好學、最勤勞的人才。葉聖陶說,蘇州九如巷娶了四個姐妹中的一個,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孩提時代的張兆和淘氣很厲害,臉黑也黑,全身也胖,不愁生病。沒人和她玩,她獨自一人。在《兒時雜憶》裡張兆和說自己是命中註定不受歡迎的女孩,所以才有了無關緊要的想法,自由自在,沒人特別在意。張兆和特別獨立,崇尚正義,憎恨欺凌。

張兆和有著純潔、率直和善良的性格。她愛上沈從文,不是因為一時的衝動,而是因為自己認知的提高。從一個不懂愛情的女孩到一個家庭主婦,張兆和把青春獻給了沈從文。在學校裡總是拿第一的“直爽”女人,在被愛情真正融化後,願意承擔一切困難。他們家的來訪者向後人表達了他們的感情。當他們來到沈從文家時,他們會感到新鮮和詹妮弗。沈從文和張兆和說話謙虛,低調。雖然他們在掙扎,但他們仍然會幫助文學愛好者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在動盪時期,這兩個人不得不花費很大一部分收入來支援辦學。

對張兆和來說,愛需要堅持與付出。對自己丈夫沈從文遇到的困難,他這樣說:“道路很苦,這條路,我從來沒有走過過,想象不到是什麼情況,一直努力就是了。”她一直盡力去理解丈夫遇到的困難。可以歸結為沈從文對於愛的分散,她並沒有感到困惑。在適當的時候離開沈從文回到蘇州老家,在此期間還請親友幫忙解決問題,給高青子找個好物件。生活的最後一步,沈從文需要張兆和原諒自己的無助與沉默。但是張兆和沒有點頭,雖然沈從文帶著悔意離開了,但他還是有勇氣說聲“對不起”。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在沈從文去世後,張兆和在整理文稿時,才慢慢地讀懂了沈從文內心的想法,之前所有的沉默都躍然紙上。《從文家書》是1995年由張兆和所著的一本書,旨在讓後人瞭解沈從文的真實面目: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他不是完人,卻是個稀有的善良的人。太晚了!為什麼在他有生之年,不能發掘他,理解他,從各方面去幫助他,反而有那麼多的矛盾得不到解決!悔之晚矣。”

後期的瞭解並不能治癒深深的傷痕。“後悔”不能完全放下,但也可以在自己的心裡生出新的愛。晚年,張兆和除了照顧孫女沈紅外,還在家裡努力工作。他喜歡照顧自己心愛的奇花異草,其中“勿忘我”花排名第一,張兆和給它的評價是,沒有他,人品最高的人也是。勿忘我背後有個傳說:

解讀沈從文說對不起背後的故事

傳說,有個騎士在河邊和情人約會,騎士看到了藍色的花,情人很喜歡,騎士便不顧危險去摘花,結果落到河中,在花快要落下時,騎士朝情人扔去,大叫:“別忘了我!”從此以後,情人們為了紀念情人,把花別在她的頭髮上。把對沈從文的愛寄託在花與草稿中,並加以整理,這是張兆和告誡下一代人不斷完善沈從文的作品。2003年,在張兆和去世的時候,有人拿著沈從文的照片問她,她卻含糊其辭的說不出名字。

他們是記不住選擇性遺忘,還是刻意把隱藏的痛苦埋藏在心裡,似乎都無所謂。他們的愛情自始至終都是相互陪伴和付出的,只有經歷才能表現出真誠和堅定。愛,是什麼樣子,大家都懂區別。但只要你懂得用勇氣為對方付出,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