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菜單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羅清軍

心理諮詢師

《超越原生家庭》作者

好的感情和婚姻,彷彿成了奢侈品,“原生家庭“似乎成了阻礙親密關係的原罪。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一旦被意識到,我們就可以擺脫束縛,不被影響嗎?

演講實錄: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婚姻和愛情彷彿成了奢侈品,原生家庭似乎成了親密關係的原罪。很多人認為,原生家庭帶來的與生俱來無法抉擇的童年經歷,導致自己沒有能力發展並且擁有良好的親密關係。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經常有人問我:羅老師,恐懼婚姻怎麼辦;童年缺愛,不敢戀愛怎麼辦;幼年被拋棄,很難相信別人怎麼辦;童年缺乏陪伴,戀愛當中有很大的性格缺陷又該怎麼辦。甚至很多人認為自己所有成長的不幸,都和原生家庭有關係。

今天我想談談,原生家庭不好的人,該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困擾,擁有良好的親密關係。

首先我先來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一位37歲的王女士,從校園到職場,她談過六段戀愛,其中有三段對方出軌,兩段對方出櫃,最後一段在舉辦婚禮的前夕,對方和她提了分手。不好的結果一次兩次,我們可能會說是對方的問題,但是多次,我們不得不去反思是不是自己也有問題。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在諮詢的過程當中,我發現她的父親脾氣特別暴躁,經常打她的母親,母親也從來沒有反抗,表現的特別懦弱。後來,父親背叛了母親,在她上初中的時候,父母離了婚。所以在她的意識當中,自己成年以後情感和婚姻的不好,都是因為我有一個不好的原生家庭。所以在原生家庭的陰影當中,直到37歲,她還沒有能力,建立一個親密的持久的關係。

第二個故事來自我一個朋友,有一個非常愛她的老公,也有一個非常幸福美滿的家庭,說到這,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她的原生家庭得多麼好。恰恰相反,她從小 父母感情不好,而且她的父親很少在家,她一歲半的時候就住進了託兒所,後來又住在了父親同事的家裡,一直屬於沒人照顧的孩子,後來還遭遇了抑鬱症,厭食症,家的概念對她來說,就是顛沛流離,寄人籬下。

這兩個故事,都是和原生家庭相關的故事,但是結局卻完全不同。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談到原生家庭的時候,我們首先來談談,原生家庭到底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首先原生家庭,指的是我們每個人最開始出生的家庭,家庭的環境,生活的方式,父母的態度,溝通的方式等等,都影響著這個孩子 他將來要組成一個新的家庭,以及他未來在工作交流方面的一些表現。其次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母嬰關係”,說的是嬰兒會把自己和母親的關係,會變成自我和他人關係的模板,以後的人生將會裝載這個模板,通俗一點說就是母嬰關係,是我們和其他一切關係的基礎。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原生家庭的心理烙印,開始我們的成長經歷。從小到大,父母會透過有聲的語言,無聲的行動,共同作用於子女,父母的種種表現,對子女婚戀觀的形成特別重要,於是原生家庭,就形成了我們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個環境系統。這裡麵包括給了我們認知,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甚至是情緒情感的表達方式。

原生家庭的影響如此之深,但很多的成年人卻沒有意識,也沒有能力去超越,相反在不自覺的過程當中,繼承著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常見的對原生家庭的繼承有以下五種。

第一種,父母婚姻模式的排斥。

還是那位37歲的王女士,她討厭父親暴力的同時,更加對母親的軟弱無能充滿了厭惡。她覺得因為母親的軟弱無能,才導致了父親打她,才導致了他們的婚姻不好。

因此在她的親密關係當中,為了避免自己以後和媽媽一樣軟弱,在伴侶的選擇上,一定要找臣服自己的聽話的老公。於是她的戀愛模式就是強勢、控制和要求,甚至有一種認知是隻要伴侶不打我、不罵我、就是愛我。

在每一段感情當中,只要自己感覺到不舒服,就會讓整個關係雞飛狗跳。查男友的手機,要求男友隨時彙報,經常讓男友寫下愛自己的承諾,和背叛自己的詛咒。就這樣她憑實力,讓身邊的每一個男人望風而逃。

第二種,父母婚姻模式的複製。

王女士的諮詢當中,她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她一個前男友,看似軟弱老實,本以為自己的強勢會讓對方服從。可是當確定這個戀愛關係以後,發現這個男人竟然是個大男子主義。

原來她這個前男友的原生家庭裡,父親是一個大男子主義,家庭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父親說了算,母親對父親是俯首聽命,這段關係裡他母親的功能,是壓抑的、是被擠壓的。而她前男友也成功地複製了,父母的這種婚姻的模式,繼承了父親的大男子主義,要求自己的女朋友,一切都要圍著自己轉。這就是現在很多人婚姻的不幸,不自覺的過程當中,和父母一模一樣。

第三種,童年物質或精神缺失的補償。

我們會發現有的人平時特別的獨立,但是到了親密關係當中,立馬沒有主見,特別粘人,陪伴需求增加,甚至會無理取鬧。

就像剛才我們第二個故事當中,35歲的我那位朋友,分享過她曾經一段不太好的階段。因為從小寄人籬下的生活,看著別的孩子有家長的陪伴和愛,心生羨慕的同時,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安靜。成年以後她特別期待感情,但是遇到愛情以後,總又想方設法把對方推開,陷入這樣一個反覆的糾葛當中。而這一切都源自於她童年對愛,對真實情感的缺乏。當在童年該有的階段,沒有得到迴應的時候,長大以後就會不斷地去尋找這種彌補。在這種彌補的過程當中,可能短期內能夠滿足雙方的情感需要,但是時間長了以後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去迴應對方的愛,也給不了對方愛。因此有的人的戀愛,根本不叫戀愛本身,而叫做彌補缺失。

第四種,親密控制的反彈。

王女士的另外一個前男友小孫,父母管教嚴格,還充滿很強的控制慾,導致他從小特別聽話,自己雖然不樂意,但也無力反抗。後來如父母的期待那樣,讀了好的中學,上了好的大學,研究生畢業以後,在父母的安排下相親。但是當進入一段戀愛關係以後,兩個人經常吵架,面對戀人一點點的束縛,他都會有一個強烈地反抗,哪怕戀人只是想表達一句關心,都在他那裡會被視為是對自己的控制,他會表現出來極度的歇斯底里。童年生活在壓抑環境中的孩子,親密關係可能會成為他突破的一個視窗。

第五種,原生家庭的正確性放大。

前幾天我在出差,一個來訪者從外地來找我,他很著急,說最近正在離婚,自己的妻子,觸犯了自己的很多原則和底線。他說,我們家庭的原則和底線比較多,認為自己家庭裡面傳承下來的就是最好的,也是他們親密關係的指導綱領。他說,在我們家庭,妻子是不能對老人發脾氣的,一次都不行;妻子是不能讓男人丟臉的,一次都不行;妻子吵架是必須要立馬主動道歉的。聽他說了一大堆的原則和綱領,我心想,這麼多的條條框框,換任何一個女人都接受不了,畢竟一個原則太多的人,自我限制也很多,對別人的要求也不少。

有的人就在親密關係當中,忘了我們來自於不同的家庭,忘記了那份天然的差異,親密關係也從來不是,讓對方來迎合並適應你一個人的習慣。它是一個相互攜手,求同賞異,共同探索和創造的一個過程。

以上五種型別是我們對原生家庭殘留心理情節的繼承,帶進親密關係當中的殘留情節越多,我們渡過親密關係之河的危險性也就越高。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瞭解了原生家庭的這五種型別,我們再來看看,原生家庭如此糟糕的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獲得良好的親密關係呢?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第一,覺察,是走向幸福的開始。

心理學家榮格說:“你沒有覺察到的事情,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對原生家庭來說,之所以一直影響我們,甚至說很多人根本感受不到自己是被原生家庭操控,是因為我們從來沒有覺察過,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是這種性格,也沒有考慮過,為什麼我的情緒總來的莫名其妙,更沒有想過明明相愛的兩個人,為什麼會互相傷害。

那麼覺察是什麼呢,如何做到真正的覺察呢?

覺察就是不做譴責的觀察,對事實進行觀察,做自己內在的觀察者,去覺察自己頭腦中的念頭,情緒的變化,以及身體的感受。比如當我們的伴侶抱怨我們的時候,你不妨先停一停、等一等、想一下對方抱怨的是你本身嗎?還是你的這件事情背後讓對方想起了,以前一件特別不開心的經歷?或者他的抱怨背後,有可能針對的就不是你這個個體,而是他最近就是因為工作不好,就是因為他這種性格。

就像我們第二個故事當中,35歲的美少女,自己瞭解原生家庭的缺失,陪伴的不足,所以當她走進親密關係以後,就特別重視去覺察自己在親密關係當中的模式。在她和她老公溝通的時候,她會覺察到這種不開心是來自於我,還是因為我老公沒做好,是因為我家庭帶給我的,還是我老公的家庭帶給他的。就像她說,曾經覺得自己的老公身上,有特別多的不成熟和孩子氣,直到後來覺察以後,發現也特別可愛,甚至特別具有創造性。

所以說在親密關係當中,帶著一份覺察的時候,就會有一份覺知,覺察能讓你認清楚事實以後,從態度到行為產生根本轉變。帶著覺察,我們會多一份對自己的理解,也會多一份對對方的理解,當理解多了的時候,我們寬容也會變多,我們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好。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那麼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到底如何做到覺察呢?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不斷地問自己問題。大多數時候,我們總是向外去求答案,總是覺得別人的問題,別人做的不好。其實我們要做的是,這種問題要轉向內,去向自己的潛意識要答案,這個感受是真實的嗎?這個感受真的是對方給我的嗎?為什麼此刻我會有這種感受,當初戀愛之初的時候,我就會覺得是他愛我呢?當在問題面前,我們稍微等一等、停一停,多問幾個為什麼的時候,結果就會不一樣。當我們堅持不斷地這樣的練習,覺察自然就會有,改變也會隨之發生。與此同時,希望我們的這一份覺察,不只是我們自己去做,也要帶著我們的伴侶一塊,這對我們親密關係的促進和改善,將大有好處。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第二,有自我,才能夠擁有好的關係。

自我這個詞對很多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雖然我們在生理上長大了,但是對家庭,對父母的依賴很深很深。在這種依賴下,我們的自我,嚴格意義上是沒有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們有一個詞叫做缺乏自我。

一個沒有自我的人,是沒有力量、也是沒有意識,去突破原生的家庭,去獲取自己力量的,他也沒有能力,去獲取一個很好的親密關係。畢竟好的親密關係,是屬於獨立且成熟的成年人。

因此一個人要想突破原生家庭的影響,就必須要有“我”的概念,“我”的這一部分越飽滿,越來越獨立的時候,我們就不再去依附原生家庭,就有了足夠的力量,去遇見那個真實的、內心的自己,而不是原生家庭給我們什麼,我們就來全盤接收什麼。

我們35歲的美少女就是這樣,20歲之後她開始了自我的探索之路,讓自我越來越清晰、具體和飽滿、不悲觀、不抱怨,去滋養自己的心靈,飽滿自己的人格,讓自我的內心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進而她能夠從容的面對關係。

當一個人有“我”的時候,才能夠有更好的“我們”。所有親密關係的本質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隻有足夠的愛自己,活出自己的人,才有力量和能力去獲得他人的愛。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第三 挖掘心資源,為自己配秘方。

每個人其實都會閃閃發光,也會有他的與眾不同。就像我們故事當中35歲的朋友,她的成長當中,並沒有一味的覺得自己缺愛而選擇躺平。一方面努力挖掘童年世界的資源,雖然父母陪伴不足,但是鍛鍊了她獨立的能力;雖然從小被分開,但是長大以後,卻也能夠更從容地去面對別離;雖然得過厭食症和抑鬱症,但是也練就了她更好的共情能力。同樣的一個事情,有人只看到了問題,有人卻看到了資源。另一方面她不斷地學習,請教別人問題,探索更多未知的空間,她不在原地等待結果,而是在路上去尋求突破的答案。她的丈夫就是在路上認識的,相識五天,與小自己十歲的男人原地閃婚,而且一直幸福到現在。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最後,我們的伴侶也是我們的資源,不要總覺得伴侶就是豬隊友,當我們把伴侶當作資源的時候,去審視他的閃光點,讓他參與到我們彼此的成長,和我們家庭的建設當中。其實有一個真相是,在我們抱怨伴侶的時候,有可能我們伴侶的問題,就是我們創造的,最起碼有你的一份貢獻。畢竟關係是相互影響的,如果對方毫無優點、非常差勁、當初你們也不會相愛,更不會走進婚姻的殿堂。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第四 不妨找個人聊聊,直面困境。

有時候能困住我們的其實只有我們自己,當自己幫不到自己的時候,一定要找個人聊聊。

一個知心的朋友,可以傾聽你的故事,給予理解和支援。

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可以陪你體驗潛意識的深處,剖析原生家庭的根源,探索你的內在模式。

還有別忘了,和自己的伴侶好好聊聊,伴侶才是最好的心理治療師。也許你們談話很多,卻溝通很少,你們需要的是,更多的機會走進彼此的內心,敞開彼此的心扉,一些話說出來,聽一聽,聊一聊,我們要成為彼此生命當中的禮物,而不要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羅清軍:擺脫原生家庭困擾,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係

最後,希望我們更多的人,能夠從原生家庭的枷鎖當中突破出來。改變的意義,不只在於我們這一代人的幸福,畢竟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會創造下一代的原生家庭。它的改變是對你自己原生家庭的一個梳理和改變,讓你更幸福。同時也是對我們下一代,新家庭的開始,由我們創造的原生家庭,相信它會是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原生家庭。

壹點號羅清軍心理專欄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