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菜單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人生,其實無非是矛盾與選擇的綜合體,無關對錯,僅僅在於我們能否有勇氣在矛盾中做出選擇並勇敢承擔一切後果。

路遙的《人生》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選擇與變化過程,以及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女孩黃亞萍的感情糾葛,再現了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生存和生活狀態,以及農村青年在人生選擇時的矛盾。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人生》以主人公高加林生活為主線,將他的人生改變與愛情選擇聯絡在一起,向我們娓娓道來一個悲傷得令人深思的故事。沒考上大學的高加林回到村裡當了民辦教師,後不幸被村支書兒子“走後門”頂替,重新回到土地。在他失意的時候,善良淳樸的農村姑娘巧珍走進了他的生活,他們展開了“不平等”的戀情。

生活並未壓垮有抱負的加林,機會重新降臨到他的頭上,馬佔勝透過“走後門”為他謀得了通訊幹事一職,他又回到了城市。在工作中春風得意的同時,加林和高中同學黃亞萍有了新的戀情,巧珍無奈選擇離開。正當高加林準備大展宏圖之際,亞萍前男友張克南的母親檢舉了其“走後門”的事,最後他不得不離開亞萍又重新回到土地。兜兜轉轉,一切又回到了原點,這似乎只是黃粱一夢而已。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作者著力刻畫高加林自信堅毅、心懷遠大理想、勇於挑戰,但心性太高、急功近利、好高騖遠的複雜性格。從其教師職位被頂替,回到土地時的心態變化我們可以看出,高加林渴望離開貧窮落後的農村,到更廣闊的城市天地去展示自己的才能。期盼改變命運,由簡單的勞作走向層次較高的精神價值創造,用努力和能力去實現自我抱負。在任何時代,這種思想與進取精神是值得我們讚賞和認同的,它體現了“人生而平等”,無論出身高低貴賤,每個人都有去追尋幸福,實現理想的權利,這是一種平等、民主的生存進取觀。那為何高加林最後又回到了農村,未能繼續施展抱負呢?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是對於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說,這應該是一個最重要的認識。

高加林所面臨的正是那個年代農村青年的普遍困境,除了透過升學改變命運,不然就只能一輩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在土地上。高加林在升學失敗後選擇了“走後門”來重新獲得機會,作者並未過多的描寫其在選擇時的心理活動,只是提到高加林看不起馬佔勝、高明樓等人的“走後門”行為,但他為了實現抱負,也欣然接受了這種行為帶來的便利。路遙所評判的正是這種盲目進取、急功近利的行為。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作為青年人自己來說,重要的是正確對待理想和現實生活,哪怕你的追求是正當的,也不能透過邪門歪道去實現啊,而且一旦摔了跤,反過來會給人造成一種多大的痛苦,甚至能毀掉人的一生。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路遙曾說過:“真正有功力的長篇小說不依賴情節取勝。 驚心動魄的情節未必能寫成驚心動魄的小說。 作家最大的才智應是能夠在日常細碎的生活中演繹出讓人心靈震顫的巨大內容。 而這種才智不僅要建立在對生活極其稔熟的基礎上, 還應建立在對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理解的基礎上。”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路遙致力於在作品中表達農村青年的苦悶與奮鬥,從1979年動筆,到1981年寫成,14餘萬字寫了三年,因為不太滿意他幾經刪改,高加林這個角色,注入了路遙太多的個人情感。他曾說:“細細想想,迄今為止,我一生中度過最美好的日子,是寫《人生》初稿的二十多天。”那時候的路遙,面對他寫作的人生,也是意氣風發。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人生》所呈現給讀者的,就是這樣一幅獨具風采的當代農村世態長卷,它無需驚心動魄的情節來震撼人心,沒有叱吒風雲的人物去拯救世界,而是以生活中最質樸的美來給予我們最深刻的思考和最原始的感動。

當現實的殘酷與時代的脈搏交織,當小人物的命運與大時代的力量去抗衡,那種動人是最真切的,或許正如路遙在《人生》中告訴我們的那樣:

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讀書是對自己最好的文化投資,相遇一本好書,就是遇到更好的自己。《人生》推薦給愛讀書的你。

感興趣的朋友點選下方連結瞭解書籍詳情!

路遙《人生》:人生選擇,無關對錯

【J】人生+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活著+圍城 全套五冊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