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到了60歲,要當個“狠人”,身邊沒有一個朋友,不在乎感情

菜單

到了60歲,要當個“狠人”,身邊沒有一個朋友,不在乎感情

到了60歲,要當個“狠人”,身邊沒有一個朋友,不在乎感情

01

有名人說過,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人,迴歸到獨屬於自己的天地當中,有自己的一套活法,那我們又何必為了春夏秋冬而糾結呢?反正,過好自己就可以了。

“過好自己”這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特別困難。

尤其是年輕人和中年人,基本就做不到。唯有老年人,才能稍微為了自己而活。

年輕人覺得,在江湖當中,人不合群就不像樣。既然如此,那我為什麼要離群索居呢?合群才是最好的選擇。

中年人覺得,人在江湖,也身不由己,還是有點人脈比較好。更何況,做人做事也離不開“群體”,自己也不得不加入其中。

而老年人的看法,又不一樣了,朋友什麼的,遇到就是緣分,遇不到也不必糾結。為了人脈而刻意合群,根本沒有必要。反正自己想怎麼活,那就怎麼活,不管別人說什麼。

有個詞概括得很好——人言可畏。

人,就是因為害怕別人說三道四,所以才不敢不合群。這,也是人之無奈。

臨近60歲,我勸你要當個狠心人,好好為了自己而活,別管別人說什麼。

到了60歲,要當個“狠人”,身邊沒有一個朋友,不在乎感情

02

人之所以刻意合群,就是怕“人言可畏”。

有一位作家說過,每個人都有資格選擇自己的生活,可就是因為很多人都懼怕別人的言論,所以才喪失了自己選擇生活的自由。

在職場中,你會因為“人言可畏”而合群。在你看來,不合群就混不下去了。做人卑微點,也不算什麼壞事,反正每個人都這麼做。

在人際關係場上,你會因為“人言可畏”而合群。在你看來,別人都秉持“多個朋友多條路”的態度,如果我沒有這種態度,那我不就成為異類了嗎?

很多人都特別疑惑,為什麼我們都害怕別人說三道四,都害怕人言可畏呢?

《烏合之眾》中有這麼一個觀點,人在群體當中,理性和智商都會呈現出大幅度下降的趨勢。束縛於群體的觀念,很多人都不得不改變自己的做法。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都習慣了“隨波逐流”。看到別人這麼做,我們就這麼做,否則就產生了內心不安的想法。這,其實是不應該的。

有個道理我們要明白,做人,不應該隨波逐流,也不應該為了別人而活。所謂的“人言可畏”,其實沒有那麼重要。一切,都是自己騙自己罷了。

到了60歲,要當個“狠人”,身邊沒有一個朋友,不在乎感情

03

臨近60歲,你會逐漸看透生活的真相。

對於人性,很多人都無法看清楚。唯有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會明白這三個現實。

現實一:道德綁架,是這個世界的常態。

為什麼總有人給我們傳播“多個朋友多條路”的想法?因為每個人都覺得一群人在一起,才算正常,才證明你這個人懂得做人。

其實,

別人的看法,通常都跟“道德綁架”這四個字有關。

既然我們不喜歡道德綁架,那我為什麼非要深陷其中呢?

到了60歲,要當個“狠人”,身邊沒有一個朋友,不在乎感情

現實二:見不得人好,這是無法改變的人性。

很多人都覺得,我對別人好,別人就一定會對我好。我尊重別人,別人就一定會尊重我。到頭來,我們才發現,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在這個世上,很多人都存在“見不得人好”的人性。

你對他再好,而只要你過得比他好,那他就會仇視你。如此,你又何必自己欺騙自己呢?

現實三:拋棄世俗的觀念,那你會活得更自由。

人,不是因為合群才快樂,而是因為自己感覺到快樂,才去合群。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感覺不快樂,那你為什麼非要合群呢?

如果你覺得不合群才快樂,那你就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反正,生活是自己的,而不是別人的。

過分重視別人的看法,就是在消磨自己的時光。

到了60歲,要當個“狠人”,身邊沒有一個朋友,不在乎感情

04

寫到最後

人,越是臨近60歲,越是要有“為自己而活”的觀念。

這輩子匆匆忙忙,你我一眨眼就老了,一眨眼就過去了。如此,我們除了為自己、為家人而活,又能做什麼呢?

為了別人的看法而活,不值得;為了別人的眼光而活,沒意義;為了所謂的世俗觀念而活,那更是一種不明智的行為。

人,只要想通了一點,就能看透了——

人生也就幾十年,假如絲毫過得不快樂,活得不真實,那我們這一生不就白活一場了嗎?

之所以要成為“為了自己而活”的狠心人,就是因為人不狠,站不穩。你沒有狠心腸,那你就無法擺脫他人的看法,就無法活成真正的自己。

一位哲學家說過,群體的生物,也有獨自活著的意義。

一群狼當中,也有孤狼的存在。一群人當中,也有獨處者的存在。

唯有羊,才一直強調合群。因為羊沒有想法,自然就活成了“盤中餐”的模樣。

什麼感情,什麼情誼,沒必要過分看重。你對我真誠,那我也對你真誠。而你虛情假意,那我轉身離開。這,才是真相。

文/舒山有鹿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