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三首“心靜”古詩,送你清涼一夏

菜單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三首“心靜”古詩,送你清涼一夏

時節如流,歲月不居,踩著細碎的陽光,穿過濃匝的

綠陰

,走進熱情似火的盛夏。

這個季節,有天

高白

日午的炎熱,也有涼生為室空的清涼。

心靜則清,心清則涼,正如宋代詩人鄧深所言

“心地清涼無熱惱,炎天直與冷秋同”。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三首“心靜”古詩,送你清涼一夏

1。心地清涼無熱惱,炎天直與冷秋同

出自宋代鄧深的《夏日寓山齋》

山齋長夏斷過從,掃地長教塵滅蹤。

松架青毛雲翳日,扇搖白翅雪生風。

書床琴匣時相近,茶鼎燻爐間自供。

清涼無熱惱,炎天直與冷秋同。

鄧深是南宋詩人,宋高宗年間高中進士。

根據史書記載,他在地方任職期間,不畏強權,為民請命,品德高尚,為時人所稱賞。

致仕後,寄情山水,曾在湖畔築居,並題名為“明秀”。

他流傳下來的詩歌多為送別酬贈和山水田園之作,語言清新,意境悠遠。

這首《夏日寓山齋》便很能體現他的詩風。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三首“心靜”古詩,送你清涼一夏

詩歌首聯緊扣標題,

點明瞭季節和地點。

同時透過“掃地”,營造了一種不染塵的清幽氛圍。

接著的頷聯,描寫的是室外的畫面。

棲息在松架上的鳥兒,扇動著白色的翅膀,帶來陣陣清風,

而頸聯則轉入室內描寫。

書床、琴匣、茶鼎、燻爐,詩人彷彿只是在寫房間的佈局裝飾。

但是透過這些傢俱,我們彷彿看到了詩人焚香撫琴,品茗閱書的畫面。

詩人的高雅情懷,悠閒生活由此可見。

而最後的尾聯,則是轉入抒情議論。

只要內心平靜,心無雜念,那麼炎炎夏日便可與冷秋一樣,清涼舒適。

整首詩來看,

透過室內和室外的描寫,渲染了一種寧靜而幽雅的氛圍。

最後的抒情議論水到渠成,意韻悠長,令人回味無窮。

夏意深濃,日長太古。

修一顆自在心,不管世事紛紜,我自巋然不動。

修一顆清靜心,不懼炎天熱惱,我自心地清涼。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三首“心靜”古詩,送你清涼一夏

2。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銷暑》。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白居易是繼李白杜甫之後,中唐最負盛名的大詩人,同時也是整個唐朝留詩最多的詩人。

他的詩歌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語言平白如話。

根據北宋詩僧惠洪的《冷齋夜話》記載,他每次寫完詩,都會念給老嫗聽。

若能聽懂,則定稿,否則就修改,也就是後人所謂的

“老嫗能解”

這首《銷暑》便很能體現他的這一詩歌風格。

整首詩無一生僻字,以最簡單直白的語言,闡述了“心靜自然涼”這一哲理,引人深思。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三首“心靜”古詩,送你清涼一夏

詩歌首聯自問自答。

如何才能消除夏日的暑熱與煩躁呢?只要安安靜靜地坐在院子裡就可以了。

設問的寫作手法,不僅多了一層曲折波瀾,而且有利於引發讀者的關注,不可等閒視之。

接著頷聯兩句圍繞“端居”展開描寫。

眼中不見多餘的事物,耳邊不時傳來清風拂窗的聲音。

這裡詩人視覺和聽覺雙管齊下,營造一種極其清靜的氛圍。

如果說頷聯的“清”還只是停留在表面,那麼頸聯則是從心理層面著筆。

只要內心寧靜,摒除雜念,放空思想,暑熱自散,涼意頓生。

而這樣的境界一般人很難達到,所以詩人最後才會發出

“難更與人同”

的感慨。

整首詩來看,

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歷來為後人所稱道。

破除煩暑賴清風,但能心靜即身涼

沐一縷清風,攜一顆雲水禪心。

在長夏的光陰裡,寂靜歡喜;在散淡的流年裡,冷暖自度。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三首“心靜”古詩,送你清涼一夏

3。心清不借甘瓜鎮,幾靜惟聞古墨香

出自清代郝懿行的《夏日口占》。

人言三伏暑天長,我有間中逃暑方。

山氣西來朝帶爽,窗風北過午生涼。

心清

不借甘瓜鎮,幾靜惟聞古墨香。

更喜眠餘湘簟冷,蟬聲亂落讀書床。

郝懿行是清朝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家。

他在嘉慶年間高中進士,因為當時官僚隊伍臃腫,以致無缺可補,所以只在戶部掛了個虛職。

不過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讀書和著述。

他一生著作甚豐,其中不乏經典,例如《爾雅義疏》、《山海經箋疏》等,對後人研究古典文化有一定的幫助。

至於詩文方面,留下的作品不多,這首《夏日口占》算是其中的代表,描繪了一幅寧靜清涼的夏日避暑圖,讀來令人心曠神怡。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三首“心靜”古詩,送你清涼一夏

詩歌首聯同樣開門見山地點明瞭節令。

人人都說三伏日長炎熱,我卻有避暑的方法。

“人言”與“我有”相互呼應,構成了一種懸念,引人入勝。

再來看頸聯兩句,是環境描寫,渲染了山間寧靜清涼的氛圍。

山間的清晨,嵐氣流動,帶來陣陣清涼;中午時,北面的窗戶清風拂過,涼意頓生。

而接著的頷聯兩句開始描寫所謂的“避暑方”,與首聯相呼應。

心境清涼,無需借用冰鎮的甘瓜來消暑;內心平靜,縷縷墨香,縈繞鼻尖。

一個“不借”,一個“惟聞”,將他內心的寧靜與悠然刻畫到了極致。

最後的尾聯,

透過描寫“湘簟”,和“蟬聲”,觸覺和聽覺雙管齊下,將他的這種心境推向了的頂端。

整首詩來看,

雖然描寫的是炎炎夏日,但字裡行間卻分明流淌著一股清涼的氣息,讀後令人神清氣爽。

生涯物外渾無事,靜中自足勝炎蒸。

南風暖窗的日子裡,閒坐時光一隅,漫閱一卷詩書,靜聽一樹鳴蟬。

在浮世清歡中寵辱偕忘,在雲水禪心裡寂靜歡喜。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三首“心靜”古詩,送你清涼一夏

炎天夏日長,心閒歲月靜。

行在季節的阡陌上,攜一抹白雲,沐一縷松風,煮一壺閒茶,書一紙墨香。

季節炎蒸如火,時光寂靜如蓮。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