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自律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做到這3點

菜單

自律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做到這3點

某書上,一位白領發出如此感慨:

我堅持了十年,再也不想自律了。我每天健康飲食,按時飲用八杯水,無論多晚睡都堅持晨跑一小時。沒有愉悅,像個無情的機器,反覆做著同樣的事。這種自律的生活讓我十分痛苦。手機提醒一響,我就無比厭煩。”

堅持真的有那麼難嗎?如果覺得痛苦,還稱得上自律嗎?

自律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做到這3點

村上春樹從1982年開始,每天跑10公里,每年參加一次馬拉松,持續至今。

然而,他卻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說:

人生在世,喜歡的事自然能堅持,不喜歡的事怎麼也堅持不住。意志力之類的,恐怕也和堅持分不開。可是不管有多麼意志堅強的人,多麼爭強好勝的人,不喜歡的事終究做不成;做了,也對身體不利。所以,我從來沒有向周遭的人推薦過跑步。”

由此,

自律基於內在認同式的內驅力,而非從眾心、攀比心、好勝心的外推力。

當提醒聲響起,如果感受到的是厭煩、焦慮,甚至恐懼,這不是自律,而是自虐。

明確的目標是前方的箭靶,並不需要額外提醒,人自然會拉滿弓弦射向靶心。

相反,沒有目標就像穿了滑冰鞋的八爪魚,不知該往哪個方向努力,很快就會放棄。

曾看到一篇閱讀量達百萬的文章,作者分享了讀者小沈的經歷:

網路上各式打卡群盛行,小沈跟朋友一起加入了一個早起打卡群。

進群時,群主和所有人約定,每個人交一筆費用,月底

明確目標,從轉變心態開始

小沈不愛起早,但因為心疼錢,加群之後強迫自己每天打卡,結果卻是整日昏昏沉沉,甚至影響了工作。

幾天後,他再也不能堅持,將手機定了提醒,打完卡再繼續睡。

後來,小沈連提醒也懶得設,乾脆回到以前的生活軌跡。

結果可想而知,他連“作弊”都沒能堅持一個月。

很多人都有過這種跟風找虐式的體驗,大家紛紛留言說,小沈的經歷簡直就是自己的翻版。

自律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做到這3點

所有的半途而廢都忽視了一個問題:

沒完成打卡的人所交的費用會被沒收,用於獎勵堅持打卡的同伴。

人都想過好這一生,不負自己和時光。有誰會說,我只想過自律的一生?這聽著就很虐心對不對?

說到早起,人們總是能想到科比,想到他那句名言:“你見過凌晨四點半的洛杉磯嗎?”

抱有成為優秀運動員的目標,十幾年過去,凌晨四點半的洛杉磯街道依舊暗淡,科比卻成為科比。

自律是過程,而非結果。

認清這一點,無所謂健身房裡誰來了又走,誰讀過那本書的一半又放下,你只管忠於自己,做行動的主人。

所以,明確的目標,是自律的指南針。

明確了目標,想將自律變成習慣,合適的節奏尤為重要。

上班族曉玥一直有寫作的夢想。偶然機會,她參加了一個寫作訓練營,提高寫作水平。

第一階段,老師要求曉玥在完成命題作業之外,還要每天堅持記錄點什麼,無論什麼。曉玥按部就班,收穫很大。

第二階段,課業加重,老師鼓勵她試著從每天記錄變成寫一段話。曉玥信心十足,額外定下三天寫出一篇文章的目標。

由於上稿心切,她把精力都用來寫框架、找素材,將作業拋之腦後。

很快,她才思枯竭,越急越沒有頭緒。時間轉瞬即逝,她不但一篇文章也沒寫出,甚至學業荒廢,止步不前。

看到別人發表文章,曉玥心灰意冷,一度想放棄寫作。

找到節奏,讓自律成為習慣

自律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做到這3點

她迴歸課程,潛心揣摩、反覆打磨。一個月後,她人生中的第一篇文章終於發表!

老師指出癥結:欲速則不達。曉玥豁然開朗。

如今的曉玥在圈內小有名氣,但她依然保有每天刻意練習的習慣。

她說,按照自己的步調走,哪怕成功還沒到來,堅持也會容易很多。

斯蒂芬·蓋斯在《微習慣》一書說道:

這本書的問世,源自於我在2012年12月28日做的1個俯臥撐。就是因為這個俯臥撐,我現在能一口氣做16個俯臥撐了,身材也練好了。正是從這個俯臥撐開始,我的人生開始出現了美妙的變化。”

誰都不會按照運動員的訓練強度要求996的上班族。對他們來說,能保持每天運動半小時的習慣,已是很了不起的自律意志。

因此,遵從自己的節奏,降低堅持的難度,習慣自然水到渠成。

人不是車輪滾滾向前的永動機。

不允許自己有一絲一毫的放鬆是自虐,並不值得稱頌。

張弛有度,將自律帶入正向迴圈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三季,博士學位的劉暢堪稱當代年輕人自律的典範,連主持人都感慨,學霸的生活如此井井有條。

劉暢有一套嚴格的作息時間表,為避免早高峰,固定七點鐘起床,七點半出門,保證八點到實驗室開始工作……

她會每天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個大概的預期,如果預期完成不了,她會加班加點;當這些事提早完成,就會獎勵自己放鬆的時間。

劉暢坦言:“這個放鬆的時間,是給自己的一個正反饋,鼓勵自己每天要高效地做完計劃內的事情;如果沒有,會覺得就算完成也沒有意思,今天和昨天沒什麼不同。”

一個蛋糕,一隻玩偶,一陣發呆,一天躺平,一天閒逛……

當世界還沒給自律的我們獎賞時,這段紮根的日子,我們要懂得犒勞自己。

自律其實很簡單,只要你做到這3點

心理學家斯金納曾做過實驗:箱內放進一隻鼠,並設定槓桿。當鼠按壓槓桿,會有一團食物掉落,鼠就能吃到食物。此後,鼠會不停地按壓槓桿,並從中獲取食物。也就是說,食物強化了鼠按壓槓桿的行為。因為有食物作為獎勵,會導致鼠按壓槓桿這一行為的頻率增加。

這就是著名的“斯金納箱”。

類似打遊戲的獎勵機制。當玩家透過一關時,會得到武器或者面板。而正是因為這種獲得式的機制,引導人迫不及待進入下一關,欲罷不能。

這些正向的儀式感會給我們一個正向的激勵,讓自律進入到正向的迴圈。

一旦繼續奮鬥的熱情被點燃,人的意志會很快進入持續的正向迴圈。

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驛站,休息的同時也為接下來的疾馳加滿汽油。

放鬆是緩衝,不是鬆懈。在大腦產生滿足感的同時,迸發激流勇進的力量。

現在一提到自律,明星榜樣成為典型。“C羅的肌肉”、“莫文蔚的腿”……要知道,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他們,而是練就自己的好身材。

能掌控人生的,不是鈴聲,而是我們自己。明白這一點,提醒聲就僅僅只是提醒。

當然,當我們有意識地設定它,這已是個很好的開端,證明人有持續向好的期待。

哪怕每天只背兩個單詞或是早起五分鐘,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即便它微不足道,也會對人生產生巨大影響。

猶如滴水穿石。

著名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曾說:

“如何成為更好的人,首先要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預期,明確你心中更好的標準在哪裡。明確計劃之後,就要拆解這個計劃,然後逐步去完成。

掌控自己,擁有開掛的人生

這段話適用於所有想透過自律改變自己的人。

擺脫間歇性自虐的煩惱,讓自律成為呼吸般平常的慣性思維,將持續性自律在生活中貫穿始終,做自己的主人,掌控開掛的人生!

作者:七月曲,且盼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