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菜單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最近,我的好朋友跟我說,她竟然因為別人“過於熱情”地想要幫助她,而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事情是這樣滴——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然後我朋友說,自己實在是不好意思回絕了,但是也不太能將“謝謝”這句話說出口,甚至還覺得有、點、煩。

這種“朋友硬要幫忙”的情況,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我遇到了糟糕的事情,和朋友提了之後他硬是半夜不睡覺一直打著電話陪我聊天(其實我已經困了),比如和不太熟的朋友吃完飯,我想把錢轉給對方,對方怎麼都不要,搞得我還挺尷尬……

為什麼別人明明是“好意”,我們卻會覺得不舒服?這種看似無私的幫助,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動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熱情陷阱”的那些事。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心理學家Shaver Robert (1999)指出,人們的大部分行為動機,其實傾向於自利(即滿足自我需求),

即使是看似利他的行為,很多時候也只是一種偽裝,目的同樣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通常來說,偽裝成利他的利己行為,背後有著這三種動機:

1.為了個人利益(Self-interest)

Chamorro(2021)指出,不帶有私心的幫助,是一種近乎“神明”的行為。普通人的利他行為背後,摻雜著某些自私的個人利益。

最常見的一種情況是,ta想要塑造出一個美好的形象。

因為給他人留下好印象,是維繫一段人際關係的重要手段。

此外,將無私奉獻的舉動,或是為他人著想的行為展示在公眾面前,也有可能會提升一個人的地位。

為他人提供幫助,彰顯出了我們的資源和能力,而這,往往是權力與地位的體現。

Burton(2012)還指出,有些人透過對別人施以援手,可以從中感覺自己是“被需要的”、“有能力的”,並滿足於這個過程中的成就感。

2.為了獲得一個“日後被幫助”的名額

在社會交換理論中(social exchange theory),存在著一些人情交換的互惠規則。

一般來說,當我們對他人伸出援手的時候,我們也相對應地得到了一個,日後可以向他人求助的名額。

這種人情的交換,也是人與人交往的“潛規則”。

比如,這一次朋友到我的城市來,我熱情招待,那麼以後當我去到對方的城市時,或是當我需要對方的幫助時,對方也“不得不”為我提供幫助。這種需求哪怕並不是在當下就有的,但在給予幫助的那一瞬間,就產生了隱形的心理保障。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3.為了掩蓋內心的無用感

虛假的無私這類情況,尤其容易發生在自戀型人格的人身上(Kaufman et al., 2018)。

這是因為,自戀型人格的根源,其實是自卑和無用感。他們無法忍受自己的無用感,所以需要做一些“善舉”去印證自己的價值。

比如,犧牲掉自己的睡眠時間,安慰失戀的你。其實你並不需要,但ta們會覺得“如果不是熬夜給予安慰,我的朋友肯定會傷心欲絕,看來我真的很重要。”這種誇大自己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的做法,就是為了掩蓋掉內心的自卑。

但是,確實也存在一些人真正的無私利他:比如道德感很高的人(Carlo et al。, 1996);再比如同理心超強的人,ta們能完全感知到對方的主觀體驗,也更具有利他的動機和潛力(Stepien & Baernstein,2006)。可即使是面對這類真正無私的幫助,我們可能還是會覺得不舒服……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面對對方不抱私心的幫助,還是會感到不舒服,可能是因為對方的善意,造成了以下4個方面的影響:

1.限制自由,讓我們失去自主權

這種過度的善意,實際上阻礙了我們自己選擇和安排的自由,甚至包含了我們的行為自由(Brehm, 1966)。

比如,有時朋友想要順路載你上班,這樣你就需要遷就著朋友出門的時間,也無法按照自己的計劃早起或是晚起,或是自主地去選擇打車上班,還是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出行。雖然可能只是很多小事,但這種感覺,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失去了對生活的掌控和自主權,就會感到不適。

2.能力被“低估”帶來不滿,甚至會影響自尊水平

當他人給予過於操心時,往往預設著一些前提——你並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件事(Votaw,2020)。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有著充分的認知和認可,堅定地知道,自己是有能力解決的,這種情況下,就會因為這種被他人的“看低”和不信任,產生不爽的感覺。

更嚴重的情況是,如果對方的幫助,體現出了過度懸殊的資源差異,比如超高的財力、權力和地位,也可能影響我們的自尊水平,我們會覺得自愧不如,或是無力償還(Nadler & Halabi, 2006)。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3.親密人際帶來的焦慮感

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向他人提供幫助其實也是一種人際交往技巧。它是一種示好行為,兩人的關係也會在一來一回的互助間變得更加緊密。

但是,過度熱情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不僅給人帶來焦慮感,甚至可能會激發防禦行為(Amodeo,2014)。

這是因為,正常的人際關係發展,都應當遵循一個漸進的過程。根據Wrench等人(2021)的研究,人與人關係的發展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7個階段,分別是:角色互動——友好接觸——走向友誼——正式進入友誼——穩定的友誼——衰落——結束。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每個階段,都有相應合適的交往方式和邊界。比如在階段1,人們僅僅是互相瞭解基本資訊,然後開始接觸,到了階段4,也就是正式建立起友誼的階段,雙方會為這段關係建立規則,比如什麼不能做,什麼是禁忌。

當人們按照這個階段圖去逐步推進關係時,是一個對雙方來說都舒適的節奏。

但如果有人直接“跳級”,打破了這種節奏上的共識,做了與兩人關係不匹配的事情,就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比如,我正在創業,一個不太熟的朋友(可能才剛認識)聽說後,主動提供給我大額資金支援,而實際上我們的關係並沒有親密到這種程度。那麼,此時我們就會有負擔,不舒服,甚至表現出防禦的姿態,懷疑對方真正的目的,重新審視這段關係。

4.一種隱形的道德綁架

人情的交換是一種預設的社會規則,但同時,它也可能成為一種隱形的“道德綁架”。

面對他人的幫助,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義務感”,也就是ta幫了我,我得還這份情。尤其是對有些人來說,ta們會很急迫地,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時機去償還掉人情,他們會有一種強烈的“互惠焦慮感”(Xiong et al。, 2018),而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在人情被償還之前,可能會一直持續。

人們付出時間、財力物力去提供幫助,到頭來卻給人帶來負擔,甚至招人厭煩,這也太不划算了。所以說,或許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正確的互惠幫助應該是什麼樣的。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能夠讓被幫助者和幫助者都感到舒適的互惠,應當符合以下三個原則:

原則一:尊重

尊重應當是一切人際交往的前提,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詳細闡述過尊重的必要性(每段關係都是獨特的,但唯獨缺少了這一點的關係絕對不能要)。

互惠關係中的尊重,體現在尊重雙方意願,不強求對方按自己的意圖行事。同時,不逾越彼此的個人界限,不侵犯各自空間,要在一個讓雙方都感到舒適狀況下進行(Glassman,2011)。

原則二:引導為主

Votaw(2020)指出,比起親力親為地去幫助別人,更合適的做法應該是,給到對方一些引導式的資訊,或者提供一些合適的工具和渠道。比如,對方來你的城市出差,你可以給他發幾個不錯的酒店備選。

這種引導為主的幫助,給對方留有了自行選擇的空間,同時也傳達了一個“我願意為你提供幫助,如果有需求隨時找我”的訊號。

原則三:明確需求

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幫助,都不應該是自己盲目揣測後,自作主張的付出。在幫助之前,需要與對方進行溝通,瞭解清楚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是否真的願意接受幫助。這樣,不僅能照顧到對方感受,也能更有針對性的幫到對方。

那麼,如果在實際生活中,真的遇到了過度熱情的人,想拒絕又不好意思,該怎麼做才好呢?試試下面幾個步驟:

Step1:告知對方,ta的行為已經越界

如果你對直接的拒絕,感到不好意思,可以用更溫和的措辭,但一定不能模糊語意。比如,你可以說:“雖然非常感謝你的好意,但是這件事我會更加希望可以自己去完成。”

小心,這種好心的行為,反而可能引起別人的討厭

Step2:進一步地闡述自己的想法

拒絕可能會導致誤會,所以闡述清楚原因和想法是必要的。一方面,你要解釋清楚為他人的考量,比如你覺得對方付出太多。另一方面,說清楚自己的計劃。

Step3: 給對方提供“幫助的plan B”

在表達謝意和回絕之後,如果對方仍想表達關心,我們可以基於自己的原則,提供一些建議。告知對方在什麼範圍內的幫助,怎麼樣幫助是可行的。比如,“如果你想幫我,可以和我一起去完成,而不是幫我把事情全部做完”。

當然啦,如果對方在溝通後,仍然不能理解,執意干涉,

你也許需要重新審視這段關係發展下去的可能性

(也許你們並不適合做朋友)。

其實所有關係的基底都是尊重和信任。如果一份善意既沒有站在你的立場上去考慮你的感受,也並不尊重你的反應,那麼這就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幫助。而對於那些過度熱情的人來說,一意孤行的無私,只會將關係越推越遠。

希望我們都不會再遇到這樣“甜蜜的煩惱”啦。

以上。

References:

Amodeo, J。 (2014)。 5 Reasons Why Receiving Is Harder Than Giving。Psychology Today。

Brehm, J。 W。 (1966)。 A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urton, N。(2012)。 Does True Altruism Exist?Psychology Today。

Chamorro-Premuzic, T。 (2021)。 Narcissistic Altruism: On Doing Right Things For The Wrong Reasons。Forbes。

Cherry, K。 (2021)。 What Is Altruism?Verywell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