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期待

菜單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期待

「來源: |洞見 ID:DJ00123987」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期待

作者:蘇眉細細

(ID: sumeixixi01)

把期望值降到最低,所有的遇見都是禮物。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期待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期待

11:05

未知來源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週週朗讀音訊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期待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精心釋出了一條朋友圈,等著大家點贊評論,卻發現點贊回覆寥寥無幾;

在單位被領導誤會而捱罵,希望同事可以幫自己以證清白,他們卻選擇了沉默;

和伴侶吵架摔門而出,本以為對方會阻攔挽留,走了很遠卻發現身後只有黑夜。

於是,你暗自失落,甚至心生怨氣,覺得自己人生失敗。

究其原因,是因為你對別人有過高的期待,你希望別人做某件事、成為某個樣子,而他沒有,所以就痛苦了。

日本作家佐藤光郎說:所有的“怨氣”,都是因為對對方充滿期待才產生。

所以,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對所有人的期待。

深以為然。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期待

01

父母只是普通人,他們已經拼盡全力。

前陣子,意外聽說我的初中班主任魏老師去世了,原因令人唏噓。

魏老師的兒子大學畢業後,入職北京一家單位,談了個女朋友,準備結婚的時候,女方提出要買房子。

魏老師和老伴的退休金不算低,但是,除了供兒子讀書,還要供養家在農村的父母,積蓄並不多。要在北京這樣的城市購房,所有的積蓄也不夠首付。

兒子回來後,見父母幫不上自己,話裡話外埋怨父母無能,還說起自己的一個同事,父母賣了自己住的樓房,搬回農村老家,幫他湊夠了首付。

被兒子搶白之後,魏老師心臟病發作,送到醫院後,搶救無效,去世了。

看起來是極端個例,其實,類似的事情比比皆是:

長大後,嫌棄父母不夠有學識,不像別人的父母得體優雅;

工作後,看到身邊某個同事、朋友的風光,暗自埋怨過父母的無能;

很多時候,父母甚至成了很多人不願提起,難以啟齒的存在。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普通而平凡的。

他們雖然能力不夠,但為了給我們更好的生活,已經拼盡了全力。

我們今天所擁有的一切,都離不開父母默默地託舉。

父母已經給了我們生命,和力所能及的最好生活,就不要再有太多的期待。

總抱怨父母無能的人,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導演北野武曾經說過:

一個人是不是長大成熟,要從他對父母的態度來判斷。當你面對父母,覺得他們“好可憐”、“真不容易”時,就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

承認、接納父母的平凡,放下對他們過高的期待,勇敢面對自己的生活,活出父輩期望的人生,才是正確的姿態。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期待

02

對伴侶過高的期待,是毀掉婚姻的開始。

說起婚姻,很多女孩的選擇都是找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

找一個優秀的伴侶共度人生沒錯,但是,千萬不要把自己的一生,託付給對方。

因為期待過高,往往是親密關係的殺手。

多少已婚女性,和伴侶聊天時,畫風是這樣的:

同事的老公,出差回來給她帶了個大牌包包;

你看那誰誰,不聲不響又買了套大房子;

還有那個不起眼的同學,竟然當了領導了……

潛臺詞就是,你怎麼就那麼沒用呢?

其實,婚姻是場雙人舞,需要兩個人的密切合作,把期望全部寄託在對方身上,只會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壓力,甚至逆反心理,導致親密關係的破裂。

曾經看過一期《愛情保衛戰》,當事人是一對打工夫妻。

妻子嫌棄丈夫沒有上進心,不能滿足自己和孩子的需求,希望他多做一份兼職。

事實是,丈夫是位快遞員,夜裡三點上班,一直到第二天中午十二點才下班。

如果再兼職送外賣,就沒有多少休息時間了。

但是,妻子想換大房子,想要更好的生活,孩子還要上鋼琴、拉丁舞培訓班,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其實,兩人的問題是,妻子對丈夫的期望過高。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上限,對伴侶期望過高,只能讓自己失望越大。

難怪主持人聽完妻子的表述後,都忍不住問:你不怕把他累死呀!

對伴侶期望過高,往往會放大對方的缺點,怎麼看都彆扭,日積月累,婚姻難免出現問題。

要提升婚姻的幸福感,就要降低對伴侶的期望值。

降低,不等於沒有,而更理性、更平和地直面對方的優缺點,因勢利導,拾遺補闕,讓彼此變得更好,讓婚姻更加和諧幸福。

成年人最好的活法,就是降低期待

03

對孩子期望過高,往往是場災難。

朋友聚會,聊起孩子教育,一位剛生了二胎的寶媽說,自己只希望孩子健康成長,至於讀名校、出國什麼的,沒什麼特別期望。

看我們一臉不解。她說,自己從小因為學習好,就被父母嚴格要求,希望她能出人頭地,為全家爭光。

小學時,自己不負父母所望,成績沒出過前三名。但是,初中以後,隨著課程難度的增加,成績不斷下滑。

父母花費了很多的心思,給她請家教、買課外習題,甚至請老師幫忙調整座位,和班裡第一名的同學坐在一起,但是自己的成績就是徘徊不前。

她焦慮不已,高二的時候,一度抑鬱,休學回家。

雖然後來考進了大學,但是,她並不快樂,直到今天,她不願意觸控任何書本。

最後她笑著說,自己沒有成為別人家的父母,也不期望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句話,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若不能給孩子的成長插上翅膀,就容易給孩子的人生髮展戴上枷鎖。

是的,也許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讓他變成父母希望的樣子,而是讓他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

生活是多彩的,人性是複雜的,一個人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對未來失去希望。

正確的態度是,過好自己的人生,把其餘的,都當做生活的恩賜。

正如一句話所說,把期望值降到最低,所有的遇見都是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