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讀書最大的意義,是思維的碰撞,是多思考

菜單

讀書最大的意義,是思維的碰撞,是多思考

今早,開啟手機看到有網友在我的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死者的安魂曲,青春的墓誌銘

一文下方留言道:

想多了,人生就是吃飯、睡覺;工作,家人。

想來,確是事實。

所謂一分為二,很多時候,很多觀點,都能在自己一定的思維範疇內站得住腳。

所以,我慣常不對讀者的“負面”評價做任何反駁性解釋;同時,也不去多想,以平常心待之。

讀書最大的意義,是思維的碰撞,是多思考

不過,今天這句話卻是讓我的思緒活躍開來。吃飯、睡覺,自然是人活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工作呢,則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還有家人,是我們最直接的奮鬥理由和動力;

而一個人如果真的能夠將生活過成只為簡單的日常所需、單純的情感需求,那麼,他便活到了非同一般的境界。

然而,事實上呢?生活中很多人都繞不開對除了吃飯、睡覺之外的其他事物,比如財富、身份、地位、榮耀、享受,等等這些身外之物的誘惑與干擾;

總是在自覺不自覺中與人較著勁兒地去爭取,去奮鬥。

美其名曰,為了更體面地活著,為了活得更好。

讀書最大的意義,是思維的碰撞,是多思考

這恰恰說明了,我們活得不明白。

其實,為活著而活著,才是活著的最高境界。

就像餘華所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就在昨晚,我剛剛合上蘇童的長篇小說《米》,這本書主要是探尋人性與生存之悲;

之所以悲,就是因為人活著活著,就不單單是為活著而活著了。

故事中的五龍,一個亂世中的逃荒者,從青年到壯年、老年,直到生命垂危的最後時刻,米對他來說都是最大的精神慰藉,除了米之外的其他東西,他通通不屑一顧;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終也還是活成了慾望的奴隸

,無法擺脫對錢財、對女色、對別人的眼光、特別是對仇恨的束縛。

讀書最大的意義,是思維的碰撞,是多思考

所以說,人生真的不單單是吃飯、睡覺。

不過,這種純粹的人生追求倒是被很多人所向往;且是我們常說的那種“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所謂“溫飽思淫慾”,這是人之本性,且是惡性。

所以,這裡的“嚮往”便成了因不能至,故愈加嚮往了。

這個時候,精神的追求便成為一種救命稻草,在關鍵的時刻,迷惘時、痛苦時,心力憔悴時、悲喜交加時,

給我們以安慰和放鬆,獲得暫時的解脫。

讀書最大的意義,是思維的碰撞,是多思考

這精神的追求,大多在娛樂方面。像音樂、像遊戲(這個遊戲是指棋類、運動類等方面,而非電子遊戲)、像電影戲劇、像畫畫、像書籍等等。

其中,個人認為,書籍是最佳的選擇。

因為它在撫慰人心、穩定心神方面尤為有效。

且將讀書可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這一層意義拋開來,單說透過讀書從中獲得的感悟對我們的益處,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本書,不同的人來讀,能看到不同的東西,發掘出不同的內涵;從而,體現它不同的價值。

這價值,除了愉悅心神之外,便是直接地反饋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了。

讀書最大的意義,是思維的碰撞,是多思考

所以,我慣常不習慣在自己文章後網友的留言中再說些什麼。我之觀點全在文字中,而大家的觀點各有各的光芒;它們相遇、碰撞、融會,交相輝映,融為一體。

這個整體,便是文學作品帶給我們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想的太多,有好處亦有壞處,這要看針對的主體。生活中,忌諱想的多做的少;而當我們讀完一本書,特別是那種能感動我們、啟發我們的書,是一定要多想想的。

一本書帶給我們的體悟,往往是一時間的思維碰撞,一不留神便電火石光、稍縱即逝了。

所謂“趁熱打鐵”,

防備的就是那些有用的東西隨風消散

最後,願我們都能最大限度地靠近活著的最高境界,為活著而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