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菜單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富不過三代”的由來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財產無法三代延續?按照現在的邏輯,我們常說的“富不過三代”,這句話被譽為諷刺那些有錢人。

那麼什麼叫富不過三代,難道財富真的無法代代延續嗎?這其實和我國古代的繼承製度是有著極大的關聯。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一,富不過三代典故的由來

“富不過三代”最初的由來是春秋戰國時期孟子的一句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一個人的美好情操和品行,當傳到五代之後,就難以在看到了。

”寓意就是你再過高尚和善良,但是你的孫子、曾孫子、重孫子一輩就不見的能夠繼承你的高尚和商量。這其實就是“富不過三代”這句諺語的由來,不過這裡的富不過三代指代的是精神和情操上的“富”,並不是財產上的“富”。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二,帝王家的承襲制度也如此

不過在古代,財產上的“富”同樣也脫離不了不過三代的厄運,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首先就要明白中國古代的繼承製度是什麼樣?

一般天子駕崩後,他的位置是由誰來繼承,他的位置應該是由嫡長子來繼承,嫡長子具有血脈的正統性和年齡上的優勢,於是嫡長子就成為了前代天子主要繼承者。

但是大家也知道天子們的子孫是非常多的,但是皇位只能有一個人繼承,所以其他的兒子孫子們就自生自滅。於是第一代天子的兒子們就叫親王,而孫子就叫郡王,曾孫子只能成為侯爵了。

當然了這只是一種繼承製度,中國王朝較多,不同的王朝對子孫的繼承稱呼也是不同的。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三,平常人家的富不過三代

試想,第一代的兒子還能夠繼承父親的一點財富,那麼這個兒子要是在生的子女多一些,這些子女又能繼承多少的財富呢?這就是富不過三代的由來。

放在普通家庭也一樣適用,並不是天子才有嫡長子繼承製度,平民百姓家裡也是長子繼承家業,次子自己發展。

所以最初的富不過三代指的是第一代的旁系子孫們,他們沒有繼承到第一代大部分財產,而到了他們這一代生活水平自然就差勁多了。

這還是形容富人家的生活,要換作是農家,他們壓根就沒有多少田產和財富,而這些不多的財產當然要給長子,他們的次子就只能夠自己奮鬥,所以平民和農家子弟,其實他們是富不過二代。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四,明清制度對官員和富豪財富的打擊

富不過三代在明清時期就開始轉換概念,因為明清時代富裕的家庭一般都是商人和官員。而明朝制度對商人和官員是壓制最厲害的朝代,基本上只要你涉及貪汙或者違法的事情,那麼你的財富就自然被收繳國有。

就拿富人來說,一個大富豪積攢了一大筆財產,後來繼承到子孫那裡時,財富開始分化,而大富豪的其中一個子孫獲罪,在當時獲罪是要連坐的。

於是因為一個子孫的緣故,其他的子孫都被牽連了,這個大富豪一生積蓄就因為一個子孫的錯誤而被徹底剝奪,這也是明清時期富不過三代的一個社會現象。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五,官僚也逃不過富不過三代的厄運

官僚階級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擁有爵位的官員,他死後爵位自然歸大兒子所有,但是其他的兒子卻能夠分到官職,所以,一個明清官員對後代還是有很大的貢獻的。

但是到了兒子一代相繼去世後,爵位到了孫子一代,但是一個爵位不可能永遠保持權貴,爵位也會相應地降低,那麼孫子們的權利和財富就被削弱了。

很多第三代子孫他們往往是掛著一個虛職,卻領不到朝廷的俸祿,也沒有多餘的家產,於是他們的生活就十分困難,這也是富不過三代的一種具體體現。

“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在古代指的是財富還是?

六,實幹家也是這下場

最後一種是第一代人勵精圖治,把家族做得很大很富有,但是到了第二代少了父輩艱辛奮鬥的經驗,他們只能坐守上一代的財富,典型的守成之主。

而到了第三代,因為自己父親沒有什麼大本事,只留下一堆財富,所以第三代的品質和能力就十分的脆弱,所以第三代很快揮霍完第一代爺爺的財富,這個寓意就是說不想著創造,只想著揮霍,諾大的家產也終將被揮霍一空。

“富不過三代”在現今的社會不僅僅是說說而已,也是蘊含了極深的寓意。如果自己不努力,空有父輩的財富,最終也會變得十分落魄。只有自己創造的才真正能夠延續世世代代富裕。

作者:日堯居,堅持原創,抄襲必究。

希望網友們可以關注我,提出不同的看法,共同交流。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