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菜單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動畫片《低頭人生》,看完後不寒而慄,手機讓我們患上了社交障礙、手機讓我們忽視了親子關係,手機還在蠶食我們的下一代,讓孩子沉迷於此無法自拔,

可反過來想想,真的只怪手機嗎?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一、為什麼手機對於成年人都欲罷不能呢?

手機裡帶來的內容是“被動接受的”,

簡單一點可以理解為,不用動太多腦細胞,就能輕易獲得滿足某種需求的捷徑,

但這種知識,是不經過二次加工,沒經過大腦深層分析的,所以手機裡的內容我們經常看了就忘。

對於孩子來說,比起擺弄積木,憑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搭建不同模型,手機這種簡單快捷獲取快樂的形式,孩子也更容易接受。但這種形式長久以往,有很大的弊端。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兩個小例項,看清孩子沉溺手機背後的原因,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二、缺少親戚陪伴,手機成了替代品

樂樂是兒子的同學,兩個孩子都在幼兒園大班,樂樂家跟我們同一小區,多數我會接兒子和樂樂同時回我家,等樂樂媽下班再接樂樂回去。

樂樂媽多次跟我提及,兒子回家就抱著手機不放,問我有什麼好辦法沒,

起初我原以為,我家沒有樂樂的手機,所以孩子才想不起玩手機,

後來才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樂樂爸是消防員,而且是在外地,一年難得幾次回家,樂樂媽某公司策劃,時不時需要晚上改稿,

樂樂成了情感孤兒。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樂樂家,家庭條件真不是一般好,甚至有自己單獨的玩具房,可樂樂難得進去玩幾次,反而到我家,跟我兒子兩人搭積木也能玩上半天。

玩具是沒有靈魂的,真正賦予玩具靈魂的,是玩玩具的人,

當積木成為一堆木頭塊時,相信多數人都不願意去擺弄它,反而手機裡的世界更精彩,有好看的動畫片、搞笑的“快手”、“抖音”。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特別是高質量的陪伴,

希望孩子能獨自玩積木,父母首先要陪玩,引導他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創作屬於自己的積木世界。希望孩子能多讀繪本,父母勢必需要付出精力,幫助孩子理解繪本里的內容,不能賦予玩具“靈魂”,即便是樂樂家的玩具房,對於孩子來說也只是一堆“破銅爛鐵”。

而缺少親情陪伴的樂樂,即便想跟媽媽說幼兒園裡的事,媽媽也是沒時間聽的,

而手機則成了情感的依靠,我想這也是樂樂“沉迷”的主要原因吧。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三、失去人生的目標,手機成為“逃避現實”的主力

單位同事張姐的兒子今年14上初二,馬上中考,孩子成績上不去,“王者榮耀”打得溜溜的,據說都上“最強王者”了。

樊登老師曾講過“內在驅動力”一詞,當孩子沒有內在驅動力時,孩子便沒了成長方向,我想張姐家兒子大致如此。

張姐為了兒子沒少費心,單位10次請假,9次因為兒子要上各種補習班,有時候我開玩笑問她:張姐是想把孩子培養成“神”啊,張姐笑笑說:“你孩子還小,你當然不用操心”。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心理學上有一詞叫:“超限效應”,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我想張姐的兒子,也許就是中了超限效應,而引起了“逆反”。

當媽媽的意願強制成為自己的目標時,張姐的兒子失去的“內在驅動力”,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而且這種“逆反心理”驅使下,手機遊戲成為逃避現實最好的途徑。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四、讓孩子放下手機,我們不妨從這幾點出發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的問題,大多是滯後反映”,孩子出現問題,有時不是一個“點”而是整個“面”,

孩子沉迷手機,我們不妨往前推推看,究竟是哪裡出現問題。

1、父母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孩子才能拿起書本

看書的節奏是自己掌控,在看到好的句子,我們可以停下在批註或默默記在心裡,看完之後也可以有感而發,自己寫一段心得體會。但手機、電視的節奏緊湊,沒有太多的時間供我們消化,即便看電子書,也會經常被彈窗廣告,干擾視線影響專注力。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模仿物件,父母浮躁的內心,怎會培養孩子沉穩的性格?

在家時,父母應以身作則,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即便工作需要,也要跟孩子解釋是在工作,當孩子看到父母用手機工作時,專注的神情,這些都成為影響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更多的時候,我們不要太小看孩子,他學習的是你的一種態度,而非表面的花架子

,看書有很多好處,想讓孩子愛上書本,父母首先的從書本中尋找屬於自己的“顏如玉”。

榜樣的力量,大過一萬句說教。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2、不濫用“父母的權利”,強制孩子接觸手機時間

手機作為現代的一種工具,如果說真的杜絕是不太現實的。在網上也會看到不少段子,規定孩子每天只能寫完作業,才能玩一個小時手機,

而這正中了心理學上的“白熊效應”。

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實驗,他要求參與者嘗試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人們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大家很快在腦海中浮現出一隻白熊的形象。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父母強制規定孩子接觸手機的時間,恰恰讓孩子對手機充滿了期待,正確做法是:培養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的規則。

作為工具,孩子可以使用手機查詢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作為消遣,必須是完成正業以後,可以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家長有監督權,不遵循約定的後果也可以收回手機,

但一定是“言必行、行必果”的結果。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3、興趣愛好能很好地減輕孩子對手機的“依賴”

張姐的孩子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有次我跟孩子聊天后,孩子告訴我想去學街舞,一開始張姐極力反對,覺得耽誤學業。

但在幾次嘗試後,孩子有了明顯的改變,孩子的社交圈擴大,街舞又是自己喜歡的事物,現在每週週末會參加“街舞義演”活動,根本沒時間搭理“王者榮耀”。

樊登老師有句話:“人的自尊水平提高,自律性也在提高”

,所以張姐的兒子,不止是在街舞上小有所成,連帶學習成績也有所進步,如果以前逃避現實,靠“打遊戲”來滿足自己是一種惡性迴圈的話,

那麼現在張姐的兒子依然進入“良性迴圈”。

孩子手機成癮,可背後傷痛又有誰知,說出來你還會怪孩子嗎?

結語:

有一句話我非常認同:“父母的權利和責任是平等的”,

當我們在對孩子使用權利時,先問問自己這樣究竟對嗎?孩子出現的問題,又何嘗不是我們“教導無妨”造成的呢?我們只看到孩子沉迷手機,可追其背後的原因卻令人心疼——

孩子缺少親情陪伴、孩子缺少心理關愛、孩子缺少同情溝通,是我們把孩子推向了手機,讓孩子變成了情感的孤兒。

關注@萱萱媽,讓我們和孩子共同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權刪!

↓↓↓點選“藍字”檢視更多文章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萱萱媽x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