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我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搞砸了!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

菜單

我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搞砸了!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

| 專注過程,不問結果 |

我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搞砸了!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

| 我又搞砸了 |

“怎麼辦,我又搞砸了!

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

明明已經很用心了,

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

我怎麼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默漁聽了,拍了拍我的肩膀:

來,我們深吸一口氣,

5,4,3,2,1,

再緩緩把那口氣撥出來。

現在,我們來想一想,

這個“我什麼都做不好”的念頭,

是怎麼來的。

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

我們在認知上尚有不足,

也缺乏各種處事經驗,

所以經常會做出那些,

與所處環境規範不符的行為。

在這個時候,

做出引導和指正的,

是我們的監護人,

我們的長輩,

我們的父母或祖父母。

為了讓我們能夠懂得,

那些既定的社會規範,

還有無形的家庭規則,

我們的指引者,

會選擇各種方式,

來教導那時懵懂的我們。

有的父母採取積極正面的方式,

在錯誤的時候給予提示,

即使錯誤還很多,

也鼓勵孩子多嘗試,

在孩子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

我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搞砸了!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

但是這種方法需要極大的耐心,

更多的父母,

在望子成龍之心與起跑線的壓力下,

恨不得子女馬上學會,

而容不得孩子犯錯誤,

也不允許孩子多嘗試,

他們看重最後的結果。

要知道沒有試錯的機會,

孩子會變得戰戰兢兢,

因為恐怕錯誤後的言辭相逼,

因為畏懼失敗後的拳打腳踢,

或者畏縮於一角不敢向前,

或者只會遵循最“安全”的道路,

把自己困在思想的囚籠當中,

感覺自己就如同牽線木偶。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

即使是日常生活學習工作,

也在不停檢視自己,

唸叨著,腦子裡盤旋著,

“我不能出錯!”

我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搞砸了!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

適度緊張有益思考,

在零容錯的環境下,

人就會高度緊張,

但這種緊張會讓人無所適從,

它源自於父母長輩的期待,

也無形中轉化為對自己的要求。

我們所不知道的是,

這個要求,

可能遠遠超過自己的能力範圍。

畢竟作出“不要犯錯”要求者,

所提出的要求實在遠遠超過了,

那個還在探索未知世界的我們,

所以在成長道路中,

我們給自己定下,

遠遠超過能力的目標,

也不足為奇。

但是高要求也通常意味著,

結果與期望之間的高落差。

畢竟在過高要求的壓力下,

我們犯錯誤的機率會提高。

也就是為什麼,

我們常常會覺得,

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我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搞砸了!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

“我就是想要更優秀,

高要求有什麼錯呢?

難道就這樣降低要求嗎?”

默漁輕輕地抿嘴笑了笑:

對自己有合理的期待,

對自己能力範圍有充分的評估,

當然是對事情更有幫助的。

很可惜的是,

從錯誤零容忍環境中長大的我們,

若沒達到那個高要求,

也就是在那個設定中的“失敗”,

可能永遠也不再碰那個,

會觸發我們犯錯恐懼的事情。

然而,

那個“失敗”,

真的是“失敗”嗎?

還只是因為結果沒有達到期望值?

從那件你認為“失敗”的事情中,

找到對自己有意義的收穫,

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嗎?

對我們那些不小心的“錯誤”,

如果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指導者,

鼓勵摔倒的我們勇敢站起來,

安慰撞到桌角頭上腫起了包的我們,

笑著讓我們幫灑落一地的玩具找到它們的家,

我們會不會對現在的自己,

更多的安慰和鼓勵?

我們能不能在每一次苛刻中,

尋找到內在的意義和價值?

我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搞砸了!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

我們自己可以補上

那些年來我們缺乏的,

充滿關心呵護的成長過程,

充滿希望的鼓勵和信心構建。

可以回想,

僅僅只是為了一個好看的結果,

那個會讓周圍人,

尤其是那些作為引導者長輩,

那個讓他們臉上貼金的喜報,

是不是忽視了,

在這個過程中,

我們是不是在小坎坷中有收穫?

我們是不是對生活有更深的體會?

我們是不是能得到些什麼樂趣?

專注在享受的過程,

我們就會發現,

相對於過程,

結果的重要性,

真的沒有那麼大,

而過程中的專注,

把注意力從結果導向,

轉移到解決問題導向,

也恰恰能給你帶來,

那個原本會成為我們壓力結果。

我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搞砸了!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

作者:默漁

編輯:默漁

圖片:網路

如有需要請VX聯絡默漁

我總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我又搞砸了!我怎麼總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