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李誕:高明的提問者不問“為什麼”,只問關於細節的“是什麼”

菜單

李誕:高明的提問者不問“為什麼”,只問關於細節的“是什麼”

李誕:高明的提問者不問“為什麼”,只問關於細節的“是什麼”

繼續聊一聊李誕的這本《脫口秀工作手冊》。

他在書裡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

“新聞寫作裡有五個W一個H,在採訪原則裡,我認為裡面的why應該刪掉。

前面也提到過,人生中的’為什麼”是個不該多想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人真的想不明白,很多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做一件事情是為什麼,不是他不願意回答你。

比如我現在問你,你為什麼要做脫口秀?你能一下回答出來嗎?……”

這個觀點讓我深受震撼,因為一直以來,我就是那個凡是都喜歡問為什麼的人。

爹媽吩咐我幹活,我會問為什麼要這麼做;

婚姻中P先生跟我示愛,我會很冷靜地反問為什麼愛我;

跟朋友探討一個觀點,我習慣問“你為什麼會這麼想”;

孩子要求買一個玩具,我一定會先問“你的理由是什麼?”……

除了在工作中,領導安排我做事時,我儘量剋制自己問“為什麼”的衝動,其他情景下,問“為什麼”簡直是我的一個本能。

怎麼能不問“為什麼”就直接把事情給做了呢?你怎麼就知道對方一定明白他自己的想法呢?萬一他也是迷迷糊糊、衝動之下的表示呢?萬一他的想法、指令根本就是錯誤的呢?我也要照著執行嗎?

即便是領導給我佈置工作,我也是最近幾年,才勉強學會不去問“為什麼”。

不去問的原因,也並不是因為覺得領導多麼英明、決策有多麼正確,而是發覺,有的領導習慣一邊部署工作一邊在思考,換言之,他在給下屬分派工作時,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為什麼。

呵呵,天生反骨的我,從來沒有意識到,某些環境中,人與人之間的層級是不對等的,比如下屬對領導就應該服從並信任,執著於去問“為什麼”,在很多好面子的人看來,是赤裸裸的質疑和挑釁;

而我的想法是,即便是下屬,也有“向上管理”的資格——如果我的發問能讓整個任務更清晰更明確,那我為什麼問不得?而你作為領導,又為什麼回答不得?

直到看到李誕說這段話。

他的這段話讓我瞬間意識到,自己真是太傲慢了,傲慢地以為,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所有的答案都能用語言清晰描述,而所有能夠描述出來的東西,自己都有資格去聽。

李誕:高明的提問者不問“為什麼”,只問關於細節的“是什麼”

那麼,對於那些本身沒有固定、統一答案的問題,或者很難用語言清晰描述的感受,或者自己其實不太具備資格去了解的內容,該怎樣發問,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資訊?

李誕在這本《脫口秀工作手冊》中給出了答案:

問事實,別問想法;問行為,別問理由;問事,別問人

總結起來就是,問“是什麼”,別問“為什麼”。

書中有一個例子,如果你現在去問一個脫口秀演員,“你為什麼要做脫口秀”?你猜他會如何迴應?

很可能會陷入尷尬,因為對方當初就是誤打誤撞進來的,並沒有什麼明確的原因;或者引起對方的戒備,“你問這個是想幹嘛”?

正確的問法應該是,把“為什麼”拆成無數個關注細節的“是什麼”。

比如:

你是哪年開始做脫口秀的?

第一次是在哪裡?

第一次賺錢了嗎?什麼時候開始賺錢的?那筆錢是怎麼花的?沒錢的話堅持了多久?

以前一起做脫口秀的朋友還聯絡嗎?現在他們過得怎麼樣?

……

看完了這段話,不得不說,李誕還是非常有兩把刷子的:

問時間,再結合那個時間段脫口秀行業整體的狀況,是無人問津還是已成風口,就可以大概判斷出對方入行時的大概動機,是真的自己非常熱愛,還是受大環境影響,認為這一行賺錢更容易?

問場地,這是個很具體的資訊,不僅一下子把對方拉回到當年的那個場景,讓對方聯想起更多細節、讓採訪更深入,同時也讓採訪者揣摩演員的心思更到位。畢竟,一線大城市和四線小城市、大舞臺和小劇場差別是非常大的,不可能不對演員的心理產生影響;

問收入,這個就更妙了,對於成名的演員來說,還有什麼比落魄時期的經濟狀況更容易讓他產生共鳴的呢?

問朋友,這更是一個很容易放開的話題——不想說自己,那麼評價一下別人總可以吧?

看似很簡單、很細小的問題,卻一步步還原了受訪者最開始進入這個行業時的各種場景:

是因為行業太火才想做脫口秀,還是自己單純熱愛?如果是熱愛,又是哪種程度的熱愛?在沒錢又沒有名氣的情況下,你的熱愛能讓你堅持多久?當初一同入行的朋友對你有什麼影響?你是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希望,還是看到了失望?……

把這些問題都找到答案,再來看最初的問題,“你為什麼要做脫口秀”,結論呼之欲出。

就像李誕在書中說,“

我不知道你們看沒看過營銷之類的書……這是營銷力很基本的知識……做足準備,做足不止一個備選,你希望嘉賓說什麼,讓他去挑,讓他去思考“說那個”,而不是“說不說”

……

給李誕點贊,這一段,真是學到了。

李誕:高明的提問者不問“為什麼”,只問關於細節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