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歐美家電品牌為何在中國遭遇大敗局?

菜單

歐美家電品牌為何在中國遭遇大敗局?

歐美家電品牌為何在中國遭遇大敗局?

家電發源於歐美,興盛於日韓,最後製造中心才轉移到中國,但在整個過程中,只有日本家電在中國人的記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卻從不見歐美的家電品牌,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還得追溯到上個世紀說起。

中國家電的發展起步是從改革開放後開始的,到

1979

年,國家才放寬家電的進口政策,當時最先興起的家電就是電視機,不過歐洲的電視機廠商認為中國的電視機市場不大,加之當時中國的政治環境不明朗,擔心投資會打水漂,讓他們打消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想法。

與之相反,日本的電視機廠商認為,中國有

10

億人口,有強烈的看電視機需求,中國人又有存錢的習慣。於是,日本的電視機廠商選擇了中國大陸市場:制定了一整套營銷戰略,使得日本家電在中國一度佔據優勢。

不過這背後還要歸功於松下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帶動。

1979

年,鄧公訪問日本,順帶參觀了松下電器,並邀請松下幸之助為中國的工業化建設出一份力,松下幸之助熱情答應了下來,並在日本號召其他企業一同進入中國市場投資,不過當時的日本企業也有著歐洲人同樣的擔憂,最終只有松下獨自進入了中國投資建廠。眼見形勢樂觀,一大批日本跟隨者也紛紛登陸中國,這才有了索尼、夏普、三洋、日立、東芝這些國人耳熟能詳的日本品牌。

歐美家電品牌為何在中國遭遇大敗局?

日本家電搶佔了先機,在八九十年代成為中國市場備受追捧的香餑餑。

等到了

90

年代,中國家電市場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時候,歐美企業這才反應過來要瓜分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由於對中國市場不熟,大多數選擇了合資的形式進入中國,比較出名的就有博世、惠而浦。不過此時的中國家電市場,早已經走過了供不應求的時代,市場已經陷入競爭白熱化,價格戰此起彼伏,根本不是歐美這些貴族品牌所能抵擋的,於是歐美品牌紛紛折戟中國市場,虧的虧,散的散,走的走,倒的倒,有些最後甚至還把公司賣給了中國企業。

時移世易,如今的中國家電市場,幾乎已經被國產品牌壟斷,就連曾經的日本製造也是輸得一塌糊塗,歐美這些趾高氣揚的貴族騎士,更不用說搶佔中國市場,連起碼的立足之地都難以找到。

有句話叫:當初你愛理不理,現在讓你高攀不起。說的大概就是歐美這些老頑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