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企業應建立小資料思維,沉澱使用者資料資產,重構使用者關係

菜單

企業應建立小資料思維,沉澱使用者資料資產,重構使用者關係

企業應建立小資料思維,沉澱使用者資料資產,重構使用者關係

大資料正在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在推動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無論學界和業界還是政府都越來越重視大資料的發展及其作用。而與大資料相對應的小資料,似乎在熱火朝天的大資料時代逐漸被遺忘。

事實上,小資料具備的精確性和個性化優勢在大資料時代也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與大資料相對,還有一個小資料。大資料著眼於宏觀層面,更多是基於社會、公共、行業的視角,用於公共管理;而

小資料圍繞使用者關係,聚焦於品牌、使用者、消費等視角,用以指導企業的商業實踐

大資料雖然重要,但不應該迷信,對於企業而言,不應該迎難而上、隨波逐流,應當關注的是跟自身品牌和使用者關係相關的“小資料”,透過小資料的戰略思維,沉澱使用者資料資產,重構使用者關係,才是一件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的事情。

小資料客戶透過場景細節來提升服務體驗

大資料本質上是量化研究。它採集的主體資料仍是人們線上、線下的行為。它不能直接回答行為背後的驅動因素,也不能解釋人們的態度、決策過程、使用體驗等。

那麼何為小資料?

透過查閱一些資料,我們暫且這樣來理解,

“小資料”我們這裡指的是具體某一可識別、可觸達和可標記的消費者有關的資料集

,跟使用者有關係的資料就是小資料,一般包含的種類有:使用者的行為資料、消費資料、地理位置資料、金融資料、社交資料等。比如門店每天的人流量資料、老使用者資料、消費資料、一些電商平臺的使用者訪問、瀏覽資料、收藏資料等等,都應該囊括進來,作為小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 研究小資料的目標,則是“發現消費變化,實現精準營銷,建立穩定的使用者關係”。

小資料可以深入討論所發生行為的前因後果、態度的形成過程、某個場景下所包含的因素。

越是在產品或服務設計的早期,越是傾向於使用小資料。因為這個階段,尋找靈感、尋找不同、尋找共創才是主題。

相對於大資料,小資料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真實性高

,每個資料背後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在資料中體現出來,真實準確,可信度高;

二是關聯度高

,不同種類的小資料,可以相互關聯和印證,企業的小資料也可以跟行業的大資料相互對比和分析,透過這樣多次的比對和關聯,小資料的結果能夠更可靠;

三是實踐性強

,每一個小資料來自於消費者具體的行為、動作,小資料的研究結果,也都是可以在實踐中檢驗,並根據實踐情況進行調整,進而指導實踐。

因此,小資料是圍繞使用者關係展開研究,基於真實性、關聯度高、實踐性強等特點,有助於企業的運營管理。

大資料+小資料=更好的瞭解使用者

所謂小資料,並非是站在大資料的對立面,而是指對個人資料全方位地挖掘利用。可以說,

小資料是對大資料的有效補充

大資料的營銷方式,就像是在大海中撈魚,東撈一把,西撈一把,透過投入市場預算,把撈網放大,把魚群找到,把速度加快,但效果卻很有限;小資料的營銷方式,是在池塘裡撈魚,投入的市場預算是建立圍欄,一邊把圍欄建得越來越大,一邊讓圍欄中的魚群越來越多,只要圍欄築得牢,養魚養得好,每一條魚都無處可逃。因此,小資料對於絕大部分企業更為重要。

從這個角度來講,大資料和小資料配合才能更好的給客戶帶來價值。小資料可以幫助研究人員迅速建立假設,大資料可以對這些假設加以驗證並深入分析。

簡而言之,小資料就是使用者資料,就是大資料關於使用者研究的一個聚焦和落地而已,

小資料事實上就是大資料的一個部分

。從這個意義上看,既有的大資料的研究、管理和分析方法,也都完全適用於小資料的研究、管理和分析,他們的區別只是在於範圍和規模。

從“小資料”預判“大局勢”

小資料是對大資料的昇華與聚焦,是企業在萬物互聯時代可以利用的一種無形而寶貴的資產。

未來無論採用什麼樣的經營模式,掌握了使用者就可以戰無不勝。因此,所有人都會很快意識到,有且只有使用者資料資產才是每個企業最重要的資產。

大資料+小資料,大趨勢和大特徵+小場景和小使用者

;這樣,才能既有功法,又有招式。

小資料是對大資料的昇華與聚焦,是企業在萬物互聯時代可以利用的一種無形而寶貴的資產。經過對使用者在網路上的資料收集、沉澱,再加以有的放矢地分析、挖掘,有助於企業自己瞭解使用者、重構企業與使用者的關係。企業還可以由此洞察先機,把握使用者的潛在需求,開展精準營銷,預測整個行業的變化和使用者未來的消費傾向。

小資料戰略將推動從存量思維到增量思維的轉變

。大資料時代裡,小資料更重要。小資料代表了企業能夠繼續生存、增加利潤率的價值。

尤其是社群經濟領域,經營著穩定的目標使用者群,透過留量思維經營使用者,所以小資料更加重要,而且對於大多數社群領域的創業者而言,其實沒有必要去跟風研究大資料,一是沒有條件,二是也沒有能力。

換句話來講,大資料並不適合中小企業,而小資料則是每個企業都應重視的,圍繞著所有的使用者行為都需要研究,

我們經常講“成敗在於細節”,而小資料則是細節,透過每天積累的小資料,不斷最佳化產品和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