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叫個“Fei凡”,就能自稱“卷王”了嗎?

菜單

叫個“Fei凡”,就能自稱“卷王”了嗎?

叫個“Fei凡”,就能自稱“卷王”了嗎?

前一日,埃安AION Y Plus、日產ARIYA、飛凡R7同時上市;後一日,零跑港交所IPO上市首日破發,收盤價下跌超30%;保時捷以84歐元的價格成為德國25年來最大規模IPO。

被“野蠻人”捲了近十年之後時,傳統汽車似乎在一夜之間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攻。

9月27日,上汽旗下第二個純電品牌飛凡汽車,拿出了獨立後的第一款產品——中大型SUV飛凡R7。4款車型補貼後售價28。99萬元起,車電分離模式下則為20。59萬元起,,官方零售價30。25萬元起。

叫個“Fei凡”,就能自稱“卷王”了嗎?

飛凡將R7描述為“智艙界屏霸,智駕界卷王”,配置43英寸寬幅三連屏+華為AR-HUD平視系統,採用4D成像雷達為基礎的“全融合智駕系統”,並全系標配換電架構以實現車電分離的商業模式。

從當年的R品牌,到後來的“Fei凡”,再到如今“稱王稱霸”的產品定位,包括上汽在內的傳統車企已告別過去謙虛謹慎的傳播傳統,直接拿出“野心”來昭示天下。

問題是,在被特斯拉、蔚小理“教育”過的中國市場、叫個“Fei凡”就能做卷王嗎?

01

卷高速領航

“我們系統透過匠心把資料科技做紮實。”飛凡汽車使用者發展中心總經理劉晨在釋出會之後的採訪中表示。

雖然定位為“智駕界卷王”,但飛凡R7並沒有落地目前最前沿的城市領航功能,其“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階智駕系統”目前的上限功能仍是“高速領航駕駛輔助”——最早的小鵬汽車已經落地兩年的功能。

對此,劉晨表示,卷王不是指“cutting-edge”,不是要走得非常前沿,而是把安全冗餘做足。因為現在業內要解決的一大問題就是(使用者)對於智駕的置信度問題。

“在現階段,更適合消費者使用的其實是LCC、TGA、AEB等,能經常使用,並放心使用的功能。這方面飛凡R7透過大量的積累和研發、測試、驗證,已經做的非常紮實了。”

叫個“Fei凡”,就能自稱“卷王”了嗎?

具體而言,R7智慧駕駛系統的開啟條件會更加寬泛,在車道線模糊等情況下也能啟動;

在高速領航上,R7強化了匝道口、超車、障礙物躲避等場景下的能力,希望能夠成為“匝道王”、線性過彎;

在決策邏輯方面,R7以安全作為核心取向。例如出匝道時,相比通行速度更高的選項(離如先右再左),R7會優先選擇安全通行的選項(提前右側併線等待匝道口)。

“我認為目前城市領航其實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而中國消費者的使用需求使高速領航功能的發展處在最好的紅利期。”劉晨表示,下一步R7也將推送城市領航功能。

02

卷智駕演算法方案

2016年之前,特斯拉一顆Mobileye攝像頭和晶片就敢做低階的高速領航。但直到2022年,高速領航仍未成為如ACC一樣被使用者廣泛使用的功能。可見智駕方案從能實現,到可靠實現之間,鴻溝之巨大。

從硬體來看,R7的這套智駕系統只能說是看齊了行業領先水平。

R7全車搭載33個感測器,以採埃孚的PREMIUM 4D成像雷達、LUMINAR 1550 nm高規鐳射雷達和4顆800萬畫素攝像頭作為核心感知硬體;計算平臺配備兩顆254TOPS的英偉達Orin晶片。

叫個“Fei凡”,就能自稱“卷王”了嗎?

真正卷的地方在於背後的演算法框架。

目前業內同類的鐳射雷達+攝像頭的硬體配置,主要採用攝像頭視覺感知為主,與鐳射雷達進行中融合形成行車空間,或進行後融合對感知結果相互印證。

而R7搭載了與鐳射雷達同一“話語體系”的4D成像雷達之後,改變了“玩法”。

飛凡智駕首席科學家金傑盂表示,飛凡的全融合演算法功能算法系統,源自於PP-CEM(Pixel Point Cloud)點雲畫素複雜環境模型演算法。

在PP-CEM的基礎上,實現了全向的多工要求神經網路構建。這個神經網路的結果,同時配合後融合的結果,進行混合融合。實現對整個環境多種不同的天氣、不同的環境工況下更精準、更精細的要素重構,(進而形成最後的行車空間)。

換而言之,之前大家的全向任務處理的神經網路仍集中在機器視覺感知的領域,而飛凡的這個AI中引入了點雲的引數,一同進行感知。

叫個“Fei凡”,就能自稱“卷王”了嗎?

傳統毫米波雷達點雲(左)和4D毫米波雷達點雲(右)

以特斯拉“九頭蛇”神經網路為代表的自動駕駛感知神經網路之所以以視覺感知為主,核心在於Trasnformer模型在機器視覺領域的快速發展。其優勢在於視覺感知的上限非常高,劣勢則是對訓練資料的海量需求。

飛凡的神經網路有了哪些新的突破和增益目前我們不得而知。

但從邏輯上推測,能夠融入點雲引數的AI模式,確實將鐳射雷達從此前的“候場”位置拉到了主場,直接獲得深度/距離資訊,使演算法在較少學習成本之下,更快獲得落地能力。

此外,飛凡的這套系統之所以叫做全融合,另一大原因是在全要素前融合的同時,還對視覺、毫米波、鐳射雷達獨立的感知結果進行後融合,並將兩者進行再進一步的混合融合後才輸出行車空間。這一做法對算力和訊號傳輸效率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至於能力邊界,我相信在所有采用Orin晶片的車型裡,我們是走得非常非常快的。“目前RISING PILOT已經能夠把360度成像的BEV多熱度神經網路佈置上去,”金傑盂表示,“至於能力邊界,我相信在所有采用Orin晶片的車型裡,我們是走得非常非常快的。”

03

卷體系+錢

如果只是場景功能和演算法提升改進,飛凡的卷法還仍是新造車勢力的玩法,但飛凡並不止步於此。

在智艙、智駕之外,R7的另一大賣點是全系標配的換電架構。這使飛凡成為蔚來、北汽、吉利之外,又一家大規模佈局換電的汽車品牌。

叫個“Fei凡”,就能自稱“卷王”了嗎?

飛凡將攜手上海捷能智電,全力推進中石化、中石油”全國超過5萬站點向兼具充/換電功能的綜合能源服務站轉型。據規劃,2022年內將投建近40座綜合服務能源站,預計2023年投建300家,2025年規模將近3000家。

9月29日,蔚來汽車官方表示在全國已累計建成1145座換電站(高速公路換電站312座),打通了浙江高速換電網路,未來持續加密京津冀城市群高速換電網路。

飛凡官方表示,前40個換電站主要在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天津、杭州、蘇州、南京、鄭州佈局,後續將基於飛凡拓展門店位置和車主熱點不斷拓展至全國。

換電模式對消費者來說實現了快速補能、健康電池,同時滿足部分車主汽車輕資產的配置需求,降低購車門檻。

但對主機廠來說,換電是一個重資產、重技術門檻的業務。

作為飛凡,也是上汽換電的實際主體,捷能智電註冊資本為40億元,由上汽(37。5%)和中石化(25%)、中石油(12。5%)、寧德時代(12。5%)等個能源領域巨頭持股。

“實現車電分離第一要有CTP電池技術作為支撐,第二是需要一個非常可靠的快換技術,先必須滿足這兩方面,後續才會有可持續的發展。”飛凡智電營運長徐璐表示。

換電並不是飛凡唯一借力上汽的地方。

3月,飛凡汽車與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宣佈達成戰略合作,透過共創的模式圍繞設計、智駕、智艙、三電等方面展開深度的合作。

這也是輕資產的飛凡要在重研發投入的技術領域做“卷王”的底氣所在。

“現在大家都在追求高的配置。我覺得硬體配置是一方面;軟體能不能發揮這些配置的效率和效能是另一方面。所以我們今天也說希望將軟硬體整合能力作為我們的核心能力來打造。”飛凡CEO吳冰表示,“我們希望透過展現誠意,透過價值來體現價格的策略開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