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菜單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不到3個月的時間,在華銷量累計交付4606臺。

你要說它銷量不多吧?確實不算多,畢竟對於一些走量的車型而言,光是單月銷售就可上萬。不過,針對不同的車型,這些數字就顯得格外亮眼。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舉例可用高合汽車來說,月銷量400-600臺不等,但平均單車價格卻做到了60~70w,這也促使HiPhi X一車,在50萬以上豪華純電市場多次蟬聯銷量冠軍。所以銷量的多與少,也得看是什麼車!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9月23日,Smart精靈#1正式開啟交付。到11月末為止,累計在華交付4606臺。在車型還未上市之時,很多消費者都對其帶上了有色眼鏡,畢竟是Benz啊,溢價肯定少不了。上市之時,意料之中的便是不便宜的價格,小小的車也要動輒20w。但意料之外的是,價效比既然做到了極高,再加上價格近似的ID。3襯托,使得精靈#1的市場瞬間開啟。

不過,這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有,那便是,吉利!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眾所周知的是,在3月28日,戴姆勒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佈雙方成立合資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聯合運營和推動Smart品牌轉型,將Smart打造成為高階電動智慧汽車品牌。雖然吉利的純電新能源的道路上,沒有一個很好的技術底蘊,但在營銷層面,那確實是很有一套。

合資公司預計於2019年底成立,總部設在中國。雙方對等持股,根據合資協議顯示,純電動Smart將由梅賽德斯-賓士的全球設計部門負責設計,吉利控股全球研發中心負責工程研發。而車型則會在中國全新工廠生產,於2022年投放市場,並銷往全球。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其實,對於這個連續虧損近20年的豪華品牌來說,吉利的接手勢必會引起不少爭議和顧慮。不過,吉利也算是擁有前車之鑑,一如9年前收購沃爾沃那樣,在吉利品牌的努力下,確實將沃爾沃的銷量拔高“萬丈”,反正連續五年突破全球銷量紀錄也不是那麼輕鬆的,所以吉利還是有希望帶領Smart走向新高度的。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或許,沃爾沃的成功案例,也是戴姆勒與吉利達成聯手協議的最大助力。說白了,戴姆勒也是相信光的,即便這束光稍有渺茫,但試一試,總比連續虧損強!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在燃油車正旺的時期,Smart的誕生就存在著不斷的爭議。可以說,Smart品牌出現的多數原因,是為了抵禦寶馬MINI一家獨大,小車市場雖然在當時並不興旺,但至少品牌名氣上不能少。因此Smart出現了。但與寶馬MINI相比;論資排輩的話,那Smart可能連個“弟弟”都算不上。。。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要知道寶馬MINI的誕生是在20世紀50年代的1959年,Smart的誕生至最終完成首次量產,那是在1998年,相比起來比MINI晚了小40年。所以,這40歲的年齡差,按輩分來算。。。是吧,“弟弟”指定是不夠使了。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誕生是誕生了,量產也量產完了,但由於造車成本較為高昂,在往後的20年裡,Smart從未真正的實現盈利。據美勒茨銀行預計,Smart累計虧損接近50億歐元;而在美國投資銀行給投資人提供的報告中指出,Smart每年將虧損戴姆勒5億-7億歐元。

從市場表現來看,選取一則對比較為明顯的年份2018年,Smart品牌全球銷量12。9萬輛,相比之下的MINI全球銷量,則高達36。2萬輛,近3倍的銷量差,恐怕這其中,並不全是年份差的問題。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其實也不難想象,之前的Smart燃油車,除了最大優點——貴,以外就沒有太多的亮點了。不過要說可玩性,Smart的改裝潛質確實不低,動力也比較猛。但歸根結底的是,由於車身較小,行駛起來的感受並不能與轎車相提並論,而且也正因車子小,促使在高速行駛以及彎道中,體感較差。那你說有這錢,幹嘛不買個福克斯、思域、雅閣呢?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說了這麼多,咱們回頭再來簡單聊聊Smart精靈#1的產品力。在市場中,比個頭、看價格、論價效比,#1的矛頭是可以跟大眾ID。3碰上的。在此,小編不去評判是大眾賣貴了,還是Smart賣便宜了,畢竟關於定價上的抉擇問題,也不是說說就能夠更改的。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Smart精靈#1定位小型SUV,尺寸能夠輕鬆碾壓ID。3,除了軸距上的15毫米差距,精靈#1在這空間方面還是擁有很大的優勢。在配置上,與ID。3相比的話,相似價位下,19。42萬的精靈#1屬於車系中的低配,而18。53萬的大眾ID。3已經達到了頂配,所以在科技儲備上,ID。3是要豐富不少的。

剩下就是最最最重要的續航問題,雖然精靈#1在配置上不如ID。3,但動力和續航上的優勢,那可就太大了,更大功率的電機/電池包,讓其具備了更強悍的動力表現和更高規格的續航里程。535公里和450公里的差距,我想針對於純電新能源的車主朋友們,應該會有一個非常好的衡量。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另外,關乎到品牌效益以及豪華感上,看完精靈#1的內飾用料/設計及外觀的細節處理,不由的想說:賓士就是Benz!在豪華氛圍以及細節的營造上,Smart拿捏的確實很好,不過針對於視覺層面的邏輯想法,這也只是小編的自己的看法,所以這些外觀/內飾/細節層面的事情,大家自己有個概念就可以了。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在精靈#1釋出售價時,有的消費者說便宜,也有的人說它很貴,站在不同經濟能力消費者的角度看待它,一臺小型SUV售價小20萬,著實不便宜,但轉念一想,它可是賓士啊!大眾都能賣18萬,它為什麼不行?

Smart精靈 1累計交付4606臺,“成功”的背後是誰的助力?

所以,以價效比定論而言,Smart還是擁有很高的地位的。其實一線豪華和二線豪華之間的對比,我想大家都清楚,精靈#1或許存在品牌溢價的行為,但能夠和大眾ID。3基本的打成平手,那麼這個價格區間,個人覺得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畢竟能用一臺買大眾的錢,去買一臺賓士,且續航/動力和空間都要更強,那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