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菜單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懂哥最近關注了凱迪拉克的一款新車——銳歌。說實話這個中文名還蠻好聽的,其實這臺車給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原因無它,車內那個33。8英寸的環幕式超視網膜屏十分搶眼!其解析度為8960×1320畫素,達到9K水平,畫素密度更是達到271PPI,並集成了儀表盤、資訊娛樂、導航、燈光控制、空調等功能。換言之所有車內的功能你都能透過這個大螢幕來解決,是否覺得很過癮呢?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且慢,懂哥認為這個問題值得商榷。現在越來越多車企在開發車型的時候,都在逐步取消更多的實體按鈕,甚至有的乾脆就一個按鈕都不給。這真的好嗎?大家回憶一下,兒時曾親自坐過、以及在報刊雜誌上看到的汽車內飾都是怎麼樣的?我想首先中控部分極少有大螢幕配置,佔據中控位置的基本是或多或少的按鈕及旋鈕。甚至兒時的我一度認為車內按鈕少的車,就不夠高階;高階的車內一定充斥著密密麻麻的按鈕。總之那時候的車輛內飾,不似現在的很多車型(尤其是新勢力造車品牌)般精簡到只剩一塊大螢幕。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上圖是一臺年份已久的豐田Carina ED車型內飾,從它可以看出那個年代的車內中控是多麼的“熱鬧”。如果用今天的眼光來看,

當時這些汽車的中控臺看起來都略顯繁雜,必須花些許時間熟悉,不過一旦熟練之後,操作還算迅捷。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隨著汽車科技不斷進步,人們對駕車時的需求不再僅僅滿足於聽磁帶歌曲、收音機。因為越來越多的事情需要駕駛員和車輛進行“溝通”。比如連線藍芽裝置、設定導航資訊、調節車輛模式等等……如果再繼續“任性”地將新功能透過實體按鈕統統安放在中控面板上,很可能駕駛員還沒找對按鈕,“密集恐懼症”就已發作了。至此,寶馬研發的第一代iDrive系統應運而生。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當時寶馬破天荒地將全車數百個功能操作選項“一網打盡”,統統整合在了這套iDrive系統之中,所有操作用一顆按鈕來執行。理念不錯,但畢竟屬於勇敢的創新,許多互動操作還並不完善,出現了“明明想簡單化,但卻更復雜的”尷尬情況。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第一代iDrive系統顯示頁面

好在寶馬鍥而不捨,不斷對其進行改進。現如今已將iDrive系統進化到了第七代,配備在了旗下絕大多數車型上,易用性得到了進步。

當然,今天賓士的MBUX、奧迪的MMI系統,與iDrive系統的理念大同小異。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不過現如今車內多媒體互動這一塊,走在前沿的也許並非傳統汽車品牌,而是一眾國內外的造車新勢力。就拿特斯拉說,不論是早期的Model S/X還是目前大熱的Model 3,都將人車互動的載體變得極為簡化。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Model 3極簡的內飾

如果第一次坐進特斯拉的車內,你一定感嘆於這種極端簡化的風格,甚至引來許多人的嘖嘖稱讚,認為這才是汽車設計的未來。但當你親自駕駛它,想要調整外後視鏡角度、方向盤高度或是空調出風溫度等習以為常的功能時,才會發現茫然不知所措。因為你壓根就找不到什麼實體按鍵,如果要操作這些日常使用的功能,必須透過中央大螢幕進入不同層級的選單來實現。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試想,此時正在駕車的你想要調整某一項功能,眼睛必須盯著螢幕,手指還要精準的操作觸控式螢幕進入不同層級選單,這會存在著一些駕駛風險。對於廠家來說,儘可能取消掉所有實體按鈕,有助於降低製造成本。這種商業行為本無可厚非,但如果過於激進,則會引起負面效果。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人們駕車時會高頻次用到的功能無外乎幾點,比如空調風量/溫度/角度調節、後視鏡角度調節等。如果這幾項都被無情塞進那個冷冰冰的螢幕裡,進入多層級的選單才能調節,那麼這種手段恐怕並不是真的科技以人為本,因為它並沒有讓使用者的操作變得更為輕鬆。

順帶一說現在還很流行的車內語音互動,還是以調節空調溫度為例:

“XX你好,請將空調調至XX度。

”“好的,已為您將空調溫度調至XX度”。

我不知道以上語音互動會花多少時間,我只知道如果伸手透過實體按鈕調節溫度,只會是一秒鐘的事。

現在車內的實體按鈕越來越少,這是一件好事兒嗎?

現如今,汽車的任務不再是簡單地將駕駛員從A地送往B地,早已遠遠超過“交通工具”的範疇,人們在不斷賦予它新的功能和價值。沒有人會不想擁抱未來,因為沒有人會拒絕先進科技帶來的便利。但

汽車

界的人車互動來說,我認為絕不是一塊冷冰的觸控式螢幕就能夠解決所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