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對於愛哭愛鬧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正確引導

菜單

對於愛哭愛鬧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正確引導

一說起孩子愛哭的問題,相信大家都很頭疼。因為這種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所以大家對這種現象也是非常反感的。雖然孩子哭鬧是一種常見現象還是有很多家長也不太能理解,尤其是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其實對於孩子哭鬧你要注意三個問題。第一、孩子為何會哭?孩子在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需求。

對於愛哭愛鬧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正確引導

1、告訴他哭是不會帶來好處的,哭鬧不會帶來什麼好處,你有權利讓它停下來。

哭鬧的寶寶通常都比較粘人,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種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你要鼓勵寶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對於寶寶來說不能接受事實。比如告訴他:“我不想哭了,你不要把這件事告訴我……”你可以說:“雖然有些事情不能讓你哭很難受,但這不代表你能容忍不用嘴巴發洩心中的痛苦。你可以用哭泣代替你的聲音,但是有一點需要提醒你:如果一直哭還不停,下次你還是會哭。所以下次你可以對他說:“下次不哭了就好了……”還可以用其他一些方式引導寶寶:你可以和他說:“下次我可以和你說:‘媽媽知道你在為我哭泣感到很難過,但你不能告訴我有什麼不開心或好處啊!’”也可以給他講故事:“哦!媽媽知道了……”最後再對寶寶說一遍:“那就讓我把這件事告訴媽媽。”這樣寶寶就能明白自己最大限度地去接受事實。

2、家長可以適當的進行情緒發洩,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發洩自己的情緒,尤其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

尤其對於4歲左右的孩子,有情緒很正常,他們還處於發育期,有一個良性的自我意識會非常重要。他們會從父母那裡得到幫助、接納和支援,並且有一個好心情和好的心態。所以我們應該在孩子哭鬧時給他一個微笑或者擁抱、撫摸等方式,來消除他們的負面情緒。家長也可以透過給寶寶講故事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透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來安撫他內心的恐懼,讓他知道自己是不夠愛別人而哭完才能獲得媽媽的支援。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表達心中情感。有的家長髮現寶寶哭泣後很生氣,就會先去抱拍摸自己的臉部,然後再問他們為什麼這樣哭呢?

3、如果寶寶因為一點小挫折就哭著要去找爸爸媽媽或者奶奶,這時家長應該鼓勵他嘗試向父母尋求幫助;

如果他還不能自己爬到陽臺上去,那就要鼓勵他站在陽臺上把小推車推到樓下;如果小推車推不動寶寶,可以讓他去找更多的人幫忙推。父母不要一味地滿足寶寶什麼要求。寶寶有需要時,要學會滿足她。如果她只是想去玩玩具,那麼家長要學會及時滿足她的要求;如果她想玩自己卻拿不到東西,那就不要去打擾他。因為此時她想表達一種強烈態度:我不想被別人打擾!如果她情緒失控或是非常生氣地衝著家長大吼大叫,家長要儘量避免這樣做、不要採取過激行為!

4、當寶寶有什麼不良反應或者遇到危險急需家長幫助時,可以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溝通並及時給予安慰和引導。

比如寶寶情緒不好,經常哭鬧,家長可以試著用“嗯”、“媽媽真好”等語氣溫和的語言安慰寶寶,並且鼓勵他繼續保持情緒穩定。比如當寶寶不願意和大人玩而哭鬧時,家長可以用安撫奶嘴或者是手指撫觸來安撫他。在孩子情緒低落時,家長不妨給他們讀一本故事書。書中的內容豐富有趣,很多內容都能使寶寶接受。而且,書中還會出現一些繪本插圖,供父母和寶寶選擇時參考。書中還會穿插一些科學育兒知識、有趣生活案例、動物世界、以及不同人群與人類相處方式方面關於如何與寶寶溝通等等科普知識及活動等。

1、容易養成愛哭的壞習慣

雖然寶寶哭泣並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如果在嬰兒時期就經常哭泣,而且持續時間長,那就說明了它已經對哭泣失去了興趣,並且沒有辦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哭聲了。有些家長可能會對寶寶說“你要是再哭我就不給你買玩具了”這類語言,但寶寶並不聽,反而越哭越兇了。其實這就是一種沒有辦法控制自己大聲哭聲的表現了。而到了三歲左右就很難改了。等到五歲以後就非常難改了。所以各位家長不要對寶寶說“你再哭我就不給你買玩具了”之類話了。如果因為大人情緒不佳或工作忙等原因錯過了這個機會,寶寶就會一直哭鬧不止了。

2、養成挑食的壞習慣

有的家長對孩子挑食的習慣非常在意,總擔心寶寶吃不飽。因此,每天給孩子準備食物時都儘量給他們搭配多樣化的食物,不僅要營養豐富,還要味道鮮美、健康。但這樣孩子也養成了挑食不愛吃的壞習慣,一旦遇到不愛吃的食物,還會大發雷霆地大聲訓斥或者大聲呵斥寶寶。。而且這樣做會加重孩子對食物的依賴,以後在進食時不會顧及到其他美食。這對營養均衡有著嚴重不利而深遠影響。從家長日常生活中可以發現有這樣症狀的寶寶,比如吃東西特別挑食或者對某一種食物特別抗拒。

3、在遇到挫折時容易沮喪

我們不難發現,哭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一種發洩情緒的手段。但是一旦遇到挫折或困難時,孩子可能因為害怕或哭泣而停止哭泣。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透過哭鬧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才能讓父母相信自己是對的,從而得到父母的認可。在這種情況下,哭能幫助孩子獲得父母的理解,在下一次遇到同樣類似的事情時,孩子才不會繼續哭鬧。所以,家長們要儘量幫助孩子提高表達情緒的能力。

4、遇到麻煩時喜歡用哭來解決問題

“你看,這是我的玩具,你不要了!”“這是我的玩具,我要它!”有的家長這樣對自己的孩子說。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用哭來解決困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孩子在長大後總是遇到這樣做了還不改的人,也就是孩子的成長是不健康的,而且這種行為很難改正。父母需要多加註意自己對孩子過度保護和控制、以及批評、責備等行為。

1、對於3歲左右的孩子,家長要慢慢放手、給他機會。

當孩子學會了在不恰當的場合哭泣時,家長可以試著放下大人的架子、換一種說法:“沒關係!你可以自己做選擇、玩玩具、穿衣服、吃飯等。”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想引起你注意,然後“哇”地一聲哭起來:“哇!我要我以後能自己了!”這時候你不要試圖把寶寶推到沙發上,要讓他自己去解決他自己在這個階段無法解決問題。如果你沒有能力完成孩子的選擇,你就可以繼續陪在他身邊。而爸爸媽媽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後盾——是你們理解與愛的延伸……

2、讓孩子認識到哭泣的真正含義。

當你覺得孩子有可能是因為某種情況而引起了負面情緒,他就會哭泣。但是很多時候,這種哭泣只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他不是想哭,而是在想辦法讓你注意到他。當孩子哭得不是很大時,不要說“你知道什麼是壞哭嗎?”而是說“只要你不傷心,你就是健康、快樂和勇敢地哭出來。”“如果你不想讓別人看到你現在正承受著什麼痛苦,你就不能哭。”“這並不是真的,因為你一直在哭!你真的以為你在哭嗎?”“哭本身並不是什麼大事。”父母應該給孩子解釋為什麼哭?“他會明白自己不是在哭鬧,而是在為某種原因感到難過:有一次你對姐姐說她想吃蛋糕,你只是一個愛姐姐而非愛食品新增劑。

3、如果哭是因為需求被拒絕而導致的,那麼父母不要給她一種負面情緒。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要先冷靜下來,並安慰他。比如告訴她“今天你不想再玩玩具了”,或者“哭是為了讓別人對你更感興趣”。在孩子得到安慰之後再讓他去嘗試一次。或者“如果你不喜歡這個玩具,就把它丟掉吧!”這樣孩子可能能看到父母的反應。當然也有些父母不會這麼做。首先要說什麼是“不喜歡”呢?不喜歡是一種沒有理由的表示,例如:“寶寶太胖了所以不喜歡”、“寶寶已經很餓了所以不想吃飯了”等等,這些說法可能會讓你對小孩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比如“我不喜歡”、“我討厭大人”等等。

4、爸爸媽媽不必要求任何事情必須按照他們希望的方式去做。

在孩子1歲之前,他們是透過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來處理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他們會覺得自己的世界是多麼美好,自己是多麼的幸福。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想自己動手去做事情。媽媽不要強迫孩子做任何事情,更不要強迫他去完成他不喜歡的事情,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還會加深這一階段孩子之間的矛盾。父母要做的就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想辦法去改變事情。如果想讓孩子喜歡上某個東西,爸爸媽媽就要先想一想這個東西是否真的適合你,是否適合你覺得這個物品應該怎樣使用你自己才能買到?

5、如果孩子知道哭鬧是他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不想得到某種東西時,他可能會主動提出改變哭泣方式。

他會告訴你,他知道你要和他一起玩,所以我不會因為你要一個玩具而哭。如果你堅持不讓他離開,他可能會哭個不停。所以你要儘量控制你的情緒。不要因為孩子哭就懲罰他。告訴他你不會因為他哭就讓他離開。

1、當孩子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中時,父母要有意識地幫助孩子。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你要平靜地安慰孩子或安撫自己,不要大聲呵斥或訓斥他。因為在孩子的認知裡,父母是很害怕會讓自己生氣的。所以當他哭泣時,爸爸媽媽應該表現出友好和諧的態度。可以用溫柔的語氣去安撫孩子的情緒。比如:“媽媽來哄你開心”“媽媽不會生氣”“爸爸陪你玩”等。

2、在孩子哭泣時,父母要耐心地安撫孩子並說“不要哭了”

當孩子哭泣時,父母的第一反應是馬上安撫他,而不是告訴孩子不要哭。當你在安慰他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比如說:“媽媽幫你把玩具拿來。”你可以問:“你能用這個做什麼?”如果孩子願意說出理由,你可以告訴他:“你知道你很需要這件玩具。”孩子是能聽懂這些話的。比如:“你現在需要這件玩具嗎?”當他真正哭了時,他就不會那麼急地哭了。如果孩子哭得太厲害了,當他被激怒時或者因為身體不舒服而大哭時就會很傷心。

3、當孩子哭得很厲害時,父母不要打斷寶寶。

如果孩子哭鬧得太厲害,家長可以耐心地安撫他,並在旁邊看著。如果孩子哭得很安靜,或者哭得不太厲害,父母可以給他講講故事來安撫他。這樣可以把孩子引入另一個場景中,這樣寶寶哭起來就可以停止了。在這之後千萬不要打斷孩子的哭泣,這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如果哭鬧的是父母要的東西,那麼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就應該讓他安靜下來,告訴他:“媽媽相信你能完成你想做的事情。”在這樣看來,寶寶很容易接受父母在她哭鬧時“幫她完成任務”、“阻止她哭泣”等說法。

一、寶寶在2歲左右,逐漸開始出現情緒控制的能力,對周圍環境的變化很敏感。

當一個孩子哭泣時,他的父母要花很多時間去安撫他,安慰自己就是不讓他哭。孩子往往會哭鬧好幾天,讓父母非常焦慮。這就是孩子在1歲左右會哭、情緒會比較暴躁的原因。這時的孩子對這個世界沒有信心,所以經常大哭大鬧。這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無法避免且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

二、3歲左右,孩子逐漸開始有了獨立意識。

當孩子哭鬧時,你可以先安慰一下他,讓他平靜下來,再告訴他哭是不正常的。但當你告訴孩子你今天為什麼要吃飯時,孩子會哭。這時候你可以讓他自己做一次選擇。當他們覺得自己去做時,他們會表現得很不情願的樣子。如果想要買一件東西,他們可能會把自己心愛的玩具拿出來玩,但你不能滿足他們,還是會哭。所以當你的孩子想要跟你出去玩或者你想讓他知道你想要他做什麼和你一起玩時,他只能哭。如果你的兒子在這個階段哭鬧會引起爸爸媽媽注意或你生氣而離開。

三、4~5歲是孩子情感發育的關鍵時期,此時寶寶對外界的刺激比較敏感。

對父母、長輩的過度依戀。過分的擔心,表現為害怕。這時期的寶寶很敏感,也很脆弱。當看到和自己有關的東西時,會透過哭泣來引起別人的注意。因此,如果大人有這樣的行為,那麼寶寶會覺得被忽視又痛苦。但是如果家長過度地責備或是控制它,那麼則會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

四、6~7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是他理解和表達感情的重要時期。

這一階段,寶寶逐漸具有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他的語言能力、情緒控制能力也不斷髮展。這個階段的寶寶會有各種各樣的需要被滿足的願望。當寶寶處於這個階段時,最常見的需求是得到愛和關心,包括語言溝通、身體發育、安全和健康。第二、怎樣引導寶寶哭泣?家長不要急著滿足寶寶的要求,也不要指責、打罵寶寶,可以採用擁抱、撫摸等方式來安撫他們的情緒,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當寶寶哭泣時,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傷心的事情上或者讓他自己發洩出來,應該採取循序漸進、耐心解決的方法來引導他正常表達情感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