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喬治·華盛頓的一生,學會了什麼?這些歷史知識你一定要提前瞭解!

菜單

喬治·華盛頓的一生,學會了什麼?這些歷史知識你一定要提前瞭解!

大家好,我們的小倉鼠打洞學會另一種情懷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共和國成立70週年生日剛過,首先祝祖國繁榮昌盛,願大夥有個愉快的假期。在這個偉大的日子裡,咱們也要講一點偉大的故事。眾所周知,喬治·華盛頓被尊奉為美國國父,他為美國的獨立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歷史上偉大的創業者數不勝數,王朝或是國家的締造者比比皆是,華盛頓能在這些人類精英中脫穎而出的一點就是他捨得犧牲,勇於急流勇退,成就了美國人引以為傲的“民主”。然而若把時間往前翻兩個多世紀,情況與咱們所熟知的怕是有些不同,或是說所謂的“偉大”的角度出現了偏差。

喬治·華盛頓的一生,學會了什麼?這些歷史知識你一定要提前瞭解!

喬治·華盛頓的偉大,無論如何誇讚似乎都說不完,然而1797年3月,華盛頓前腳剛卸任美國總統,就有人興奮地高呼:“他再也無法令政治罪惡橫行了!”其實在華盛頓在任時,就有報紙如是寫道:“如果我們的國家被一個人敗壞了,那麼毫無疑問,這個人就是華盛頓。”按理說是華盛頓帶領美國人民爭取到了獨立與尊嚴,他又十分謹慎地告誡美國人民將他們捍衛的民主和自由精神秉承下去,為什麼又有這麼多尖酸刻薄的嘲諷和批判呢?咱們不妨從頭說起。

早在英國於北美開闢出一塊又一塊殖民地後,殖民者就將英國的議會制度移植到了新大陸,新的土壤又為舊的制度增添了新的生機。例如在當時的新英格蘭,年滿21週歲的男子都要去參加市政大會,每一名成年居民都要或多或少地直接參政,各殖民地議會代表由公民直接投票選出。據說,即便是地方代表們湊在一起開會,旁聽的普通老百姓覺得哪裡說得不對頭,甚至可以當場提出自己的意見。總而言之,那段時期北美殖民地的民主政治氛圍相當濃厚。

喬治·華盛頓的一生,學會了什麼?這些歷史知識你一定要提前瞭解!

18世紀中葉,北美各殖民地對大英帝國的壓迫愈發不滿,而他們有意識的反抗又反過頭來逼迫英國採取更加極端的措施。在短短十餘年裡,英國政府針對殖民地頒佈了一系列稅法和規定,瘋狂地對對方實行經濟壓榨,這使得各殖民地人民決心聯手反抗英國的殘暴統治。1774年9月5日,在托馬斯·傑斐遜的呼籲下,12個殖民地的55名代表於費城召開殖民地聯合會議,史稱“第一屆大陸會議”。這場會議為美國獨立運動正兒八經地開了個頭,2年後的第二屆大陸會議上,代表們決定成立美利堅合眾國,建立軍隊並實現獨立,同時頒佈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獨立宣言》。

然而,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大陸會議以前,各殖民地特別強調“自治權”,每塊殖民地都主張“自己管理自己而不受外來權威干預”,聯邦成立後,利益自然會趨勢著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場上,若干派系和勢力隨之形成,很快便陷入了明爭暗鬥之中,身處政治漩渦中心的華盛頓就曾險些遭到暗算。

喬治·華盛頓的一生,學會了什麼?這些歷史知識你一定要提前瞭解!

原來,縱使大陸會議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但這也是在“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下實現的,看華盛頓不順眼的勢力並不在少數。在諸多反對者中,新英格蘭和賓夕法尼亞等地區議員的活動尤為頻繁。他們不但時不時地明著暗著噁心一下華盛頓,甚至從未放棄過設計從對方手中剝奪兵權。那會兒的美國軍隊武裝水平低又缺乏作戰經驗,比起英軍本來就是勝少敗多,1777年年底,美軍又遭遇重挫,反對勢力試圖藉著這個機會撂倒華盛頓。他們找了個替代者,此人便是大陸軍副司令,華盛頓的副手兼好友霍雷肖·蓋茨。

蓋茨想要頂掉華盛頓並非沒有機會,相反,他的勝算還不小。被視為美國獨立戰爭大轉折的薩拉託加戰役就是此君領導的,有人認為,蓋茨至少為美國爭取了至少兩場生死攸關的勝利,可謂是居功至偉,他在當時的美軍之中有著極高聲望。華盛頓在戰場上連連吃癟,大陸會議剋扣軍餉,大陸軍官兵暗中策劃譁變;而蓋茨的部下則打算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讓蓋茨頂掉華盛頓。當時已有相當一部分軍官支援讓蓋茨來當大陸軍統帥,根據文獻記載:蓋茨並沒有直接參與這個過程,但他對此心知肚明卻沒有阻止,反而聽之任之。事實上,1777年以後,蓋茨就漸漸受到大陸軍青睞,獲任戰爭部長——按這個職位來看,蓋茨反倒成了華盛頓的上司。

喬治·華盛頓的一生,學會了什麼?這些歷史知識你一定要提前瞭解!

這事兒最終還多虧了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從蓋茨那裡偷到了關鍵物證並在大陸會議上公開,華盛頓才算是轉危為安。此事對美國命運的影響重大,有學者認為,倘若蓋茨如願頂掉華盛頓成為大陸軍統帥,那麼美國立刻會分裂為兩派並陷入內戰。試想,在外臨強敵且戰局極其不利的情況下,美國再鬧起內訌,怕是之前轟轟烈烈的《獨立宣言》就白費了,如今這世界上很有可能也沒有美國了。也正是在這場鬧劇被戳穿後,有人建議華盛頓自己來當國王;不僅如此,讓華盛頓來當國王的呼聲非但沒有隨著鬧劇的遠去而減弱,反而愈演愈烈,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這說起來其實並不複雜:在憲法頒佈前,美國政府手中掌握的權力有限,各州大多不向上繳稅,這導致戰爭臨近尾聲時,許多軍官擔心自己戰後的薪酬無法得到保障。1782年,有一位名叫劉易斯·尼古拉的上校就曾致信華盛頓,聲稱“應當由一位仁慈的君主選出代表來治理這個國家”,換言之就是讓華盛頓來當國王,以讓這位軍隊領袖獲得足夠大的權力來保障軍人的利益。此提議被華盛頓一口回絕,並稱:“我們的國家一定要徹底實行共和政體,如果不能遵循這一原則,試圖採用其他政體,就是叛逆。”事實上,華盛頓真的對權力一點都不感興趣嗎?

喬治·華盛頓的一生,學會了什麼?這些歷史知識你一定要提前瞭解!

咱們姑且以“小人之心”來回看一下那段歷史。

1787年,美國開國元勳們就政治體制問題展開討論,最終得出了三個方案:麥迪遜和漢密爾頓支援實行君主立憲制,效仿英國;傑斐遜主張實行議會共和制,重點維護各州利益;剩下的一種就是華盛頓本人提議的總統制。毋庸置疑,無論最終選用哪種體質,華盛頓十有八九都是美國首任國家元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前二者“一把手”手握的權力有限,尤其是君主立憲制,國王的名號聽起來威風光鮮,但權力極受限制。在三套方案中,唯有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事實上,如願當上美國總統後的華盛頓曾多次把自己擺在近乎於國王的位置上,使用國王般的禮節。

既然華盛頓並非沒有權欲,他為何不乾脆釋放自己呢?原因是他沒有機會。首先,華盛頓名義上是軍隊統帥,然而當時的軍隊並不是華盛頓的,而是各州拼湊起來的,其中派系眾多,勢力紛雜,很難統籌。華盛頓想要坐穩權力,鬧不好就會有人跳出來搞事。其二,美國獨立戰爭就是為了反對大英帝國的壓迫,好不容易趕走了英國殖民者,難道還會在自己的國家也扶起一位國王嗎?華盛頓無論是成為國王還是國王般的掌權者,他無疑極易淪為眾矢之的。其實,當時大多數權力仍掌握在各州手中,準確地說是在大地主和大資本家群體手裡,即便是華盛頓想要權力,他也只能小心翼翼地謀取,1787年憲法中就有其集權意志的體現。當然了,他的有些舉措未免不會引來非議,這也是文章開頭其被諸多反對者詬病的重要原因。

喬治·華盛頓的一生,學會了什麼?這些歷史知識你一定要提前瞭解!

華盛頓之所以成了對權力沒有半點留戀的“聖人”般的人物,完全是源於在他逝世後,有商人以牟利為目的為其成書立傳。一本名為《華盛頓生平錄》的小冊子因此大賣,成了美國曆史上銷量最高的書之一。小小一本書令出版商賺了個盆滿缽滿,其他商人也紛紛效仿,美國立刻掀起了一股吹捧風,手段愈發高明,角度愈發刁鑽,有的沒的都一時間洶湧而出,“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梗怕是就出於此。清朝福建巡撫徐繼畬還突破底線,把華盛頓奉為“堯舜禹湯”的合體,甚至諸多中國先賢加起來還沒他偉大,簡直是荒謬。

當然了,這篇文章並不是為了推倒華盛頓的形象,說他配不上“偉大”二字。恰恰相反,筆者認為站在美國人民的立場上,他不懼艱險為美國民眾爭取到了獨立和主權,同時捍衛了民主,做到這些已經超乎常人之所能了。而在政治方面,華盛頓並非不愛權,他卻能冷靜地分析局勢思考問題,將自己的意圖隱藏起來,在其總統任期內在自己劃定的權力界限中放手爭取,在任期到時勇於放手,這正是一位偉大政治家成熟的體現,比起歷史上那些為了權力最終搞得身敗名裂的人物,他不知高明瞭多少倍。

喬治·華盛頓的一生,學會了什麼?這些歷史知識你一定要提前瞭解!

筆者認為,華盛頓的偉大是建立在他有血有肉的性格與形象之上的,而非許多書本中吹捧出來的那種空洞而典型的“聖人”模樣。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