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對農業遺產創新應用 這位科特派獲聯合國“糧食英雄”稱號

菜單

對農業遺產創新應用 這位科特派獲聯合國“糧食英雄”稱號

原標題:對農業遺產創新應用 這位科特派獲聯合國“糧食英雄”稱號 來源:中國科技網

洪恆飛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

葉明兒指導永嘉縣界坑鄉盛山村農民“大粒香”水稻良種及高效稻魚共生系統管理技術。 受訪者供圖

不久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公佈2021年度世界“糧食英雄”名單,浙江大學葉明兒老師榜上有名,是今年被評選出的25位個人和團體“糧食英雄”中唯一的中國人。

“傳承至今的我國農業文化遺產,包含著‘天人合一’、‘可持續發展’的農耕智慧,對農業文化遺產智慧的挖掘與創新,不僅對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而且對增強我國文化自信、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1月上旬,葉明兒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2003年,浙江省首批101名科技特派員奔赴全省欠發達的100個鄉鎮開展科技服務。果樹專業出身的葉明兒,自此開啟了科特派生涯,至今先後在麗水市青田縣巨浦鄉和溫州市永嘉縣界坑鄉服務。18年來,葉明兒致力於對傳統農業技術的傳承與創新,促進鄉村產業興旺,不僅使農民“口袋”錢包鼓了起來,精神也更加富足。

創新稻魚共生系統 使東西部農民共同受益

位於浙西南山區的麗水青田,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人均耕地僅有0。3畝,曾經屬於浙江的欠發達地區。當地特有的稻魚共生農業系統有1200多年曆史,於2005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授予亞洲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被派駐至青田縣巨浦鄉後,葉明兒隨即走鄉串戶瞭解農情。在鄉區調研中,他注意到,山區冷水田原本不利於水稻萌櫱發生,但當地水稻萌櫱照樣抽生很好,產量也不低。

葉明兒對稻魚共生系統仔細觀察發現:“當地特有的青田魚生性好動,喜歡到水稻植株根部用嘴找食物,從而刺激了水稻萌櫱生長進而提高產量。同時,青田魚不僅能夠吃掉產於植株根部的害蟲稻飛蝨蟲卵,魚排出的糞便還可作為水稻肥料,減少化肥用量。”

“稻田共生古法雖妙,是否還有改進的空間?”經過反覆測算,葉明兒嘗試築高田埂以提升水位,將水稻植株的種植間距從原來的25釐米擴至到35~40釐米,魚苗改為二季投放,改種稻為主、養魚為輔的傳統模式為種養並重的新模式。

試驗結果表明,水稻田每畝秧苗種植數量雖然減少,但產量依然提高5%左右,同時畝均魚產量從傳統模式下的20斤增至200斤,憑藉綠色無汙染的優勢加持,魚和稻均身價翻倍,創新後的稻魚共生系統畝均產值達6000元左右。推行稻魚共生新模式後,青田縣如今有10萬畝稻魚共生系統農田為農民年增收5億元。

2007年,葉明兒又將這一模式複製到了浙大西遷故地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 從浙江青田將近3000萬尾魚苗運到貴州遵義,可謂史無前例。

葉明兒回憶道,第一次運去的1萬尾魚苗全部覆滅,自己和學生們反覆試驗了十餘次,才獲得運輸塑膠袋內氧氣與水的最佳配比,完成這項“東魚西遊”的工程。

“此後花了三年時間,稻魚共生系統在遵義推廣面積累計達6萬多畝。” 葉明兒感慨道,作為科技特派員來講,參與一線生產活動,才能明白科技推廣難的堵點在哪,自己還時常面臨跨專業的問題,因為揹負著農民朋友的期待,需要硬著頭皮去解決。

創新茭鴨共生系統 減少楠溪江源頭農業面源汙染

2008年3月6日清晨6點,從杭州乘車出發,經過近8個小時崎嶇曲折山路的長途跋涉,葉明兒來到了自己科特派生涯的第二個服務站點——溫州市永嘉縣界坑鄉。

“和鄉鎮幹部調研考察後,我們認為,振興鄉村,需要對原先的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葉明兒介紹,當時的界坑鄉黃岙頭村,是個農民人均年收入不到3000元的典型貧困村,但夏季氣候涼爽、晝夜溫差大、山區無汙染的生態環境資源優勢,適合發展高山茭白。

與界坑鄉相距20多公里的麗水縉雲縣大洋鎮,以盛產高山茭白聞名。於是,葉明兒與鄉幹部一起到大洋鎮進行考察,從該鎮引進美人茭、象牙茭等單季茭優良品種之外,還將當地具有近150年曆史的茭白麻鴨共生系統移植到了界坑鄉,並作改良,進行2畝地的創試種。

試驗表明:在每畝放養30只鴨子的情況下,鴨子不僅能將茭白田、稻田的浮萍吃掉,其排出糞便還為茭白、水稻提供生長所需肥料,而且明顯了抑制茭白、水稻的病蟲害發生,減少田間的化肥農藥使用量。此外,每畝還增加了1500元左右鴨的銷售收入,改進後茭鴨共生系統畝產值超1萬元,與水稻種植田相比,效益提高近10倍。茭鴨共生系統試驗豐收的訊息很快傳遍整個黃岙頭村。

如今,茭白種植已由黃岙頭村逐步向周邊盛山、楊莊、興發等村輻射,界坑鄉茭白種植規模1300多畝,種植農戶360多戶,年產值1010餘萬元。茭白麻鴨共生系統也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值得注意的是,茭鴨共生不僅提高了茭白、稻米質量和安全性,而且有效地減少了地處楠溪江源頭界坑鄉田間的面源汙染,保護了生態環境。

“2008年以來,葉教授秉著‘先試點再推廣’‘成功一項再上新’的思路,還帶動全鄉發展了1千畝稻田養魚、1千畝的茶葉、1千畝的高山桃,透過產業振興讓鄉親們生活富足。我們授予了他‘界坑鄉突出貢獻鄉民’稱號。”界坑鄉黨委委員、統戰部長邵建妙表示。

創新築墩栽培技術 在湖州種出優質柑橘

2019年12月,台州黃岩蜜橘築墩栽培系統在葉明兒的主持挖掘下,被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挖掘研究期間,這一栽培方式被用在了業內普遍認為不宜種柑橘的浙江湖州。

何謂築墩栽培技術?這是黃岩先民們在沿海的鹽鹼地上發明的一種傳統橘方法:冬季預先用園土或河泥,築成圓錐形土墩;春季三、四月份把橘苗栽植在土墩上,並在主根的下面放置瓦缸片阻止其向下生長。

築墩栽培後,透過雨水沖刷和墩內溫度的提高,墩內的鹽分很容易溶化成鹽滷從墩的底部流出,從而橘墩土壤中含鹽量得到快速下降變化為淡土,確保了橘樹的正常生長,生產出了延續千年的優質貢橘。

“地處浙江北部的湖州,由於年積溫較低和冬季容易受凍害,歷史上屬於不適宜柑橘栽培地區。”葉明兒說,自己果樹專業出身,很想挑戰下,就在2015年自費買了200棵紅美人柑橘樹,在湖州南潯練市鎮建立湖州第一個紅美人柑橘栽培示範基地。

為解決積溫不足和易發生凍害的問題,紅美人柑橘需要在大棚裡種植,但隨之而來由於大棚溫度比露地要高,導致出現土壤嚴重返鹽現象。

針對這一問題,葉明兒將傳統黃岩蜜橘築墩栽培方式和現代智慧化溫度控制與霧噴節水灌溉技術相結合,人為還原出傳統黃岩蜜橘築墩栽培方式“鹹淡交替”橘樹肥水模式,在湖州南潯生產出了優質紅美人。

“葉教授的這項技術,打破了湖州生產不出優質柑橘的技術神話,填補了湖州沒有柑橘產業的空白。”湖州市南潯區副區長徐國華說。

近年來,在葉明兒指導與推動下,湖州紅美人柑橘設施栽培發展迅速。截至2020年底,紅美人柑橘設施栽培面積已有600多公頃,產值達10多個億。湖州南潯區紅美人柑橘示範園區成為國內設施柑橘集中栽培最大的區域之一。

葉明兒認為,透過對傳統農業文化遺產智慧的充分挖掘與創新,不僅對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發揮了巨大作用,還可作為帶動鄉村旅遊的重要文化資源,相信在實現共同富裕道路上,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將為實現物質富有和精神富有雙豐收發揮積極作用。

對農業遺產創新應用 這位科特派獲聯合國“糧食英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