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人生了病後,需要認真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病,只有病人

菜單

人生了病後,需要認真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病,只有病人

人生了病後,需要認真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病,只有病人

通常人們所謂的生老病死,病,排在了第三的位次。生病,同死亡一樣,是令人忌諱的。人們吵鬧時會戲謔道:你有病呀!對方聽了便很不痛快,遂還口道:你才有病呢!誰都不願意生病,誰都不想被人誤作病人。但生而為人,吃五穀雜糧,又哪有不得病的呢?

人生了病後,是需要認真對待的,這是常理。否則,小病不醫,耽延日久會拖成大病。春秋戰國時期蔡桓公諱疾忌醫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屢見不鮮的。

(一)

人生了病後,需要認真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病,只有病人

幾年前,單位有一位後生,工作努力,做事認真,領導對他很是賞識,正好一部門老總退職,便安排他去該部門負責,主持工作。意圖明確,不出意外,該部門老總便是他了。這真可謂少年得志,春風得意。

但有一樣,年輕人身體似乎欠佳,身材瘦削,面呈菜色。每每食堂用餐,別人早已兩碗下肚,他卻端著一碗飯仍在細嚼慢嚥,而且最多吃完那一碗便不再新增,同事關切他吃的太少,他往往笑笑:已經吃飽了。

九月,單位組織職工健康體檢,這是全員的福利。健康體檢,改變了以往人們生病才到醫院看病的被動狀況,而是主動地去醫院看醫生儘早發現身體存在的一些問題,無病預防,小病及時治療。但這樣的福利,卻由於害怕查出病患,一些人放棄了,在這些人中就包括這位被重點培養的年輕人。

年底,他順利地走上了部門老總的崗位,朋友們紛紛向他祝賀,幾位哥們也攛掇著讓他請客。

訂了一處環境雅緻的酒家,十幾個要好的朋友盡情地敘談聊天、暢快地吃飯喝酒,這個誇讚他官運亨通,那個恭賀他步步高昇,酒是越喝越多,越喝越興奮,他漸漸地不勝酒力,眼前有星光閃爍,喝進去的酒一湧一湧地向上翻,幾次吞嚥著想壓下去,但上衝的力越來越大,終於,他嘩地一聲吐出來,人也軟軟地滑到了桌子下面。

等他醒來時,因飲酒過度導致腦出血,他已經在醫院的病床上躺了三天了,幸虧醫院搶救及時,才挽回了一條性命。原來,他很早就罹患有高血壓症,尤其這一年來,正是提拔前的關鍵時期,雖然緊張工作中時有頭疼現象出現,他總不以為意。幹部選用的必要條件是身體健康,他擔心在體檢中查出問題,擔心領導和同事們知道病情,影響了自己的前途,結果本該在此次體檢中得到醫生建議及時診治,卻由於自身的麻痺和忌諱,反而給他帶來了更大更深的痛苦和憂慮。

(二)

人生了病後,需要認真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病,只有病人

正常情況下,病是需要防微杜漸的。然而,也有些疾病,限於目前醫學的認知以及治療手段的欠缺,醫生在它們面前是無力的,或者說是束手無策的。

母親是位中醫,一生經她手治療過的病人成千上萬,她曾用中藥湯劑為不孕不育的夫婦帶來子嗣,他曾用小小的銀針讓癱臥在床的患者重新下地行走,即便退休在家,仍然用自己的技藝救治著身邊的病人,祛除著患者的苦痛,有時我與母親走在街上,經常會遇上診治過的病人,親熱地走上前來打招呼:趙醫生,逛街吶!

醫生治不了自家的病,這話一點也不差。

母親的病開始誰都沒有意識到,它是一點點地逐漸發展的。先是父親提起:你母親現在記性不好了,做飯不是忘了放鹽淡了,就是放兩次鹽鹹了。年齡大了,丟三落四忘東忘西也屬正常,我們聽過也就聽過,並沒放在心上。後來,去父母處吃飯,母親同一個問題會反覆地問我好幾次:在你家吃不上這手擀麵吧?我答:嗯,吃不上。過了一會兒又問:在你家吃不上這手擀麵吧?我再答:是,吃不上。再過了一會兒:在你家吃不上這手擀麵吧?儘管奇怪,也未往病上多聯絡,只想著年老之人嘴碎話多罷了,且日常自己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是向母親訴說求治,那裡會想到母親竟是自個兒患了病,不但我們不知,連她自己這醫生的都不能自知。

母親外在的狀況一直很好,吃飯睡覺行走都如常人,只是認知能力愈來愈差了,出門偶爾會記不住回家的路,在家裡會想不起兒女的名字,除我之外,一家人都從事醫務工作,每每面對老父親焦慮的神情,心裡的疑惑終是不願說出:阿爾茨海默病,目前世界上老年人罹患較多的一種頑症,正在困擾著成千上萬的家庭。這種病,俗稱老年痴呆症,目前醫學界對其病因尚不明確,治療手段也極其有限。

母親年輕時即患有高血壓,用藥不曾間斷,估計長期服藥的副作用對大腦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也未可知。徵詢過專業醫生,又查閱了相關的資料,母親的病不論對自己還是對家人都是一種非常殘忍的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她對世界的認知會漸漸地徹底喪失:不認識親人,不清楚遠近,不明白苦樂,不辨別冷熱,不知道飢飽。作為親人,卻只能在陪伴中眼睜睜地看著她一天重似一天,直到完全地失去自理能力臥病在床。

母親身體健康時曾感嘆過:誰也不知道自己在世上怎樣活幾天呢。這是在說別人,也是在說她自己吧。

(三)

人生了病後,需要認真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病,只有病人

醫院是救死扶傷的地方,到了醫院,我們見到的除了醫生護士,便是病人和家屬。人們生了病、受傷了,想著救命和好病,自然會往醫院去。

同學老六經營著一爿商店,待人熱情,做事刻苦,育有一雙兒女,生活過得不算大富大貴,卻也有滋有味。一天深夜,我洗漱後正準備休息,手機突然響起來,接起後,老六急切地說:老二,不好了,咱帥讓車撞了,你快給找個醫生。

帥是老六的小子,那年十六七歲,晚上放學回家,在過馬路時,一輛疾馳的汽車迎面撞上了他。老六打電話時,他正陪著兒子坐了120急救車,從縣城往市裡的和平醫院轉送。

情況非常危急,我與妻子在醫院的外科等到他們時,老六的老婆連話也說不成了,一雙手搓來搓去,兩條腿不停地打著顫,再看兒子,滿臉是血的躺在擔架上,已經不省人事了。

醫生護士緊張且有序地忙碌著,先是推著老六的兒子做了腦部CT,又簡短地說了受傷的情況:頭部撞擊導致顱內大出血,需要馬上開顱手術。

手術從午夜11時一直到凌晨2點。我們在手術室外不安地等待著,妻子陪著老六老婆說著些安慰的話,等到帥從手術室推出來,醫生交待道:嗯,手術很成功,放心吧。兒子的命保住了,同學和他老婆不停地對醫生說著:謝謝,謝謝,謝謝您給了兒子第二次生命!

事後,老六感慨地對我說:如果當時甄醫生與我要十萬元的紅包,我也給。

一次,我與甄醫生等小聚,酒足耳熱之際,我將同學的話說給他:你們醫生髮財可真容易啊!甄醫生端著酒杯的手停了停,不無得意道:那是,誰會與錢有仇呵?接著一飲而盡:話又說回來,一條命交到了你的手裡,手術中只想著救人,哪裡會想起紅包呢!

(四)

人生了病後,需要認真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病,只有病人

有時是治癒,常常是幫助,總是去安慰。這是一位名叫特魯多的醫生死後的墓誌銘。細細品味這句話,我們會對病的療治有了新的理解:對於醫生,傾其所學,也只能治癒少許的疾病,更多的時候,醫生只是用一顆慈悲關懷的心去撫慰病人,在心理層面上減輕病人的苦痛,所謂醫者仁心既是此意。因此,對於我們,有了這樣的認知,生命中便會少了許多的擔憂和恐懼,而有了更多的坦然和寬容。

鄰居老王今年70多歲了,他是個閒不住的人,如果他自己不說,你看不出他一身的病。每天早晨,他會早早地起床,洗漱完畢,吃罷老伴準備的早餐,再吃了藥,便騎上電動車去他經營的健身器材廠上班。

幾十年前,他就是健身器材廠的一名職工,在廠子裡摸爬滾打了半輩子,先是廠子裡的工段長,接著做到車間主任,後來走上生產廠長、廠長的位子。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市場低迷,廠子一度面臨破產倒閉的窘境,二十一世紀初,股份制改革的東風吹到這個山城,老王拿出了幾乎全部的積蓄,又東挪西借入股企業,成為了最大的股東。在他的帶領下,健身器材廠從此權責明確、脫胎換骨、內強管理、外拓市場,重新煥發了生機,產品遠銷北上廣深,甚至走出了國門,成為長治市最亮麗的一張名片。

老王苦心經營幾十年,視健身器材廠如自家孩子,一天不去心裡就仿若丟了魂一般,即或五年前胸悶背痛暈倒在廠房,被送往醫院搶救,也僅僅在病房裡呆了半月,身體稍好些,便又撐著去了廠子。

那次,老王得的病可不輕呢。心肌梗塞,犯起來那是要命的。經檢查,老王的心臟的主動脈堵了80%,醫生忠告他需要休息,需要在心臟裡植入支架,不能勞累,不能激動。但人家老王卻全不當回事兒,後來心臟安了兩根支架,該吃藥吃藥,該上班上班,一如常人。生產不順時依然著急發火,朋友聚會時小酒照喝不誤。70歲時他感覺踩腳踏車有些吃力了,便又買了輛電動車騎著去。

有時在小區碰上風風火火的老王,關切地勸道:老王,一把年紀了,該享享清福了。

老王則朗朗笑道:沒人接班呀,老弟。咱就這命,活著幹,死了算。聽聽,這哪裡像個有病之人。

永遠閒不住的老王,讓我不時地想起那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病,只有病人。

人生了病後,需要認真對待: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病,只有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