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泰山最會服務人的客棧,看人說話,不收飯錢,存活百年

菜單

泰山最會服務人的客棧,看人說話,不收飯錢,存活百年

中國名山泰山是古往今來的一大聖地,古時的自然崇拜衍生了帝王封禪,後來帶動無數慕名的人前往祭祀。【旅店與進香】路上往來,難免歇腳,泰山周邊興起了旅店。在泰山周邊的旅店,多是民辦,店老闆多是周邊村莊的人。他們的存在,無疑方便了百姓進山。加上神話傳說、陰陽五行說等的影響。泰山產生了泰山娘娘等神袛,以女性為代表的泰山神袛壓倒了男性神,這與北方民間信仰和民間宗教崛起的女神崇拜有密切關聯。併產生了與之配套的活動,如廟會、旅店等。

泰山最會服務人的客棧,看人說話,不收飯錢,存活百年

大量下層百姓思想沒有今天這樣開化,他們的迷信行為也促使廟會、旅店的興盛。由此,泰山有了一系列的民俗。靠進香生存的旅店,在明代尤其多,這一時期的泰山香社也非常多。《醒世姻緣錄》中有“那雲南、貴州、兩湖兩廣的男人婦女都從幾千幾萬的家裡來燒香”。泰山周邊的地方誌也不乏相關記載,兗州府志說“市裡小民,群聚為會。東祀泰山,南祀武當。歲晚務閒,百十為群,結隊而往,謂之香社”。可見來到泰山祭祀的人遍佈天南海北,有的具備了組織。

泰山最會服務人的客棧,看人說話,不收飯錢,存活百年

有人認為,泰山香社源於漢唐,明清時到達頂峰。香社多是民間自行組織,以村或行業為單位。充斥了大量底層人物,他們拿出錢財作為經費,用來到泰山祭祀,這就是進香。雍正十三年時廢除了明朝設立的香稅,進香的隊伍迅速膨脹。而在這之前,因為朝代更替、香稅沉重,泰山的旅店已瀕臨滅跡。經過免稅政策,重新喚起了底層百姓進山的慾望,於是旅店大量興起。清人程穆衡的日記有“……路逢進香者,男婦累累,蓬頭垢面,或乘牛車,或騎驢……”【百年老店】這樣多的香客除非野宿,不然都要住進旅店,少許住到寺廟道觀的客舍。由此產生了最有名的八家旅店。

泰山最會服務人的客棧,看人說話,不收飯錢,存活百年

張大山店,坐落在北關青龍街北。劉漢卿店,位於舊大關街。宋海揚店,位於靈芝街。夏金章店,位於銅器行街。徐默陽店,位於財源西街、大車檔對過之路北。劉岱陽店,位於通天街。王炎店,位於財源街,舊協祥醬園西北。唐家店,位於泰城北門傅公街附近。他們被人稱為“八大店”,有不少都是父子傳遞的泰山百年名店,建國後都不復存在了。以居首的張大山店為例,店主姓張,大山是其店號。他本是城東南上高村人,後來開香客店發家,綿延百年之久。

泰山最會服務人的客棧,看人說話,不收飯錢,存活百年

張大山經營有方名氣最大,門庭如同府第,給人以賓至如歸。大院內有小院,栽著花木,怡人神情。房間既有單間又有集體宿舍,還有官紳住的公館,可謂是那時的五星級酒店。店內備有各類伙食,上至燕窩魚翅,下至鹽菜大鍋菜,供不同身份的人挑選。服務專案也極多,戲曲名伶常被請來,還有賭桌、鴉片、妓女,甚至剃頭的都有,另外還供元寶蠟燭香。來到店裡的旅客先到店裡的小型泰山奶奶廟進香,這是有名頭的,叫做報到。燒香叩頭給香錢,如同真在碧霞元君祠般。張大山為籠絡生意,使出了招數。

泰山最會服務人的客棧,看人說話,不收飯錢,存活百年

前文所講的香社,就是關鍵。因為底層群眾多是湊錢結伴來,所以香社或叫香火會應運而生。頭目名叫善首,負責香火會管理和收錢。有的人交糧食、布帛,也有直接給錢。因為香社多在秋後集資,一年來一次,張大山店便在秋後派能說會到的夥計前往。這些人拿著泰山特產,分頭到各府縣找善首,奉上特產。就開始宣講泰山,招引善眾到店中。走時留下大紅拜帖,約定時間。等到正月初一,登山的人就到了。天未明,便有夥計走出幾里地,到火車站或路邊侯著。他們舉著招牌,挑著寫有店名的紅燈籠,看著成群的香客就迎上。互敬後說著吉祥話,將客人送到店裡。進門前,有兩名夥計端著四大盤菜、一大壺酒為之接風。按著來人身份高低,禮節、住宿也有高低。香客拉到店後,店裡夥計也不得休息,輪流值班送客上下山。前後服務小心翼翼,一旦惹了客人可了不得。多是客人到店後住一晚再上山,上山若乘轎,店裡也能安排,可謂出入便利。店主接送客人時,看人說吉祥話。他和山上山下的僧道尼姑、各類小店的關係良好,也為服務客人帶來便利。客人上山下山都有店夥計陪同引路,有時還要為客人擔元寶。

泰山最會服務人的客棧,看人說話,不收飯錢,存活百年

進香時,香客先到碧霞祠門口立住,門裡吹號後,就往前面籮筐扔錢,送香客的人喊“西神門上張聲號,泰山奶奶早知道”。香客才能進門完成下一套流程。在廟內,香客參拜焚紙許出自己的願望。臨走時錢多,還能請道士蓋一張“碧霞元君璽綬”的黃表紙神符,他們認為這是辟邪、鎮妖、祛祟、除病的良方。這些迷信活動完成後,香客下山,店主依舊熱情接待,望來年再來。結賬時,開支都是香火會的公錢,個人不用拿。店家只收房錢,不收飯錢,其實都在房錢找齊了。如此顯得謙讓,能讓客人滿意。參考:《泰安文史資料》《泰山香社民俗文化研究對策——以泰山現存香社石碑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