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修行之道|知足常樂

菜單

修行之道|知足常樂

修行之道|知足常樂

民間有這麼一則傳說:

有一天,仙人呂洞賓突然動了凡心,要來人間渡化眾生。他下凡以後,遠遠地看見一個小孩蹲在路旁哭泣,覺得很奇怪,於是就向前詢問原因。

小孩對呂洞賓說,因為家境貧困,老母生病無錢就醫,所以傷心憂愁。

呂洞賓一聽,心中很歡喜,原來人間竟然有這麼大的改善,連小孩子都知道要孝順父母,欣慰之下便想助小孩一臂之力,讓他能夠完成心願。

呂洞賓心裡想著:“要怎麼幫他呢?”

這時,呂洞賓正好看到身旁有一粒石頭,他馬上運用神通,用手指一點,那粒石頭立刻變成了一塊黃金。原本在那裡啼哭不停的小孩,見到呂洞賓這種神奇的變化,不禁看得目瞪口呆,忘記了哭泣。

呂洞賓將黃金交給小孩,叫他拿去變賣,這樣不但可以治好老母的病,也可以改善家中的經濟。

那知小孩卻連連搖手,不肯接受黃金。這使呂洞賓更加歡喜,心中暗暗想道:“這個小孩子實在了不起,竟然能夠不為錢財而動心,將來必定大有作為。”

因此,呂洞賓就面帶笑容的問道:“小朋友!你不是急需用錢嗎?為什麼給你黃金,你卻不要呢?”

小孩兩顆眼珠一直瞪著呂洞賓那根點石成金的手指頭說:“我不要黃金,我只要你那根手指頭。”

“咦?為什麼呢?”呂洞賓不解的問。

小孩說:“黃金有用完的一天,但是如果我有你那根手指頭,就可以點石成金,豈不是這一輩子都有享用不盡的黃金嗎?”

呂洞賓一聽,不禁搖頭嘆氣:“唉!世間的人真是貪心不足啊!”

世界上最大的財富是什麼呢?就是知足。無慾知足,是擁有最大的財富,也是真正快樂的人。

《佛遺教經》說:“當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少欲之人,無求無慾,則無此患。”

慾望越多的人,因為多求利益的緣故,煩惱也就越多。慾望少的人,因為無所追求,所以受煩惱的折磨自然也就少了。世間凡夫整日忙碌於追求享受,或為名或為利一生辛苦,但是有幾個人真正滿足過?如果能夠將奔波於名聞利養的精力,去做更多利益眾生的事情,人生決定會過得更加快樂又有意義。

經上說:“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

想要擺脫各種煩惱的糾纏,應當努力修學知足。要對治苦惱,就要修知足法門,因為它能讓我們安住在富足安樂的地方。佛陀在臨入涅盤最後的說法,尚且以知足諄諄告誡弟子,可見知足法門的好處。

經上又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意思就是說,一個知足的人,就是讓他睡在地上,心中仍會感到安隱快樂;反過來,一個不知足的人,就是讓他生活在天堂裡面,他也不會感到稱心如意。

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一個不知足的人縱然使他擁有全世界的財富,在物質上非常豐足,但是他在精神上猶會感覺貧乏不足,所以講起來還算是屬於貧窮的人。但是知足的人就不一樣,雖然物質生活貧窮,他也能活得很安然,感覺到精神富足。

不知足的人,時時都被外境各種慾望將他的鼻子牽著走,說起來實在是令人憐愍。知足第一富,希望我們都能夠學習知足,做一個真正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