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王維的詩歌中都有淡淡的禪理韻味,為何在詩中很少出現在佛學之中?

菜單

王維的詩歌中都有淡淡的禪理韻味,為何在詩中很少出現在佛學之中?

今天的我們提到王維,就不得不提他的雅稱詩佛。王維和佛學是融為一體的。在他的詩歌當中,我們很少看到像李白,杜甫那樣強烈關注現實的選擇,更多是一個人在山林之中感受到佛學境界的追求。

王維的詩歌中都有淡淡的禪理韻味,為何在詩中很少出現在佛學之中?

佛學之於王維的唐詩創作有很大的幫助,這一點毋庸置疑。他的很多詩歌當中都有淡淡的禪理韻味,所描繪的那些詩中有畫的場景很多也都是帶有佛學清靜的思想。比如“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又比如“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但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王維並不都是正面的影響,還有一些詩歌限制了王維詩歌的韻味和意境的發展。

王維的詩歌中都有淡淡的禪理韻味,為何在詩中很少出現在佛學之中?

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白髮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這首唐詩就是唐代王維的《秋夜獨坐》,在王維的詩歌當中佔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前20個字繼承了他詩中有畫的寫作風格,其中也不乏禪理的韻味,但最後的20個字卻備受詬病,純屬說理,相對而言太過於枯燥。甚至很難讓人想象,這是王維作寫作出來的詩歌。

王維的詩歌中都有淡淡的禪理韻味,為何在詩中很少出現在佛學之中?

唐詩的一開始就是一個落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獨坐悲雙鬢”,一個人孤獨地坐在夜裡,看到自己雙鬢變白,也是感覺到幾分悲苦。此時“空堂欲二更”,在這樣一個秋冬夜晚,詩人感受的年華的流逝,感受到人的衰老,內心生出了幾分悲情。

王維的詩歌中都有淡淡的禪理韻味,為何在詩中很少出現在佛學之中?

“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接下來的這十個字是典型的王維式的唐詩創作,一樣的精美,一樣的對仗,一樣的詩情畫意。山間野果在秋雨中落下,草中蟲子到燈下來低鳴。本來此時正是詩人打坐之時,但是此時他卻陷於人生的悲哀。一個人就是這樣,在歲月的無情流逝當中走向生老病死。

王維的詩歌中都有淡淡的禪理韻味,為何在詩中很少出現在佛學之中?

前四句20個字的唐詩可謂意蘊非常豐厚,值得今天的我們細細的咀嚼,讓我們看到這個以修佛為名的詩人內心世界是如何的看待現實。我們滿懷著期待去看最後的20個字,不覺間卻有一點失望。“白髮終難變,黃金不可成。欲知除老病,唯有學無生”,頭上的白髮已經沒有辦法再變黑了,歲月流逝的痕跡是怎麼樣去除不掉的?為了長壽煉丹到如今也沒有收穫什麼結果,只能如此讓年華越來越衰老。

王維的詩歌中都有淡淡的禪理韻味,為何在詩中很少出現在佛學之中?

面對現實,如何能夠消除衰老,如何能夠抵禦疾病,唯有學佛才能讓人的生命一直長存。通讀王維的這首唐詩,前20個字非常的精彩,可謂字字傳神之語,但是最後的20個字純屬說理,宣稱修佛是多麼美好的事情,能夠帶人超越世俗。但是對比前20個字的詩歌意境,後面20個字表達純屬狗尾續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