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菜單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中國有一種老少皆宜的傳統遊戲,閒時三兩個朋友一起,逢年過節親人一起。民國時期,不論是整日裡無事的貴族太太,還是附庸風雅的文人才子,都逃不過它的魔力。這便是麻將。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一、不打麻將,因為贏不了在梁實秋的文章中,曾有一篇《談麻將》,在文章他詳細闡述打麻將的日常與樂趣。旁人一看,總以為梁實秋本人定是個中高手,麻將桌上的常客。可是每每到真槍實戰,梁實秋卻幾乎不上桌打麻將,只在一旁觀看。旁人問他為何?梁實秋卻說:“我不打麻將,並不妄以為自己志行高潔。我腦筋遲鈍,跟不上別人反應的速度,影響到麻將的節奏。一趕快就出差池。我缺乏機智,自己的一副牌都常照顧不過來,遑論揣度別人的底細?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如何可以應付大局?打牌本是娛樂,往往反尋煩惱,又受氣又受窘,乾脆不如不打。”這樣的梁實秋,著實可愛,旁人不打麻將,都自詡高潔,可他偏偏說自己反應太遲鈍。其實,從幼年開始,梁實秋便很少打麻將。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他出生自書香家庭,父親又是典型的封建式教育,認為麻將乃是玩物喪志,幾乎不讓梁實秋碰,家裡更是不見麻將蹤影。略微大一些時,梁實秋好奇問起父親,結果父親臉色一板說道:“打麻將嗎?到八大胡同去!”自此之後,他再也不敢在家中提起麻將,後來與朋友相處,才得知麻將樂趣。可惜的是,他已經錯過了學習麻將的“最佳時間”,成了“反應遲鈍”之後。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雖然自己打麻將不行,但梁實秋依舊會在常備麻將,為的便是登門來的好友。與梁實秋交好的,許多都是有名氣的文人,而在這些文人中,尤其以梁啟超、徐志摩為之最。二、唯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梁啟超,著名的梁任公先生,人們眼中的大師與教育家,打起麻將來也是一把好手。他認為,麻將不過是一種可以娛樂的遊戲,能夠令人放鬆身心。梁啟超在清華唸書時,讀書興趣濃厚,打牌興趣更是如此。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他能廢寢忘食讀書,亦能廢寢忘食打牌,每每了牌桌便將一切煩惱都忘卻,不再想“讀書”二字。梁啟超常說:“只有讀書可以忘記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記讀書。”一味讀書,極有可能將自己養成書呆子,時不時來幾圈麻將,便成了勞逸結合。除了梁啟超,胡適也是個愛打麻將之人。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江冬秀喜歡打牌,胡適獨愛打麻將,只不過一個經常贏錢,一個卻老是輸錢。據知情人士透露,江冬秀打牌贏的錢,幾乎能滿足他們一家日常所需。有一次,胡適與好友打牌,接近尾聲之時,胡適一手“大滿貫”的牌,內心猶疑是否要直接扣了對家。此事牌桌面上兩張白板,胡適手中一張白板,唯一擔心的便是“吊孤張”。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所謂富貴險中求,牌桌上更是如此,胡適思慮再三決定冒險一把。結果這一個冒險,胡適便輸了個精光,最後還開了一張30多元的支票,才算了結這次輸的錢。幸而江冬秀在這些瑣事上大度,否則回家又是一頓“天翻地覆”。徐志摩打麻將,便與胡適有些相似,只要有好牌,必定不假思索,牌去如飛。因為折折哦那個魄力,他每每和太太小姐們打牌,都非常受歡迎。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三、四個人湊在一起,天造地設不過,麻將這等迷人的遊戲,不僅在中國受歡迎,在國外也是風靡。梁實秋在國外留時,剛一上出國的輪船,便看見幾位同學在娛樂室支起了麻將。在麻將聲、同學的歡聲笑語中,大家倒也忘記了遠離家鄉的愁思。到了國外之後,美國教授也愛麻將。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有一次,梁實秋、聞一多到兩位教授家用餐,飯後他們談起了中國文化。席間不知誰提了一嘴,外國教授突然表示,既然人數合適,不如湊一桌麻將。令人驚奇的是,說話間,老外便從房間裡掏出了麻將,準備要上桌。這時候,梁實秋有些窘迫,不好意思地坦誠道,自己幾乎不會打麻將。老外一聽,十分不解:“中國人竟不會打麻將?”不得已,幾人只能臨時拿出說明書,湊合來了幾局,結果自然是難以盡興。

梁實秋寫《談麻將》,一到實戰只會看:我腦筋太遲鈍,反應不過來

空閒時候,打麻將能夠消磨時間;情緒緊張之時,麻將更是放鬆的一把好手。抗戰期間,前線在打仗,後方在準備物資之餘,更有些人十分空閒、情緒緊張,難以安撫。這時候,便有人戲言:“一箇中國人,悶得發慌。兩個中國人,就好商量。三個中國人,作不成事。四個中國人,麻將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