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當救人的醫生站上被告席時,我們的道德與良知就先輸了

菜單

當救人的醫生站上被告席時,我們的道德與良知就先輸了

“醫生救人壓斷患者12根肋骨”一案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民眾比較關注。日前,該案迎來了“大結局”。

11月3日,遼寧省瀋陽市某縣城鄉村醫生孫某某收到了一張遲到的判決書: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當救人的醫生站上被告席時,我們的道德與良知就先輸了

歷時四年之久的官司,終於“塵埃落定”。

當事人孫醫生收到判決後表示對這個結果“很欣慰”。全社會也跟著鬆了一口氣,法律維護了正義和秩序,沒有讓好人蒙冤受苦。

孫醫生畢業於瀋陽醫學院,先後取得了“鄉村醫生證”和“執業醫生證”,具備行醫資格。他在自已的老家開了一間藥店。

2017年9月上旬,時年70歲的老太齊某因為感到胸悶氣短,就到孫醫生的藥店買藥。孫醫生建議齊老太服用硝酸甘油,並遞給了她一片,然後幫齊老太測量血壓。在量血壓時,齊老太突然暈厥倒地不起。孫醫生一邊撥打120,一邊為她做CPR(心肺復甦),按壓持續了十分鐘左右,患者逐漸恢復意識,後被救護車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

齊老太的兒子薛某調看了藥店的監控影片,以自己母親被孫醫生壓斷12根肋骨為由索要各項賠償近萬元,並於當年的10月份將孫醫生告上了法庭。

當救人的醫生站上被告席時,我們的道德與良知就先輸了

2019年12月,瀋陽市康平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

[1]。原告是否服用硝酸甘油與心臟驟停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2]。被告人孫某在給老太實施心肺復甦的過程中不違反診療規範,不應承擔搶救過錯。

齊老太不服,她堅持認為是吃了孫醫生給的藥片才突然暈死過去(心臟驟停),堅決要求孫醫生給予賠償,她上訴到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法院經過審理、合議,根據國家現行的有關法律條文之規定,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終審判決。

當救人的醫生站上被告席時,我們的道德與良知就先輸了

這起耗時四年的訴訟,究竟誰是贏家?誰又成為輸家?

從表面的結果來看,被救的齊老太和她的兒子二審皆輸,是當然的輸家;果斷救人的孫醫生二審皆贏,自然是贏家。“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彷彿是這起案件最好的註腳。

筆者對此官司及相關判決有幾點看法,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一)我們為英雄孫醫生點贊,也為他的遭遇深感惋惜和同情。

在被反覆糾纏的四年當中,他的人生遭遇了巨大的變故。他開的那家賴以為生的藥店早就關停,行醫事業也暫時中斷。他贏了官司,卻敗給了際遇。如果沒有遇到齊老太以及這樁官司,他的家庭和生活或許會更加小康一些、安定一些,至少不會像如今這般狼狽不堪。

當救人的醫生站上被告席時,我們的道德與良知就先輸了

(二)我們對齊老太母子的行為表示譴責。

訴訟權是公民的權利,但決不能濫用,更不能是非不分、好歹不清、沒有底線地反告甚至誣告自己的救命恩人。他們表面上是說要追求事件的真相,不要錢。但他們的每一步行動,都在坐實自己“訛詐”的目的和嘴臉。

他們這種行為,是摔倒的老人訛詐路人版本的延續和升級;是“死哪訛哪”怪誕思想在實際生活中的體現。他們的作為,令人不齒,更叫人心塞膽寒,嚴重破壞了正常的社會救助體系,加劇社會對立情緒的滋長與蔓延。

(三)這起官司,表明道德和良知已經先敗了。

所以,當救人一命的好醫生“被”站在“被告席”上時,我認為不只是原告輸了、被告贏了這麼簡單,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互助生態輸了,而且是一開始就輸得很徹底!

當正義抵不過金錢的誘惑,當良知輕易被“訛詐”打敗,當越來越多的“碰瓷”“訛詐”事件在各地上演時……,也就是我們這個社會道德崩塌、人人自危的開始!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缺乏基本信任與慈愛的人類社會,與動物世界何異?與人間地獄何異??

當救人的醫生站上被告席時,我們的道德與良知就先輸了

但願藉由此案的判例,對那些別有用心和企圖的人提出一個響亮的警告,對不良社會風氣宣戰。讓社會快速修復道德的生機與公序良俗的本然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