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夷堅志》記載,南方有種取暖的火櫃,目前這種老物件快看不到了

菜單

《夷堅志》記載,南方有種取暖的火櫃,目前這種老物件快看不到了

《列子?湯問》中寫道:《山海經》為“夷堅聞而志之。”意思就是說,都是夷堅把這些神怪形象記錄下來的。南宋時期,有一個人自比夷堅,寫了一本名為《夷堅志》的古書,在這本書中,居然描寫了一個宋朝的“取暖神器”火櫃,火櫃是什麼櫃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夷堅志》記載,南方有種取暖的火櫃,目前這種老物件快看不到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夷堅志》記載,南方有種取暖的火櫃,目前這種老物件快看不到了

《夷堅志》全書分為四大部分,描寫的是宋代社會生活、宗教文化、倫理道德和民情風俗,是我們瞭解宋人生活的一個極佳視窗。書的作者名字叫做洪邁,他的家世可不一般,“一門三丞相四學士”就是世人給他家族的美譽,洪邁與父親洪皓和哥哥洪适都做到了丞相,這樣的家族怎能不被人羨慕呢?

《夷堅志》記載,南方有種取暖的火櫃,目前這種老物件快看不到了

雖然洪适官至正一品,但他作書可一點也不呆板,《夷堅志》中,記錄了許多有趣的東西,比如一個關於“火櫃”的事情:臨安人楊靖作為衙校押運花石綱到京城,因此進了童貫的陣營,自此平步青雲,一直升官到武功大夫。後來又轉而做了州都監。三年任期屆滿,他想繼續留任,於是就花錢打造了三個“螺鈿火櫃”,派兒子十一郎督運,載著這三架螺鈿火櫃去京城。

楊靖想的很好,一個火櫃進送皇宮內院,一個獻給蔡京,另一個貢給童貫,只要能賄賂舒服這些重臣,連任之事便輕而易舉,可是他沒想到“家賊難防”,十一郎見這些火櫃做工奢華精美,認為必然非常值錢,於是動了貪念,到了京城以後,十一郎只把一個螺鈿火櫃進獻了皇宮內院,另外兩個竟然直接拍賣了,一下得了數千的錢,他拿這些錢在京城花天酒地,老家的父親烏紗帽不久之後就被摘了。

《夷堅志》記載,南方有種取暖的火櫃,目前這種老物件快看不到了

什麼是螺鈿火櫃呢?這個東西我們應該拆成兩部分來研究,首先是“螺鈿”,它是一種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瑰寶,使用螺殼、夜光貝和扇貝等外殼為原材料,使用特殊手段將它們仔細磨製成人物、花草和蟲魚形狀的薄片,然後按照一定的紋理,把這些薄片依次鑲嵌到器物上,這就叫做螺鈿。那什麼叫做“火櫃”呢?

想要知道什麼是火櫃,就一定要先知道什麼是“火炕”,作為中國北方人的“暖床”,火炕的歷史十分悠久,《新唐書?高麗傳》中記載:\“(其人)冬月皆作長炕,下燃溫火\”。可見火炕在唐代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其實火炕就是在沒有鍋爐的年代裡,人們使用磚石等物,壘砌而成的可供睡覺和休息的家庭器物,在下面置一火爐,只要添煤炭入火爐,炕就會發熱,故名火炕。

《夷堅志》記載,南方有種取暖的火櫃,目前這種老物件快看不到了

當然火炕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張床,那火櫃難道是一個“櫃子”嗎?事實並非如此,以在寧波看到的一個火櫃為例,它長2米,寬1。1米,高0。6米,看起來和一張床差不多,但卻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面用木頭製成,櫃子的蓋板也是“床板”,蓋板距地面有五六十公分,它是可以靈活移動的活木。

《夷堅志》記載,南方有種取暖的火櫃,目前這種老物件快看不到了

火櫃的下層是空的“櫃子”,但是這裡面放的可不是衣物,而是一個“火缸”的大炭火盆,除了炭火,再在上面鋪些木屑和穀殼等燃料,最後再用一床厚被蓋住火櫃的上端,這樣既能保證人的溫暖,又能讓火櫃保溫,它通常能保持八九個小時的熱度,這對於南方人而言,足以抵禦寒冬的冷風了。

火櫃雖然用起來十分溫暖,但是它也有很多缺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人健康不利,一直拿被子捂著炭火盆,煙燻還是小事情,一旦炭燃燒釋放的有毒氣體無法及時揮發,有可能會造成中毒的情況,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安全隱患。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早已進入了電氣化時代,即使是在農村,也是戶戶通電通電,所以火櫃正在被暖風空調、電暖器和電褥子取代,也許再過幾年,火櫃就再也看不到了呢!

《夷堅志》記載,南方有種取暖的火櫃,目前這種老物件快看不到了

在現代人看來,火櫃有太多的弊端,但在宋朝的時候,火櫃可是超級的取暖神器。童貫這樣見過世面的大人物,在寒冬時候收到一個精美的“禦寒神器”的話,想必也會樂滋滋的收下吧?從這件器物上我們可以看出,華夏民族是聰明和睿智的,他們不被苦難擊垮,而是動用頭腦發明新的生活用具去適應它,這正是我們學習和繼承的寶貴精神財富呀!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晉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