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他是西涼的無敵將軍,可《三國演義》為何要妖魔化他不公平!

菜單

他是西涼的無敵將軍,可《三國演義》為何要妖魔化他不公平!

徐榮,三國時期西涼軍系的優秀統帥,是位名動一時的猛人,他的戰績足以令人瞠目結舌,完全可以躋身三國一線大將的行列。可在《三國演義》中,他卻被塑造成了一位僅和夏侯惇交馬數回合,就被斬於馬下的三流將領。

《三國演義》為何要妖魔化他?其實說來也簡單。

因為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都是以東漢或者曹魏為正統的,相反的西涼董卓系,自然而然就是亂臣賊子了。於是乎,這位先後大敗曹操,再破孫堅的名將,就只能在歷史的塵埃中嘆息明珠暗投了。

由於作者的吝嗇,屬於徐榮的筆墨並不多,即便有那也是在別人的傳記裡,所以,我們只能是東拼西湊出一個關於他的輪廓。

他是西涼的無敵將軍,可《三國演義》為何要妖魔化他不公平!

一、

徐榮,遼東玄菟人(一說遼東襄平人),首先沒有字,為董卓中郎將時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然後他在董卓帳下任職一直到公元190年二月,期間他做了什麼,史料並沒有記載,但從後面的戰績來推測,他應該是深受董卓的信任。

當時天下諸侯並起,董卓為避眾諸侯兵鋒,將天子從洛陽脅迫至長安,自己自恃西涼鐵騎留駐洛陽。當時各路諸侯雖在名義上共舉義旗,誅殺董卓,興漢安邦,可實際則勾心鬥角,各自為戰,在攻下洛陽城便互相觀望,停滯不前。唯有曹操一針見血指出董卓外強中乾,隻身率兵5000前去追擊董卓。

於是乎,這位西涼名將的第一戰就開始了,這一戰註定要名垂青史。

他是西涼的無敵將軍,可《三國演義》為何要妖魔化他不公平!

當曹操領兵追至滎陽汴水時,遇到了徐榮。雙方經過激戰,曹操死傷甚多以至於本人都被射傷,坐騎也戰死了,要不是曹洪關鍵時刻出手相救,恐怕就沒日後的魏武帝了。最後,曹操乘夜色逃走,狼狽至極,徐榮一戰成名,保住了董卓一脈。

很多人質疑這場戰爭的規模,其實從史料的記載中可見一斑。《三國志》是這樣記載的:“邈遣將韂茲分兵隨”,《資治通鑑》的記載是這樣的:“濟北相鮑信與曹操俱屯酸棗”,鮑信很欣賞曹操,想來助戰。所以說,曹操一方兵力應該不下於一萬,作為雄才大略的曹操,萬餘人已經足夠他排兵佈陣,玩點花樣了,可結果卻是大敗於徐榮,可見其謀略。

還有就是大敗曹操後,他並沒有貿然輕進,而是透過對敵我的分析,放棄了攻打酸棗的打算。從這可見,其頭腦絕非一個三流將軍所有擁有的。

他是西涼的無敵將軍,可《三國演義》為何要妖魔化他不公平!

二、

如果說大敗曹操是偶然的話,那擊敗孫堅應該算是徐榮的本色演出了。

《後漢書·董卓傳》是這樣記載的:“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徐榮擊破孫堅,並烹殺了一個太守。

這場戰爭就比較有代表性了,遭遇曹操時,徐榮是以逸待勞,況且西涼軍驍勇。但這一次,徐榮、李蒙分兵劫掠,因而兵力肯定不能太多,而且孫堅所部的豫州兵作戰又極為驍勇。董卓原話是這樣的:卓謂長史劉艾曰:“關東諸將數敗矣,無能為也。唯孫堅小戇,諸將軍宜慎之。”可見孫堅所部作戰之頑強。

可即便如此,孫堅還是敗了,這也充分說明了徐榮的指揮水平和謀略,決不能以等閒視之。

他是西涼的無敵將軍,可《三國演義》為何要妖魔化他不公平!

三、

關於徐榮的記載,《三國志》和《後漢書》的記載極少,出場次數也僅限於上面擊敗曹操、大破孫堅,以及舉薦公孫度和戰死新豐這幾次。

徐榮的最後一戰是面對從西涼殺回長安的李傕,郭汜,昔日的同僚,現在的仇敵,想來徐榮心裡也是五味雜陳。不過這次他沒能再延續當年的輝煌,因部將胡軫的背叛,寡不敵眾,最終血染疆場,戰死在亂軍之中。

對於將軍來說,馬革裹屍何嘗不是一種歸宿?我一直認為歷史委屈了西涼將士,雖然他們荼毒京城,但不能因此就掩蓋了他們的勇略。在亂世中,他們參軍的目的或多或少不那麼厚道,但對於生存來說,他們確實別無選擇。

西涼軍禍亂京畿,但中原諸侯又何嘗不想如董卓那般橫行無忌呢?目標是一樣的,只是手段不同罷了,在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亂世中,誰又能不改初衷的維持那份虛無縹緲的道義?因此而埋沒西涼的將才,實屬不公。

他是西涼的無敵將軍,可《三國演義》為何要妖魔化他不公平!

劉備偽君子被歌頌;曹操挖人家祖墳、搶別人老婆被稱梟雄;西涼董卓的可悲,不知道是否真有那些事。歷史,反正都是一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