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菜單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丁大全:前興風作浪,後中流隨波

讀史時總覺得奇怪,北宋賢相起堆堆,南宋奸臣一串串,自趙構任用秦檜後,政治變化的空間真是讓人吃驚,似乎朝廷所倚重之人不是佞臣就是小人,但細讀後又覺得也有些偏頗,這些弄權之人除了那生活腐化墮落,壓制賢良一類的老生常談外,其它好像也說不出其它什麼道道來。

在這一時期中,直臣還是有的,文天祥和江萬里這一類的忠臣就不說了,即使如史彌遠,賈似道及韓侂冑一眾,如果仔細研讀正史,亦可對他們產生同傳說中印象不一樣的理解,但有個人是除外,那是正宗奸臣,妥妥地壞人一枚,他便是丁大全。

觀宋朝的政體一直就不甚穩定,元祐前就起起伏伏,黨爭不斷,卻並無一人做大而左右朝廷;而到了崇寧年間情況就發生了很大變化,雖不能說皇權旁落,但是出現了權臣一手遮天的崩壞時代,這其中尤以丁大全為甚。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丁大全,字子萬,江蘇鎮江人,進士出身,先為蕭山尉,累遷至右丞相兼樞密使;後因襄陽戰時隱匿軍情罷相,出判鎮江府。又移送南安軍,繼移置新州。四年復徙海島,舟過滕州,被將官畢遷擠落水而卒。

以上是刪減版的正史所載,但我卻覺得有點小小的疑問,一般來說,進士出身之人如果放外官到地方,都是正印官,至少是縣令或縣長,怎麼這丁大全卻只是一個副縣級的縣尉,也就是管當地治安的公安局長,幾乎同“吏”差不多,這似乎有點大材小用,或者叫誤用人才的感覺了,因為這進士怎麼說都是文人嘛。

丁大全天生異相,據《錢塘遺事》記載他是“藍色鬼貌”,所以他得外號叫“丁青皮”,乍一聽還是有些瘮人,估計就是臉上有塊青痣吧,說他“藍色鬼貌”肯定是後世作傳者對他不恥而故意為之,也就是個長相奇特之人吧。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丁大全是賈似道的前任,比起賈似道,他的名氣就小了很多,賈似道因一個蟋蟀宰相及那李慧孃的故事,大概是自秦檜之後最為聞名的宰相了,丁大全完全無法同其相比,但賈似道無論怎麼說,在襄陽之戰中也是戰功多多,並被那忽必烈嘆為神勇之將,只是在驕奢淫逸這方面,二人有其共通之處。

他是被列入《宋史奸臣》傳中,他也是從基層一步步上來的,想必也是一個有能力之人,但史載他是靠巴結宋理宗寵信的宦官董宋臣,我想,這也許有關係,也是原因之一,如果沒能力,再是巴結也難以登上宰相這樣高的地位吧。

不過,《宋史》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他巴結的事,那時他已是勢焰燻灼的宰相了,巴結的物件當然只有皇帝了;當時的宋理宗正想為他寶貝女兒瑞國公主挑選女婿,丁大全為了獻媚,將目光定位在前來參加殿試的舉子中,他鎖定了一個長相英俊的當塗人周震炎。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於是,丁大全將考題洩露給了這周帥哥,果然高中,理宗欽點為狀元,按說接下來便可進位駙馬爺了,可不料這芳齡15的公主在簾後相親,一看這周帥哥已年近三十,心中很是不爽,於是這門親事便也黃了。

這則故事說明當時的丁大全能夠為所欲為,竟能左右科舉,其權勢之煊赫可見一斑。不過,周震炎年近三十還王老五一個,這在結婚年齡普遍很早的宋代是不可想象的,難不成如後世杜撰的陳世美可以停妻再娶?但那只是戲說,對皇室公主來說,這個是根本不可能的,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這選駙馬一事有疑點是肯定的,也許是作傳之人黑他,但另一件事卻是鐵板釘釘,因為這在當時引起了很大的震動,這便是當時丁大全一手炮製的“太學生事件”。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此事緣由是太學生陳宜中等六人,看不慣丁大全的專橫跋扈,聯名上書彈劾丁大全,但反被丁大全指使爪牙取消了這幾人的太學生資格併發配流放邊州,一時間輿論譁然。

啟程之日,眾多太學生正裝相送以示抗議,這更激起了丁大全的惱怒,他立即在太學立碑示警,嚴禁學生妄議國政,這阻塞言路的小人行徑更讓時人所不齒,反而這六名太學生倒聲名鵲起,被時人譽為“六君子”。

丁大全把持朝政期間,結黨營私,朋黨遍天下,他無視朝綱,貪汙受賄,任用奸佞小人,很多正直臣僚皆被排斥出京城;他權傾朝野,只蒙皇帝一人,其它都由其一言定鼎,在當時的朝廷竟形成群臣敢怒不敢言之狀,甚至連怒都要小心,一旦被丁大全知道,那立即會帶來潑天之禍。

賈似道有李慧孃的故事,而這丁大全則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是上演了納媳的醜劇,如那春秋時的衛宣公強納兒媳宣姜一般,是一幕宋代版的“築臺納媳”。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說的是他給兒子求娶當地一位美貌的女子,女方也答應了,但在一個偶然的場合下,丁大全見到了這個女子,美豔如西子,體態似驚鴻,丁大全頓時魂不守舍,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識,於是,便直接將其納為側室,兒子便只好另覓他人去了,此事亦為時人所恥笑。

以上這些當為小人作派,與大局並無甚影響,奸臣之所以成其為奸臣,尤以誤國為重,而丁大全正是在誤國上,對大宋王朝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大罪,甚至可以說他的行為直接導致了南宋的亡國。

當宋蒙聯手滅掉金國後,無恥地蒙古人立即掉轉馬頭向南宋殺來,他們從川陝及湖襄兩個方面發動了進攻,入川陝即可沿江而下,陷襄陽便立可望飲馬長江,兩路如鉗形攻勢,夾擊還想保東南半壁不失的南宋政權,這其中的重中之重是襄陽戰場。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蒙人南侵,形勢危急,國勢急速衰敗,而丁大全卻猶自專權自恣,貪財好色一如既往,值此存亡關鍵之時,身為宰相的丁大全本當調動一切可以調動之力量,奏請皇帝,對各路勢力加以整合,全力抗擊蒙人的入侵才是正道。

可是,這丁大全卻欺上瞞下,置社稷傾覆而不顧,竟對蒙人圍攻襄陽之緊急軍情壓下,瞞著皇帝,依然故我地做著他喜歡做的事,縱情享樂,全不以國事為是,以至於當局勢緊急時,這當皇帝的宋理宗還沉浸在滅金人,一雪“靖康恥”的陶醉中,渾然不知大廈之將傾。

及至後來理宗知道了軍情緊急,連忙拜賈似道為左丞相,率軍禦敵,但對這故意耽誤軍務的丁大全卻聽之任之地不做處理,於是,朝野一片譁然,在群起要求嚴重之下,這宋理宗不得已才罷免了丁大全的相位,讓他去家鄉鎮江當太守去了。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對這般延誤軍機的重罪之人,如此輕描淡寫地處置,可見理宗對丁大全的寵信,而且還讓他是掛著觀文殿大學士的名銜去任職,這讓一班對丁大全早已恨之入骨的朝臣情何以堪,於是,再次發起嚴懲浪潮,無奈之下,宋理宗才罷免了丁大全所有的官職,流放貴州。

當丁大全在貴州時也不老實,他竟然和蠻人勾結,暗自打造兵器,圖謀不軌,結果被人告發,於是,理宗再次下詔將其貶去海島,而在押解去海島途中,路過廣西藤縣渡海時,押運官畢遷痛恨其禍國殃民,故意將其擠下船去,一代奸臣就此波逐中流,魂飄隨水去。

圖謀不軌之事為《宋史》所載,言之鑿鑿,說他罪有應得這個我是一百個贊同,但說他私造兵器,妄圖謀反,我卻是不太相信的。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

想這丁大全當時的處境是臭名昭著,自保不暇,哪兒還有號召力去招眾反叛,去推翻朝廷,何況這蠻人的勢力能有幾何,如何能靠著這丁大全去攻打宋朝,說這話肯定是屬於牆倒眾人推的落井下石之舉,這用腳後跟也能想明白的事,卻被正史採信,倒也很是無奈。

時下黑名人,替罪臣翻案之風盛行,連那司馬遷都在被黑,為秦檜翻案的文章也時有出現,似乎這丁大全倒是無人問津,可能一是名聲不彰,二是聲名太臭,他一生作惡多端,誤國殃民,寡廉鮮恥,貪財好色,其所作所為實在是沒個翻案之縫隙,不過,我倒是覺得,他有一副楹聯寫得還真不錯。

那是當年他在福建寧德任主簿時,曾在此處的一深山中的百丈龍潭替百姓乞雨,這百丈龍還真顯靈了,等到他發達後,便啟奏朝廷封這百丈龍為龍王,並在潭邊修築了一個亭子,名為龍亭。

亭修好後,丁大全意氣風發,為此龍亭撰寫了一幅楹聯:“龍從百丈潭中起,雨向九重天上來。”此聯磅礴大氣,蘊韻意深,真不愧是楹聯中的極品之作,從中我們也能看出,丁大全這進士文章還是很不錯滴。

丁大全一生作惡多端,寡廉鮮恥又貪財好色,最終被推下河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