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新化縣名之來歷

菜單

新化縣名之來歷

早在唐代,新化縣與安化縣及廣大相鄰地區統稱為梅山,居住在梅山的人們,以苗瑤侗壯等少數民族為主。進入晚唐,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內亂紛起,各地藩鎮分塊割據。

梅山苗瑤因此也舉起義旗,反壓迫,求生存,群起攻佔州、縣。唐僖宗光啟二年(公元886年)梅山石門峒峒酋向瑰,下詔梅山十峒蠻民,宣佈與邵州道斷絕關係,成為獨立王國,這是梅山獨立之始。

梅山獨立之後,封建王朝下令梅山苗瑤蠻民,“禁不得與漢民通”,“其地不得耕”。對梅山峒民採取鎮壓、封鎖政策。

有壓迫就有反抗。梅山峒民是一支性格獨特強悍、不畏強暴的族群。他們奮起反抗。多次衝出梅山,攻城掠縣,奪取食鹽,布匹,解決生活必需,奪取武器,武裝自己。

這樣,朝廷視梅山峒民為眼中釘、肉中刺,稱之為“梅山蠻”,且多次派兵征討梅山地區。最有名而有史記載的,就是“九關十八鎖”之戰了。

五代後唐明宗天成二年(927),馬殷為楚國王,以潭州長沙為都,建國承製,即國號馬楚。天成四年(929),梅山蠻兵攻入邵州,馬殷聞訊,急派指揮使王仝率兵大舉進犯梅山。

湘鄉人王仝,武藝超群,猛勇無比,是馬殷手下得力干將。當年十一月,他率近萬精兵,殺氣騰騰地向梅山湧來。當時,梅王扶漢陽因反抗朝廷統治而被追捕,潛入梅山,他有勇有謀,膽識過人,而博得梅山峒民愛戴,擁他為梅王。扶得到探報,便率兵迎敵於司徒嶺。

司徒嶺山高林密,地勢險要。雙方激戰了數日。扶漢陽見敵來勢正銳,敵眾我寡,不可強敵,守了幾日,即佯裝撤退。王仝不知是計,窮追不捨。

蠻兵且戰且退,誘敵來至一條峽谷,名“九關十八鎖”。谷中有一條小溪,兩旁高山峽谷,峭壁懸崖,林深路險,只有一條羊腸小道沿小溪延伸,因險而得名。

王仝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率兵長驅直入。扶漢陽見敵中計,忙令伏兵將峽谷進出口堵住,一時間,滿山的滾木,紛紛的滾石,從兩邊山上滾下來,敵兵躲閃不能,只砸得魂飛膽喪,鬼哭狼嚎,死傷不計其數。

王仝方知上當,率兵奮力突圍無果,已成甕中之鱉。扶漢陽則指揮梅山蠻兵以逸待勞,只圍不戰。

王仝被困月餘,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加上風雪交加,士氣不振,凍的凍死,餓的餓死,最後全軍覆滅。王仝無力迴天,便拔劍刺血,寫一首詩於帳幕上,自刎於帳中。詩曰:

血刃交身奮勇前,

君恩未報志猶堅。

臣今願作他鄉鬼,

留得孤忠照九天。

扶漢陽見王仝自盡,便撤了守兵將殘敵遣散。感到王仝大義殉節,為朝廷作了替死鬼,便以將軍之禮厚葬於司徒嶺上,也步韻賦詩一首。曰:

雪擁梅山馬不前,

九關鎖處更冰堅。

孤忠縱已全臣節,

難補當今楚國天。

“九關十八鎖”之戰,以王仝全軍覆滅而結束。宋熙寧五年(1072),宋神宗覺得用武力征服不了梅山,便改用懷柔政策。他說:“重湖之間,蠻瑤錯處,不能用武力,一教化同風俗,宜開拓而統領之。”便命章惇前去招安。

其邀寧鄉溈山密印寺長老穎詮同入梅山,進行勸和,與梅王蘇甘達成協議:一梅山同意納土招安,歸順朝廷;二朝廷馳禁釋罪,不再武力征剿、追捕峒酋,使峒民安居樂業;三朝廷支援梅山發展生產,給牛貸種,幫助峒民開田墾土,植桑種稻;四朝廷支援資金,發放民錢,幫助梅山開闢道路,發展交通。

當年11月,大宋朝廷批准將梅山分置為二縣,以上梅山設新化縣(治所白溪),下梅山為安化縣(治所梅城)。

新化以“新開歸化”而得名,安化以“王德安化”之義而得名。 (另一種解釋:新化即王化之新地,安化即歸安德化)作者:李光明

宣告:資源來源於網際網路,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告知,我們會及時處理。如您喜歡本平臺,請介紹給您身邊的朋友們一起分享!歡迎提出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