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川湘古鹽道與湘西鹽道文化(二)

菜單

川湘古鹽道與湘西鹽道文化(二)

川湘古鹽道與湘西鹽道文化(二)

民國鹽運支票

文/圖 陳廷亮

(接上期)

三、川湘古鹽道的文化網路

鹽是人類不可缺的生活必需品。鹽道的形成和暢通有著與“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意義,因為茶與絲綢都是人類追求更高層次享受的物質,而鹽是維持人類生命、生存的基本物質之一。如果說幾千年來川湘古鹽道是維持湘西各族人民生存的補給線,那麼古道上的聚落就是人類生存線上的驛站。川湘古鹽道的亙古與持久,不僅對湘西各民族的生存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也給我們在研究不同地域之間民居演變、構築方式、聚落成因以及文化的相互作用與影響等問題時提供了一條明確而清晰的線索。

川湘古鹽道對湘西地區城鎮、村落的分佈與形成產生過重要影響。現存古鹽道主要分佈在鄂、渝、湘三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區,境內崇山峻嶺、江河密佈,山脈與河流以東北至西南走向為主。鹽道的起點都源於北部的長江口岸,其主要延伸路線由北至南,幾乎垂直於境內山川河流的分佈走向。但在過去肩挑馬馱的年代,人類行走路線都希望能沿著河流、順著山勢。人負重物每日步行不過 30~60裡,因此鹽道上每隔30裡必有一小場(小集鎮),每隔 60 裡必有一大場(大集鎮),今天的城鎮就是當年小集、大集發展而來的,這就是我們今天很多城鎮、鄉鎮為什麼大多相距 30 ~ 60 裡的根本原因。

當鹽道遇到高山橫亙阻擋去路時,人們大多會繞道而行,尋找谷口或山隘穿越(土家人稱“山坳”為“kex haox”、“山崗”為“kuv liex”、“懸崖”為“ar sar””,湘西鹽道上許多村鎮名都有此地理特徵,如“阿龍枯列”“若休克好”等);當遇到江河阻擋時,人們或架設橋樑(土家人稱“橋樑”為“af cir”,稱“涼亭橋”為“heiv zax af cir”),湘西鹽道上就有許多修建的涼亭橋,如洗車河涼亭橋(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等,或靠擺渡穿越。而正是這些高山的谷口、山隘和江河的橋樑、碼頭成為人們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它們附近也最容易出現為過往商旅提供驛站和進行商品交換的集鎮,如裡耶、隆頭、洗車河、遷陵、王村、羅依溪等。

另一方面,在山區的某些低坪高壩處,由於土地相對平整充裕,也會自然形成土家苗族同胞的聚居地。這些村落在形成之初完全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存,與鹽道並無直接關係。隨著居住規模的不斷擴大,原有土地不能滿足耕種需要,一部分人便會從農耕生產中脫離出來,特別是在清末與民國初年,由於解除了“蠻漢不相通”的禁令,商業活動在湘西地區開始活躍,如同治《保靖縣誌·食貨志》記載:“縣民近來多食川鹽……以地近川省,搬運甚易,肩挑貿易,例所不禁。故商賈輻輳,群市川鹽,而民鹹稱便焉。”鹽巴、茶葉、布匹、木漆、桐油等物品成為土家苗族民眾交易的主要商品,大量商品的運輸必然要借用在大山中形成的成熟的運鹽網路。而在上千年的形成過程中,鹽道必然要不斷地修正自己,使之穿越連線儘可能多的村莊和街市,這樣鹽道或轉道蜿蜒穿過村莊,或透過支路與村寨相連。可以說,湘西規模較大的村落,不是分佈在鹽道主線上,就是透過支路與鹽道相連,只是隨著現代公路的貫通,它們有些因偏離交通幹道而失去發展動力(如龍山縣賈市鄉的明清古街、古丈縣紅石林鎮老司巖等),因落後於現代化程序而以傳統聚落的形式儲存下來,可惜的是這些傳統古村落都沒有得到有效保護,有的已經是破敗不堪。

傳統集市多沿著千百年來在山區形成的鹽道線路分佈,鹽道重要節點上的集市規模也較大。隨著商品交換的進一步發展,許多重要街市擴充套件為大型聚落甚至現代城市。從鹽道分佈圖可以看出,湘西的8個縣(市)城幾乎都分佈在鹽道節點上。如龍山裡耶、保靖遷陵、永順王村、花垣茶峒、瀘溪浦市等在民國以前都曾是重要的水道鹽運碼頭。它們都曾因鹽而興,同時利用所處的特殊地理交通優勢,在渝東鹽業衰敗後,仍能利用其他商機繼續蓬勃發展。

另一方面,鹽業衰落後,有些地方的發展就突然停滯不前,使過去櫛比接踵的木樓、青石板鋪成的道路以一種自然的狀態被完整儲存下來,這些城鎮的過去被定格成珍貴的歷史片段。如龍山裡耶古街、賈市古街、隆頭古街、洗車河古街、古丈老司巖、瀘溪浦市古街、花垣吉峒坪(今團結鎮)營盤城……這些鹽道上的老街,因其特有的歷史沿革和風貌而成為我們研究過去城市發展、社會經濟、民風民俗以及傳統聚落的活化石。

湘西是川鹽入湘及川鹽濟楚的必經之路,屬於重要的販鹽區,而販鹽之利有時甚至遠大於產鹽之利。明清年間,湖廣、江西有大量人口湧入湘西山區販賣私鹽。這樣一來,鹽道附近自然形成了物資的集貿中心,致使商業紅火,市場繁榮,流動人口增加,飲食服務業也隨之興旺發達,這也進一步吸引四周的人群到此來謀生。

大量移民的湧入,必然會形成許多幫派組織,有組織就有聚會,要聚會、要活動就得有場所,於是,各種宮、廟、館、堂如雨後春筍般修建起來。本地人興建祠堂,外地人則修建宮、館。如萬壽宮是江西人聚會的場所,由江西幫修建;天上宮是福建人聚會的場所,由福建幫修建;南華宮是廣東人聚會的場所,由粵幫修建;陝西館是陝西人聚會的場所,由陝西幫修建;湖北館是湖北人聚會的場所,由湖北幫修建;帝王宮是黃州人聚會的場所,由黃州幫修建。另一方面,外來移民為尋求精神上的寄託和神靈的保佑,還將各地的崇拜之神遷移到鹽場來定居,且互相攀比,於是,廟宇也就越建越多。如“三國”時的關羽,山西人傳說死後成了佛教的護法神,稱為關帝,是山西人的崇拜之神,所以,“山西幫”多在鹽場修建關帝廟。又如長沙廟和東嶽廟,分別為湖南人和福建人所修建的精神之廟。

上述宮、廟、館、堂,不僅在鹽場的數量眾多,也直接蔓延到湘西鹽道沿納的村落、集鎮。如江西客商在明清之際就在永順縣城東門外萬壽宮(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保靖遷陵鎮西街的萬壽宮(始建於明末清初,清嘉慶六年[1801]重修,同治十三年[1874]和民國20年[1931]兩次維修)、瀘溪浦市萬壽宮(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清乾隆年間、民國7年[1918]兩次重修)等,從現在的萬壽宮遺址上我們仍可以感受到它當年的繁華。還有如龍山洗車河關帝宮(始建於清嘉慶初年)、鳳凰天王廟(始建於清嘉慶三年[1798])、鳳凰文廟(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光緒十九年[1893]改建)、浦市龍王廟(始建於乾隆年間)、浦市黔王宮、浦市天王行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等。這些宮、廟、館、堂,成為鹽道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加之它們的建築風格豐富多彩,是極為珍貴的鹽業文化遺產和寶貴的旅遊資源。

移民的湧入,也把外地的建造技術帶入湘西地區,這不僅體現在樓堂會館上,也直接表現在傳統民居建築的建造中。如龍山裡耶商埠木樓、裡耶唐福記樓、永順王村商埠木樓、保靖遷陵鎮老街商鋪、瀘溪浦市窨子屋等傳統建築多是雕樑畫棟,木構架及構件的製作十分鮮明地將外來與本土的裝飾圖案融為一體,既有湘西土家族苗族傳統建築的特色,又有四合水天井、風火牆、馬頭牆等江西、廣東及徽派建築的特色。這一建造形式在湘鄂川黔邊主要出現在清末及民國初年,正是由於川鹽當時曾遠及江西、安徽,才將徽派的建造形式帶入湘西大山中。

由此可見,川湘古鹽道對沿線山區的地域文化、傳統聚落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但是近幾年,“現代移民”在數量和力度上都遠遠超過過去幾個世紀在鹽道上艱難滲透的移民,現代鋼筋混凝土的強勢文化,隨著現代公路的貫通,正以摧枯拉朽之勢對傳統建築技術進行致命的打擊,大量極具地方特色的村莊在迅速地消失,只有那些偏離現代公路的鹽道上的傳統聚落因失去發展的動力而暫時得以儲存,成為我們研究歷史與傳統的珍品。

有學者認為:北起大巴山,中經巫山,南越武陵山,止於南嶺,是一條文化沉積帶。許多古代文明在其他地方已經絕跡或瀕臨絕跡,但在此還有遺蹟可尋。川鄂、川湘、川黔古鹽道鋪就的文化長廊,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這些古鹽道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傳承了文明,串起了包括土家、苗、瑤、侗等眾多少數民族之間的聯絡。今天,在古鹽道上仍然保留著眾多少數民族村落,擺手堂、涼亭橋、風雨橋、宗祠、廟宇、土司王城、苗疆邊牆等建築遺址,許多古老的文化特徵也因諸多特殊實體的儲存而得以傳承。(已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