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在生產隊的時候,農民冬天都在幹什麼

菜單

在生產隊的時候,農民冬天都在幹什麼

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瞭解集體時代的農村,可以幫助青少年感知農民的艱苦,牢記祖國的建設時期農民的付出,從而不再出現那麼多白眼狼。

在生產隊的時候,農民冬天都在幹什麼

下面從三個方而來解答這個問題。

一,在集體年代,農田最緊缺的就是肥料,農民飯吃得少粑粑卻很多,因為細糧稀缺,為了填飽肚子,吃的是難嚥的粗雜糧,紅薯是最好的糧食,吃糠咽菜喝稀粥成常態,一天吃上一頓細糧就很不錯,因此,吃下去的東西也很難消化,吃多少會拉多少,每當秋收季節,生產隊的大肥窯裡就會囤積得滿滿當當,這些粑粑是地裡的肥寶,秋收過後都是上了年歲的老人和婦女們一擔擔的挑到地裡做肥料了。

我們在電視劇裡也會看到下放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知識青年們,他們一個個不怕髒不怕累挑大糞的畫面,它是一面鏡子,見證了農民的苦、髒、累。

在生產隊的時候,農民冬天都在幹什麼

二,還是說積肥,秋收過後剩佘勞力就得向荒山草地進軍要肥料了,人人扛著鋤頭挑著簸箕在山坡上草坪裡鋤草燒灰積肥,田埂上的雜草就更丕用說了,到處都鏟得光溜溜,燒好的草木灰還有燒黑的土塊,又一擔擔的運剄地裡。

集體年代很多農戶都替生產隊養了耕牛,定期清理牛欄的牛糞爛草都是剩餘勞力的事。

集體年代買不到化肥,能做肥料的東西統統往地裡搬。以上兩點都提到了剩餘勞力,那麼主力軍幹嘛去了呢?容我接著往下說,希望你花一分鐘時間耐心的閱讀。

在生產隊的時候,農民冬天都在幹什麼

三,所謂正規主力就是生產隊裡的青壯年勞力,年齡大的也不過60歲,因為那時候生活條件差,50歲就很顯老,看似有60多歲其實還差好幾年光景呢,年齡小的只有十七八歲,這些人秋收過後都得響應國家的號召,離開家裡的婆娘,脫離父母的關照,卷著鋪蓋,帶著勞動工具,帶著米食乾糧、鹹菜罐子,到幾十裡以外的地方去戰天鬥地修建水庫,加固河堤,開挖新河,人在幾十裡以外幹活卻在生產隊裡記工分,中途不許回家,累病了累倒了息一下繼續上陣,記得當時我們生產隊有個累病的,臘月二十終於是扛不住回家了,在家的年老人就問他還有幾天回家,他說“總要二十七八”。

在生產隊的時候,農民冬天都在幹什麼

在當時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勢下,要改變一窮二的面貌,國家正是百業待興的時期,人人都在為國家作貢獻,國家的基礎建設需要農民,七八億中國人的口糧要農民供應,農民無論是春夏秋冬都沒閒著,不信的人可問問那些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