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2億年前海底大戰,兩隻生物同歸於盡,捕食者死因成謎

菜單

2億年前海底大戰,兩隻生物同歸於盡,捕食者死因成謎

自然界中動物之間的紛爭,每一次都能夠深深地吸引我們的關注。即便我們有最先進的拍攝裝置,也無法還原已經滅絕的古代生物會如何搏殺。不過最近,科學家們還真的找到了一塊堪稱是近2億年前攝像機的化石,為我們展現了古生物之間慘烈的鬥爭。

2億年前海底大戰,兩隻生物同歸於盡,捕食者死因成謎

這一場海底大戰的對決雙方,是來自於大約2億年前大西洋的兩隻生物。它們生活的年代,正是恐龍崛起的侏羅紀早期。其中一方外形類似於烏賊,但是擁有著10條觸手,並且觸手上還有鉤狀的結構;它的對手,是一條古老的魚。

據推測,這一隻頭足類動物氣勢洶洶,迅速地遊向自己的獵物,首先展開了自己的攻勢。它用自己的觸手將獵物的頭緊緊纏繞,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將獵物的頭骨捏碎。可是,看似輕鬆得手的它並沒有享受到這一頓饕餮盛宴,它還沒來得及品嚐,就失去了生命,最終,捕食者和自己的獵物緊緊纏繞在一起,化作了同一塊化石,埋藏在海底。

2億年前海底大戰,兩隻生物同歸於盡,捕食者死因成謎

經過了大約2億年的歲月,這塊沉沒在英國南部沿海區域的化石終於在19世紀被人類發掘。在剛被發現的100多年時間裡,它並沒有引起古生物學家們太多的興趣,而是被收藏在英國地質調查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的一個藏館中“落灰”。

直到最近,普利茅斯大學(University of Plymouth)的古生物學家馬爾科姆·哈特(Malcolm Hart)在英國地質調查局看到這塊化石後,立刻對化石記錄了“兩雄相爭”事件感到非常有興趣,於是將塵封了一百多年的化石拿出來重新研究。他非常想知道,這兩隻動物之間到底在什麼時候發生了怎樣的爭鬥,又如何落得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2億年前海底大戰,兩隻生物同歸於盡,捕食者死因成謎

最近,他終於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並將論文發表在了《地質學家協會公報》雜誌上,介紹了這種罕見的古生物廝殺的畫面。

‘’它展現了一次特別兇猛的進攻,這次進攻最終導致了這兩隻動物的死亡,隨後被儲存了下來。‘’他在一份新聞稿中說。

他們介紹,這塊化石形成於1。9-1。99億年前,是目前人類發現記錄的最久遠的古生物廝殺畫面的化石。“即使不是最經典的,這也可以說是最不同尋常的一種化石。”他們介紹說,“因為人類發現的記錄古生物捕食畫面的化石非常罕見。”實際上,這樣的化石,人類總共發現了不到10個,其他化石中最古老的一個,也比這塊化石晚了差不多1000萬年。

2億年前海底大戰,兩隻生物同歸於盡,捕食者死因成謎

哈特及其同事們的檢測結果顯示,這隻頭足綱鞘亞綱食肉動物是烏賊的一種祖先,名叫Clarkeiteuthis montefiorei,體長約40釐米。它眼中的獵物,是一隻長度約為20釐米的類似鯡魚的動物,名叫Dorsetichthys bechei。

從化石中可以看到,這隻頭足類動物的觸手環繞住小魚,因此可以判斷:兩隻動物是同時死亡並儲存成化石的,而不是在兩端不同的時間先後死亡而恰巧落在一起的。

和大家一樣,古生物學家們最好奇的也是:為何這隻頭足類動物明明已經殺死獵物,卻最終不幸喪命。對此,哈特等人提出了兩種猜想:

2億年前海底大戰,兩隻生物同歸於盡,捕食者死因成謎

>烏賊對於自己的能力有誤解,錯誤選擇了過大的獵物。畢竟這隻魚的長度已經達到了它體長的1/2,何況烏賊還有一段長度是觸手呢。因此,盲目的自信讓烏賊鋌而走險,攻擊了不該攻擊的獵物,結果在吞食的過程中獵物卡在嘴裡。最終,烏賊騎虎難下,進退不得,只好淒涼地為自己的生命倒計時,最終死去。

>也有可能烏賊在殺死獵物後,並沒有馬上進食,而是為了躲避其他捕食者,拖著獵物下沉到更深的海域,為自己尋求一個安穩的進食環境,他們稱之為“distraction sinking”。但是,在下潛的過程中,烏賊走入了“禁區”,來到了自己也無法承受的深水區。最終,由於深水區氧氣濃度不足,超過了烏賊所能承受的極限,導致它窒息而死。

>鑑於化石資料稀缺,古生物學家目前也無法完全確定其中的原因。

2億年前海底大戰,兩隻生物同歸於盡,捕食者死因成謎

對於他們來說,發現這樣的化石總是令人興奮的。它可以生動地展現古生物的模樣和生活習性,讓我們對當時的生物生存模式及環境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和理解。當然,像恐龍相爭的化石,目前我們並沒有發現,畢竟如此巨大的化石很難儲存。

不過,誰知道呢?古生物學家是非常聰明的,他們早晚會找到方法,讓我們真實地瞭解恐龍等大型動物會怎樣生存。現在的每一次發現,都是為未來做準備。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