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些什麼別被穿越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菜單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些什麼別被穿越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在《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怒斥和珅將賑災糧換成了麩糠與草料,質問和珅:時的老百姓們正生活中水深火熱之中,數百萬的災民正因為飢餓而死去,你們怎麼忍心從即將餓死的災民口中奪食?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些什麼別被穿越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可和珅卻不以為意,笑著回答到:原來能救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卻可以救活三個人;災民還算人嗎?你覺得在這幾百裡內都找不到一塊有樹皮的樹,野草、野菜都被挖光的地方,災民還算是人嗎?一個即將餓死的人就已經不是人了,只要能吃上一口東西,能活下去,誰管吃的是什麼呢?

劇中和珅諷刺紀曉嵐沒有親臨過旱災現場,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為了體現紀曉嵐身居高位,不知民間疾苦的形象,讓紀曉嵐下意識的認可了和珅的做法,可實際上真實情況真如和珅所說嗎?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些什麼別被穿越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首先和珅想以一份糧食救多人,這是值得肯定的,誠然,對於快餓死的人而言,就如和大人說的‘只要能吃上一口東西,能活下去,誰管吃的是什麼呢?’但實際情況是查閱戴逸《十八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農民卷》中的情報,一斤糧食足以換六斤以上的麩糠有,而多餘的自然是被和大人所貪墨了。

然而《鐵齒銅牙紀曉嵐》本身還是一部喜劇,並不會過多的強調旱災面前普通百姓的貧困,實際上的清朝救災史裡,麩糠與草料,已經算得上是不錯的糧食了,更多的時候,連麩糠都沒有,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些什麼別被穿越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但是清政府卻不想著怎麼賑災,反而是鼓動了我國曆史上最大人口遷移之一的‘走西口’,大量三秦之地百姓被迫背井離鄉來到內蒙為蒙古部落種地,路途中因餓死,風雪過大凍死,被沿途劫匪殺死者以百萬記,反觀‘十全老人’康熙甚至寫詩《山田》以此標榜自己的功績:蒙古佃貧民,種田得租多。即漸罷遊牧,相將藝黍禾。

也許會有人覺得,這是災年,有人餓死實為常事,可盛世的情況也沒好到哪裡去,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中有一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道盡了我國古代普通百姓的辛酸,富人們往往享受著精緻的餐食和奢靡的宴會,而平民卻整日都要為明天吃什麼,用什麼而發愁。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些什麼別被穿越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通常來說,我國古代的農民一天只吃兩碗飯,更有甚者一天只吃一碗飯,並且這一碗飯也不是我們熟知的雜糧鹹菜,甚至連新鮮蔬菜和大米飯都少有,據更別說肉了,我們如今作為吃飯時添頭的鹹菜、剁辣椒、蘿蔔乾,在那個年代卻是輔佐平民吃下雜糧的必備之物,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生存智慧之一。

如今我們講究雜糧養生,可古人吃雜糧卻不是為了養生,而是無米可吃,先不說雜糧是否真的有養生的效果,對於他們而言又何須養生,只要能日日吃上大米飯,少活些時日又如何?說吃肉影響健康,對他們而言,若能天天吃上肉,少活些歲月又如何?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些什麼別被穿越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宋代魏泰的《東軒筆錄》中寫道: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齏數十莖,酢汁半盂,入少鹽,暖而啖之。這段故事的典故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傳聞范仲淹兒時跟隨母親改嫁,因為是繼子,繼父家也家境貧寒,范仲淹從小便過得十分清苦,每日只有一小點食物吃。

有一次范仲淹在一處僻靜的山洞裡讀書,母親擔憂兒子,送來了一鍋小米粥,范仲淹拿到後等小米粥涼下來,把小米粥劃成四塊,每一頓搭配鹹菜和野菜吃一塊,這樣一碗小米粥就足夠范仲淹吃四次了。

古代窮人平時都吃些什麼別被穿越劇騙了,你可能一天都堅持不了

要知道這個傳說並不完全是真的,為了塑造范仲淹貧苦讀書的形象,故意說范仲淹的母親改嫁過去的那一戶人家家境貧寒,養不起范仲淹,實際上范仲淹的繼父是平江府推官朱文翰,也算得上是一個小官,雖然范仲淹是繼子,但是在那個年代,哪怕朱文翰不喜歡范仲淹,也會給予范仲淹良好的生活,這點從朱文翰願意供范仲淹讀書就能看出來。

連書都給得起,理論上來說讓范仲淹吃飽飯應該不成問題,可實際上范仲淹哪怕連小米粥都要分四次吃,只能證明為了供范仲淹讀書,朱文翰已經沒有多少能力讓范仲淹吃好的了,朱文翰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宋朝的官吏之一,下層平民雖然在歷史中沒有明確生活記載,但他們的苦難卻不難透過這個故事推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