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乾隆陵墓被盜47年後,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原來乾隆也是個盜墓賊!

菜單

乾隆陵墓被盜47年後,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原來乾隆也是個盜墓賊!

古代皇帝登基後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治理國家,另外一個就是給自己修墳。通常要耗費十數年,動用無數人力和錢財,在風水寶地上修建好規模龐大的陵墓,以便自己死後也能繼續享受帝王待遇,而自己身處“龍脈”也能庇佑到子孫。到了民國時期,大盜孫殿英卻專幹破壞清朝“龍脈”的事情。

乾隆陵墓被盜47年後,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原來乾隆也是個盜墓賊!

孫殿英把整個清代的帝王陵墓給盜了個七七八八,具體盜走了多少財寶實在無法計算,不過肯定是個極其龐大的數字。但為什麼孫殿英只盜清陵而不盜明代十三陵呢?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滿清殺了他祖宗三代,這是報仇來了。具體是否這種原因已經很難考證,不過明代十三陵除了定陵在1956年進行過考古發掘,其他陵墓確實完整的保留到今天。而清陵卻被毀的慘不忍睹,像乾隆等帝王還落得個屍骨不全的下場,此種境遇實在讓人惋惜。自1928年孫殿英盜乾隆“裕陵”後,地宮一直塵封了47年,直到1975年經過國家文物局的批准,考古隊再次進入“裕陵”,卻發現了一個意外的事實!

乾隆陵墓被盜47年後,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原來乾隆也是個盜墓賊!

縱然已經慘遭盜掘,但考古隊還是在“裕陵”裡發現了諸如銅鍍金佛、金銅鎖、大量玉器還有珍珠寶石等不少文物,當年孫殿英一夥人哪怕搬了幾十箱財寶都沒能搬完,乾隆陵墓的奢侈可見一斑!隨著考古的深入調研,出現了像漂棺之謎、女屍之謎、石柱之謎等未解的謎團。不過更讓專家意外的是乾隆陵墓的構造。其所用的相當一部分木料和石料,都是明朝時期的。這可就怪了,為什麼清代帝王要用明代材料來建陵墓,而這些材料都是哪裡來的呢?

乾隆陵墓被盜47年後,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原來乾隆也是個盜墓賊!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傳聞已久的民間故事。說是當年乾隆修建陵墓的時候,對所用材料格外重視,尤其是木材,古代帝王專用的上等楠木,其耐腐蝕、防蛀的特性非常適合用於陵寢,而且楠木外形美觀,從小樹苗到成熟要花60年以上的時間,其中極品金絲楠木更是每根都價值黃金萬兩,乾隆稱其為“天地至美”。說這麼多其實就一個意思,要花很多錢!當時皇家楠木林場被開採了400多年,資源已然枯竭,要掏空國庫去購買的話必然也會引起大臣們的反對。於是乾隆左思右想,盯上了明朝的十三陵!

乾隆陵墓被盜47年後,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原來乾隆也是個盜墓賊!

剛開始乾隆準備直接拆掉朱棣長陵大殿的金絲楠木大柱,但受到了紀曉嵐、劉墉等大臣的極力勸阻。原因很簡單,據《大清律》:上有凡盜墓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開棺槨見屍者,絞”。身為國家帝王,如果帶頭盜墓,那豈不是視律法為無物?但乾隆不甘心啊,於是又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那就是為十三陵“修繕”!據《清史稿》記錄“乾隆五十二年,三月癸酉,上回蹕。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臨閱,申禁樵採。”剛開始被“修繕”的是明代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永陵”,據《大明會典》記載,祾恩殿重簷7間,左右配殿各9間,恩門面闊5間。乾隆重建後祾恩殿變為5間,恩門減為3間。很明顯是藉著“修繕”名義,實則是去盜材料去了。

乾隆陵墓被盜47年後,考古專家意外發現原來乾隆也是個盜墓賊!

如今的“永陵”,有非常明顯拆大改小的痕跡,隨著考古專家在乾隆陵墓裡發現的明代木材等材料,乾隆盜墓的事實已然板上釘釘,堪稱歷史上權利最大的盜墓賊了!而後來在其他清代皇陵的考古當中,也都有相同的發現,說明並不只是乾隆一個人幹過,不少皇帝也都給明十三陵“減過肥”。在野史和民間傳說中乾隆下江南並不只是去遊玩,也是一種“自罰”,因為根據清代律法,既然盜墓就得流放,他就把自己“流放”到江南去了,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實在讓人哭笑不得。而如今,乾隆自己的陵墓早就面目全非,他下令偷盜的明十三陵卻完好儲存,實在是挺戲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