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菜單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1916年,25歲的李宗仁離開做了一年的體育教員工作,加入護國軍林虎的部隊,重返軍界。在此之前,他從陸軍小學和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後,在南寧將校見習所任少尉排長,後因學村停辦,中斷軍人生涯。

李宗仁加入護國軍後,從排長做起,因為在戰場上表現勇猛,迅速被提升為連長。1917年,李宗仁又參加了護法戰爭,很快又被提升為營長。

護法戰爭歸來後不久,李宗仁所在的部隊又捲入粵桂戰爭。

李宗仁可能沒想到,就是這次粵桂之戰,改變了他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以陸榮廷為代表的舊桂系軍閥的命運。這時的李宗仁已是陸榮廷屬下護國軍第二軍的一名營長。

1920年8月,兩廣局勢風雲突變,因廣西軍閥陸榮廷執政廣東,而被趕到福建漳州的廣東軍閥陳炯明奉孫中山之命,帶領粵軍從漳州出發,兵分三路入粵,誓要把桂人陸榮廷趕出廣東。

陸榮廷原是綠林出身,後來被官府招安,辛亥革命後,升為廣西都督。袁世凱稱帝失敗後,藉由護國戰爭壯大起來的陸榮廷,被北洋總統黎元洪授予“兩廣巡閱使”,確立了陸榮廷對兩廣的統治。

由於粵軍此前屢受桂軍壓制,被迫遠赴外省,此番返鄉心切,戰鬥力很強。陸榮廷這邊的桂軍就是另一番模樣了,軍心渙散,不堪一擊,而且駐粵的幾個桂系將領之間早已心生嫌隙,等到戰爭打響時,各自為戰。

這樣的一支軍隊上了戰場,可想而知,會是什麼結局。

陸榮廷治理廣東時,任用廣西人,排斥廣東人,因此在廣東的統治很不得人心。陳炯明提出“粵人治粵”的口號,得到廣東人熱烈響應。這時,廣東不少人民團體也紛紛發通電要求陸榮廷任用的廣東督軍莫榮新下野。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圖 | 陸榮廷

民心已失,戰場局勢隨即急轉直下,桂軍一路潰敗後撤。李宗仁跟隨桂軍撤退的過程中,沿途有一部分士兵搶掠百姓財物,騷擾當地居民,有的軍官看到了不僅不制止,還鼓勵,以此彌補軍餉缺乏的不足,同時也發一筆橫財。

目睹此情景,使李宗仁深感恥辱,心想:“這種軍隊若不滅亡,就沒有天理”。

1920年11月底,在廣東的桂軍全部撤退至廣西境內,粵軍追趕至兩廣邊境時,便沒有再前進,經過幾個月的戰鬥,雙方都需要休整。於是,粵桂之戰暫時告一段落。

桂軍退回廣西后,李宗仁所在護國軍第二軍的番號被改為“粵桂第一路邊防軍”,總司令林虎辭去軍職,由黃業興任司令。

李宗仁在回憶錄曾提到,他在第一次粵桂之戰短暫平息後,一次到玉林辦事,遇到一個星象師,給他算過命。

當時,這位星象師語出驚人,說他明年要連升三級,並且之後就會“鵬程萬里,前途無疆”。

因為李宗仁的父親是讀書人,反對迷信算命,故當時他只把這個當做笑談,並沒放在心上。但令人驚奇的是,這個預言竟應驗了。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圖 | 李宗仁

1921年6月,第二次粵桂之戰爆發。

廣東方面以陳炯明為總司令,兵分三路入桂作戰,來勢洶洶。陸榮廷也分三路堵截,但還是抵擋不住陳炯明的猛烈攻勢。桂軍節節敗退,傷亡很大。

在這不斷潰敗的戰鬥中,表現勇猛的李宗仁被火速提拔為幫統,不過十日又升為統領。

因李宗仁管理士兵認真負責,在跟隨部隊從玉林撤退途中,他被任命負責後衛,維持秩序約束士兵,防止滋擾百姓。但是敗軍之兵,士氣低落,軍紀鬆弛,沿途騷擾焚掠的害群之馬又豈是李宗仁個人力量所能改變的?

面對這樣一支軍紀渙散的隊伍,李宗仁覺得前途渺茫,憂心忡忡。沿途部隊每次休息時,他都要跑到司令部打探訊息。。

一天晚上,他問司令部的梁參謀長,部隊前面要開往何處。梁參謀長說,黃司令可能要把部隊開往廣東的欽、廉一帶,只是以後可能免不了要被粵軍收編,因為黃司令是欽縣人,大部分官兵也是欽、廉人。

李宗仁說:“我統率的這部分官兵多是廣西人,與其開往欽、廉被收編或遣散,倒不如就在廣西被收編或遣散,離家鄉還近些。”

梁參謀長說:“如果你的部下不願隨大軍遠去,你又掌握不住,我看只有你自己斟酌了。我也沒有什麼意見。”

李宗仁聽聞此言,心下已有了主意。他回到自己的部隊營地,把這個情況給官兵講了,結果在預料之中,大家都不願去廣東。因為李宗仁平時作戰勇敢,以身作則,和官兵們同甘共苦,因此深得人心。

有人提議說,不如把部隊開往粵、桂邊境的六萬大山裡,暫時避一下,再做打算。

李宗仁說:“我也正有此意,我們就這樣決定吧。”

於是,李宗仁就帶著部下約一千多人轉入六萬大山。司令部的幾個高階將領發現後,也沒有派兵來追,可能他們想到,剛打了敗仗的部隊軍心已失,前途未卜,不如大家各奔前程為好。

這是李宗仁人生路上邁出的關鍵一步,從此,他的命運發生逆轉。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六萬大山原是土匪盤踞之地,險峻荒涼,千餘人全部露宿荒野,條件艱苦。有些官兵以為真的是到山上落草為寇,竟提議“出去打幾趟生意”,被李宗仁嚴厲制止。他對官兵說,我們是正規軍人,絕不會去做土匪,目前只是暫時避難,以待尋找時機。

這期間,陸續又有其他打了敗仗沒有去處的零散部隊進入大山躲避,他們自願“入夥”李宗仁的部隊,接受李宗仁指揮。

就這樣,李宗仁的部隊迅速擴大,增至兩千多人,其中還有一個炮兵連和一個機關槍連,聲勢非常浩大。就是這支部隊奠定了李宗仁橫掃八桂,統一廣西的基礎。

在當時那個靠槍桿子爭奪地盤的時代,李宗仁的這支部隊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首先派人來和李宗仁聯絡的是陳炯明,陳炯明提出了一個收編計劃,但被李宗仁拒絕。

同時,李宗仁開出了自己的兩個條件,第一,本軍不接受任何部隊的收編,要直屬與粵軍總部;第二,李宗仁要一職兼兩省的頭銜,不屬於任何一省。

李宗仁提出此條件,是為了防止被隨意調動而被繳械的風險。

出人意料的是,陳炯明竟全盤接受了李宗仁的條件。

於是,李宗仁的部隊就歸編於陳炯明,番號為“粵桂邊防軍第三路”,李宗仁任本軍司令。這年,李宗仁30歲。

至此,不到一年時間,李宗仁從營長升為幫統、統領,再到司令,果然實現了三級跳。去年玉林街頭那個星象師的預言成真了。

李宗仁曾說過,幼年時胸無大志,就是進入陸軍小學後,也沒什麼遠大的理想。但是,這時的李宗仁經過幾年軍旅生涯的磨礪,軍階又步步高昇,他的思想已發生了變化,他已經不滿足於做一個只是聽命於他人的普通軍官,他要建立自己的事業。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陳炯明之所以同意李宗仁的條件,是因為雖然陸榮廷政權倒臺,但是散落在各地桂軍殘部仍在抵抗,而李宗仁帶的隊伍以前在桂軍裡以驍勇善戰而聞名,陳炯明擔心李宗仁和其他桂軍聯合攻打他,那樣,對他造成更大壓力,因此,他急於先穩住李宗仁。

也因此,陳炯明並不信任李宗仁,他派李宗仁到廣西玉林下屬的北流縣駐防時,又派了另一支約數千士兵的部隊駐守玉林監視李宗仁。

李宗仁因為實力還很單薄,不便和陳炯明鬧翻,就暫時隱忍不發,等待時機。過了一段時間後,陳炯明覺得李宗仁沒有什麼異心,就把駐守玉林的部隊調走了。

不久,李宗仁的機會來了。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炮轟孫中山的總統府,公然叛變革命,至此,陳炯明和孫中山決裂。兩廣局勢陷入混亂之中。

陳炯明發動叛變之前,為了防止李宗仁在玉林偷襲他,特地把他調往貴縣駐防。後來,由於廣東陷入混亂,粵軍撤桂返粵,玉林地方團體又請李宗仁返回玉林駐防。因為李宗仁部隊軍紀嚴明,在玉林駐防時和駐地百姓關係融洽,很得人心。

此時廣東的孫中山和陳炯明失和,無暇顧及廣西。大批粵軍從廣西撤走,廣西境內各路軍閥鋒起,紛紛稱霸稱王。由孫中山任命的廣西省長馬君武也因南寧局勢動盪而辭職離開,廣西陷入無政府狀態。

廣西省全省陷入軍閥割據一方的混亂局面。俗話說“亂世出英雄”,亂世即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

為了體現“桂人治桂”,不少桂軍部隊紛紛宣佈獨立,成立“自治軍”。李宗仁也把自己的“粵桂邊防軍第三路”的番號改為“廣西自治軍第二路”,自己任總司令,無形中脫離了和陳炯明的關係。

此時,李宗仁的實力還很單薄,他想到部隊若要生存下去,不至被吞併,首先就必須要擴充部隊實力。為此,他在玉林辦了“幹部教練所”和“教導大隊”,招收青年人入學、入伍,充實擴大隊伍。

恰在此時,李宗仁聽說黃紹竑正帶領一支隊伍流離失所。黃紹竑是陸軍小學第四期的,比李宗仁低一期,陸小畢業後,黃紹竑曾到保定軍官學校就讀。1917年夏,他加入廣西當局的陸軍模範營任連副,當時營長為馬曉軍,白崇禧也在該部隊任連副。

粵桂之戰後,黃紹竑所在的部隊被粵軍收編,駐防在廣西百色,後因陳炯明叛變革命,粵軍撤回廣東,頓時,他們這支隊伍就沒了著落,前途渺茫,馬曉軍把部隊交給黃紹竑後,自行離開赴香港。黃紹竑就把隊伍帶往容縣,因容縣是他家鄉。

李宗仁聽聞黃紹竑這支隊伍大都是軍校出來的官兵,軍紀軍風當然比那些流竄的草莽隊伍要好得多,遂派人聯絡黃紹竑,邀請他來玉林發展合作。

黃紹竑聽聞此訊息,很感激,稱李宗仁此舉無疑是雪中送炭。於是,黃紹竑就加入了李宗仁的部隊,李宗仁任命黃紹竑為第三支隊司令,仍舊讓他駐防容縣。當時白崇禧還在廣州養傷。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圖 | 黃紹竑將軍

這時,李宗仁的部隊逐漸壯大,他手裡已有了三千多人和槍支,還有七個縣的地盤。

樹大招風,李宗仁這棵不大不小的樹也招來不少軍閥的覬覦。最先打他主意就是沈鴻英。

沈鴻英原來是盜匪出身,辛亥革命時,接受招安,遂一路崛起。在粵桂之戰時,他任桂軍左翼軍總指揮,後來他看到桂軍大勢已去,就馬上調轉矛頭,逼陸榮廷下野,此舉深為桂人痛恨,粵軍那邊又懷疑他是詐降,為此他落了兩頭不討好。

在廣西無立足之地的沈鴻英,被逼無奈帶領手下一萬多人逃入湖南境內,後來投靠北洋政府,又轉移到江西贛州內。

值此兩廣局勢動盪之際,沈鴻英看到機會來了,就想趁亂把廣西全省囊括在手。他派兒子沈榮光到玉林遊說李宗仁加入他的隊伍。但李宗仁認為沈鴻英是土匪出身,軍隊軍紀敗壞,為人又反覆無常沒有底線,就拒絕了他的收編建議。

不僅如此,李宗仁還對沈榮光說:“如果你們再不長進,仍舊胡作非為,將來說不定我還有收編你們的一天呢!”

沈榮光當時很不以為然,但是,此話不幸後來被言中了。

沈鴻英不愧是投機鑽營的高手。1922夏,陳炯明叛變革命後,逃到上海的孫中山號召滇、桂各軍討伐陳炯明。最先響應孫中山討伐任務的竟是沈鴻英,他聯合滇軍和一部分桂軍竟把陳炯明趕出廣州,著實風光了一把。

1922年11月,沈鴻英趁亂竄回桂林,勢力鼎盛一時。

同時,曾經的廣西老大陸榮廷也在1922年9月竄回廣西。他在粵桂之戰後逃到越南,此次回到廣西,召集舊部,意圖東山再起。

為了名正言順,他投靠北洋政府,被北洋政府授予“廣西邊防督辦”一職。不久,陸榮廷覺得這個名號不夠大,不能更好地指揮全省,他就授意他的手下推舉他為“廣西全省善後督辦”。

他走馬上任後,就下令取消全省的自治軍番號,重新由他另行頒佈番號和委任狀。

李宗仁的“第二路自治軍”的番號由陸榮廷下令改為“廣西陸軍第五旅”。李宗仁自然不願受他管轄,但因實力不夠,又不便直接和他翻臉,於是,就接受了這個番號,但也僅僅只是名義上,其他軍內事務一概還是照舊自行處理,陸榮廷是鞭長莫及。

同樣,其他那些自治軍也都不願受陸榮廷管轄,自然都是各行其是,因此廣西全境還是諸侯割據的局面。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圖 | 沈鴻英

沈鴻英有圖謀稱霸廣西的野心,他收編李宗仁不成,就想離間李宗仁的部下。於是,沈鴻英派人和駐守容縣的黃紹竑聯絡,慫恿黃紹竑去廣州發展,許諾給他一個旅長之職。

黃紹竑本是位有抱負理想的將才,不甘久困於容縣,也想向外發展,但是出於感念李宗仁當初收留的情誼,他不可能不告而別。

1923年2月,黃紹竑來到李宗仁的駐地玉林,向他表達自己想要去廣州發展的心願。李宗仁聽聞後,一方面為黃紹竑的坦白相告而欣慰,另一方面覺得勉強挽留沒有必要,表示願成全黃紹竑的志向。

李宗仁誠懇告知黃紹竑,對於他想向外發展,他作為朋友和上級都是非常支援,只是有幾點請黃紹竑多加考量:

第一點,目前兩廣時局混亂,我們隨時有機會再圖發展壯大,不可能一直困守此地,目前只是在等候時機;

第二,沈鴻英目前在廣州四處樹敵,忌恨他者甚多,相信沈鴻英很快就會有麻煩,一旦沈鴻英倒臺,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黃紹竑聽了李宗仁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也很感激。他說,其實他並非真的想要投靠沈鴻英,只是藉此向外發展。

兩人經過商議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黃紹竑決定放棄去廣東,轉而等待時機,一旦戰事爆發,黃紹竑就先出兵梧州,爭取先把梧州這個廣西的門戶拿下來,李宗仁到時就派一支隊伍過來相助。

李宗仁的預言很快應驗了。

不久,轉而投靠北洋政府的沈鴻英密謀叛變孫中山,4月16日,分三路進攻廣州,廣東戰禍遂起。為了擊敗沈鴻英,孫中山曾三赴前線督戰,指揮粵軍一路追擊,將沈鴻英趕出廣東。

沈鴻英部被迫向廣西境內撤退。黃紹竑得知訊息,遂調部隊集結於梧州上游的戎墟和新地墟,等待時機。恰好這時,白崇禧從廣州療養回來,他在廣州和孫中山曾見過面,並且帶來了孫中山任命黃紹竑為“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的命令。

他們經過商議,覺得此時是奪取梧州的最好時機。黃紹竑派白崇禧連夜送信給玉林的李宗仁,請李宗仁相助攻打梧州。

李宗仁此前見過幾次白崇禧,但都沒有深入交流。這次見面,兩人就此次合作奪取梧州及當下局勢,進行了一番推心置腹地溝通,商定奪取梧州後,“彼此應假裝分道揚鑣,以免樹大招風,招人忌恨”。

李宗仁提到這次見面時說白崇禧“他身穿整潔的西服,談吐彬彬有禮,頭腦清楚,見解卓越。”而白崇禧對李宗仁也很有好感。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圖 | 小諸葛白崇禧

李宗仁給了白崇禧一支隊伍帶回梧州,黃紹竑即發動奪取梧州之戰,由於沈鴻英在廣東一路潰敗,軍心已失,駐守梧州的沈軍倉促棄城逃竄,少部分留守梧州的隊伍又投誠,黃紹竑的部隊及追趕過來的粵軍順利攻佔了梧州。沈鴻英逃往到桂林盤踞。

梧州是廣西的東面門戶,經濟較為富庶。因此黃紹竑佔領梧州意義巨大。隨同黃紹竑進駐梧州的粵軍對廣西並沒有野心,只是想在廣西有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因此,不久,粵軍撤離梧州,梧州就完全是黃紹竑的天下了。

這次,李宗仁和黃紹竑、白崇禧通力合作奪得梧州,已使他們明確了統一廣西的目標,建立了彼此信任的基石。

梧州之戰後,李宗仁又和黃紹竑、白崇禧合作瓦解了另一小股軍閥陸雲高的隊伍,陸雲高原來佔用的地盤有橫縣、賓陽、桂平等七個縣,現在都已囊括在李、黃、白的名下。

沈鴻英失利後,敗退桂林。此時,廣西省內形成陸榮廷、沈鴻英及李宗仁和黃紹竑四方鼎足之勢。陸榮廷和沈鴻英都各有一兩萬人及槍,比李宗仁和黃紹竑的實力都要強。

因此,雖然黃紹竑已亮明“討賊軍”的旗幟,和廣東的革命政府站同一立場,但李宗仁表面上仍保持陸榮廷授予的“廣西陸軍第五旅”的番號,似乎同粵軍全無瓜葛,以便於同陸、沈周旋。同時,李宗仁藉由黃紹竑又暗中同廣東革命政府保持聯絡。

當時這種策略,從後期來看,是非常明智的,李宗仁及黃紹竑等能在自身實力不夠強勢的情況下統一廣西,與廣東革命政府的支援也是分不開的。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沈、陸、李、黃四方鼎足之勢沒有維持多久,南寧的陸榮廷首先沉不住氣了。

1924年春天,他派人和李宗仁聯絡,提出讓李宗仁做他的“前敵總指揮”,討伐黃紹竑,“收復”梧州,以此逼李宗仁站隊。

對陸榮廷的提議,李宗仁自是不會同意,但又不能和陸榮廷撕破臉,經過深思熟慮,李宗仁提出了幾點言辭懇切的理由,詳細闡明為什麼不能輕易“討伐”黃紹竑。

陸榮廷收到回覆後,回電仍堅持己見,堅決要李宗仁為他“討伐”黃紹竑。

李宗仁依舊錶示拒絕,他回電說,如果陸帥執意東征“討黃”,那他寧願撤離玉林,請陸帥另請賢能出征,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不願老百姓再受戰火塗炭,為陸帥的聲譽著想。

其實李宗仁這麼說,也是在賭一把,他在賭陸榮廷“討伐黃紹竑”的決心和勇氣是否足夠大。

但是沒想到,這次,陸榮廷竟然就同意了李宗仁的意見,暫時放棄東征,轉而北上桂林出巡,以便彰顯他陸大帥的影響力。

李宗仁和黃紹竑這邊的威脅暫時解除了,但是又輪到桂林的沈鴻英坐不住了,他感到陸榮廷此次來意不善。

於是,戰火又起,陸榮廷和沈鴻英在桂林激戰了三個月之久,雙方都傷亡慘重,難分難解。在這僵持之時,北洋政府派人出面調解。

在陸、沈激戰之際,李宗仁和黃紹竑可謂坐山觀虎鬥,忽然聽聞北洋政府出面調停,陸、沈開始要停戰議和。李宗仁感到危險來臨,若是陸、沈合流,那麼他和黃紹竑就危在旦夕。

於是他召集黃紹竑、白崇禧開會商議,不如趁此時他們兵力疲憊之際,發動討伐。最終他們決定首先討伐陸榮廷,因為陸榮廷實力相對沈鴻英要弱一些,攻打他自然要比去打沈鴻英容易得多,待把陸榮廷拿下,再去對付沈鴻英就更有把握了。

於是,1924年5月,他們就兵分兩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討伐陸榮廷。一路由李宗仁指揮,另一路由白崇禧指揮,黃紹竑則留守梧州,作為策應。

各路大軍開動之時,李宗仁發出通電,請陸榮廷下野,首先在聲勢上對陸榮廷形成威懾。

由於此時,陸榮廷還在桂林被沈鴻英圍困,他管轄的十個縣此刻處於群龍無首,各自為戰的局面,便於各個擊破。因此,李宗仁指揮大軍一路勢如破竹,順利佔領南寧,白崇禧率另一路大軍也沒有遭遇激烈抵抗,遂會師南寧。

此時,陸、沈的桂林之戰已在北洋政府的調停下休戰。陸榮廷聽聞南寧失守,知大勢已去,乃逃亡湖南,後因情勢所迫,發出通電下野,又逃亡上海。從此陸榮廷徹底退出了廣西的政治舞臺,結束了他在廣西十餘年的統治。

李宗仁和黃紹竑的部隊大獲全勝。但是,也許勝利來得太快,讓很多人衝昏了頭。

李宗仁和黃紹竑雙方部隊會師南寧後,內部矛盾突顯。雙方各自的部下都猜忌對方有異心,相互戒備,軍中氣氛緊張。有些將領甚至還挑動李宗仁與黃紹竑的“討賊軍”大幹一仗。黃紹竑那邊竟有部下建議將李宗仁的隊伍繳械。

李宗仁敏銳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此時,沈鴻英還對他們虎視眈眈,若內部問題不迅速解決,就會重蹈太平天國後期的內訌悲劇,遲早會威脅到他們統一廣西的大業。於是,他馬上通知還在梧州的黃紹竑來南寧開會。

在會上,他們商議兩軍以後統一軍令和政令,成立“定桂討賊聯軍總司令部”,統一指揮,由李宗仁任總指揮,黃紹竑任副總指揮,白崇禧任總參謀長。

黃紹竑在會上,莊重宣誓說:“今後我們將領,誓當一心一德,服從李總指揮的領導,如有口是心非、三心二意的,當如此杯!”說完,黃紹竑將杯子摔在地上,杯子碎了一地。

從此,軍中再無人敢挑唆事端。這次會議是他們統一廣西的一個很關鍵的節點。以李宗仁為首的新桂系正式崛起,也確立了李宗仁在新桂系第一把手的地位。

新桂系的這三名將領在以後民國的歷史上經過許多的風風雨雨,但都沒鬧分裂,即使黃紹竑後來退出桂系,但仍和桂系保持著良好的關係,這在當時全國各地的地方軍閥裡是非常少見的。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圖 | 李宗仁、白崇禧

陸榮廷政權倒臺後,廣西省內形成了李宗仁的新桂系和沈鴻英對峙的局面。

如何解決沈鴻英,這個問題就擺上了議事日程。而促使他們要快速解決沈鴻英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受到了來自雲南唐繼堯的威脅。

1924年11月,孫中山北上赴北京後,盤踞滇、黔兩省的軍閥唐繼堯開始蠢蠢欲動,想謀大元帥之職。

不久,唐繼堯即派人來廣西和李宗仁聯絡,欲借道廣西進入廣東,被李宗仁拒絕。但唐繼堯並不罷休,態度強硬,誓要入桂。

李宗仁和黃紹竑、白崇禧覺得形勢危急,經過研究判斷,唐繼堯若要武力入侵,各項作戰準備需要一兩個月。應該趁這個空隙,先行討伐沈鴻英,以防止日後沈鴻英和唐繼堯聯合犯亂。

1925年1月底,李宗仁部發動對沈鴻英的攻勢。根據制定的作戰方案,他們先兵分三路殲滅沈軍主力,然後再會師桂林,這樣可防止沈軍和唐繼堯合流。

因為沈鴻英實力遠遠強於李宗仁的部隊,廣州革命政府駐梧州的西江督辦李濟深派出了粵軍旅長陳濟棠進行支援。

戰鬥打得異常慘烈,李宗仁和白崇禧數次冒著炮火,親臨前線指揮督戰,全軍士兵看到最高長官守在前線,士氣大增,奮不顧身,和敵人展開殊死搏鬥。

也許,沈鴻英真是氣數已盡,素以彪悍聞名的沈軍,最後卻敗於實力遠弱於自己的李宗仁部隊。

2月23日,李宗仁的各路大軍成功會師於桂林。沈鴻英匆忙逃竄,逃亡前曾對人說:“我沈鴻英十餘年來,帶兵數萬,橫行桂、湘、贛、粵四省,誰亦莫奈我何,初不料竟敗於幾個排長出身的小子手上。”

沈軍一部分被李宗仁收編,另有殘部幾千人逃亡到金竹坳的大山裡,白崇禧率部進行圍剿,終於在4月徹底清掃沈軍,沈鴻英從此一敗塗地,四處逃匿,最後逃亡香港度過餘生。

在李宗仁和沈鴻英激戰正酣之際,唐繼堯率滇、黔共六萬多人浩浩蕩蕩出發,兵分三路,意圖入侵廣西。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圖 | 唐繼堯

唐繼堯的兵力遠超李宗仁的部隊,但是因滇、黔、桂三省多是山區,道路崎嶇不平,數萬大軍難以齊頭並進,並且滇軍靠鴉片售賣所得作為軍餉,沿路邊走邊售賣鴉片,因此行軍速度緩慢。這就給了李宗仁充分的時間擊潰沈鴻英,然後回頭再各個擊破入侵的滇軍。

與此同時,廣東代行大元帥之職的胡漢民發出通電,討伐叛逆唐繼堯,並且派遣駐粵滇軍第二軍軍長範漢生率領一萬多人入桂增援李宗仁,緩解了李、黃聯軍兵力不足的弱勢。若是唐繼堯入桂成功,則廣東的革命政府就岌岌可危。

李宗仁和黃紹竑、白崇禧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略,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在5月的崑崙關之戰和6月初的沙浦之戰,李、黃、白三人均親臨前線指揮,最終,殺得唐繼堯大敗。

1925年7月,唐繼堯部被迫退回雲南,廣西完成統一。

這年,李宗仁34歲。他從1921年帶領一千多人避入六萬大山開始,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掃平省內的軍閥勢力,完成了統一廣西的大業。

廣西統一後,李宗仁又應廣東革命政府的要求,出兵廣東,和粵軍一起聯合清掃來犯之敵——川軍熊克武和陳炯明的殘部,終於使兩廣完全統一在廣東國民政府的旗下。

1926年1月,為了表示對廣西一心擁護革命的嘉獎,廣東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親自來到梧州,慰勞廣西軍民,同時與新桂系將領商討兩廣統一的問題。

李宗仁特地在梧州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當地軍民爭相目睹敢於行刺攝政王的的英雄——汪精衛的風采,一時之間,人頭攢動,歡呼之聲地動山搖,盛況空前。

汪精衛發表了講話,對李宗仁等在廣西方面的成就讚賞備至。

25歲做排長,30歲帶領千人避難大山,李宗仁憑什麼統一廣西?

目睹此情景,李宗仁心潮澎湃,統一後的廣西已處處顯現出一派革命的新氣象,如能實現兩廣徹底統一,則問鼎中原指日可待也!

這個從廣西桂林鄉間走出的農家子弟,此時又有了更遠大的雄心和目標,他要帶領新桂系走出廣西,做出一番更加光芒耀眼的偉業。

文 | 南國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