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一個家庭,若出現了2個祥兆,往往預示著興旺發達,有一個也很好

菜單

一個家庭,若出現了2個祥兆,往往預示著興旺發達,有一個也很好

一個家庭,若出現了以下2個祥兆,往往預示著興旺發達,有一個也很好;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往往也從這2個祥兆開始,有一個,也可喜可賀。

一個家庭,若出現了2個祥兆,往往預示著興旺發達,有一個也很好

1。孝致祥

孝致祥,就是說,孝道是家庭興旺發達的祥兆。的確,孝道是一切家庭人倫的起點。從古到今,治家從來都離不開一個孝字,“人不孝其親,不如禽與獸”,一個子女不孝的家庭,不可能興旺發達,只會走向衰敗沒落。

佛家也說:“孝順,是世間第一福田。”試問,一個家庭,如果失去了孝道,那麼,不管這個家庭是多麼大的家族,累積了多麼鉅額的財富,有著多麼大的勢力,其中也必然是充滿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就像封建社會那些腐朽的皇朝一樣,父子相殘,兄弟相殘,禍亂最終一定會到來。

另外,一個家庭的孝道應該是一種家風,是一種由衷的本能,而不是表現給外人看的,因為只有發自內心的愛與記掛,才是真正的孝。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庭所謂的孝道,越來越成為一種“表面文章”,在很多人看來,只要讓父母吃飽穿暖,偶爾陪父母在一起就可以了,甚至有很多人只是為了自己的面子而盡孝,只是不想讓人家把自己看成不孝子不孝女。這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孝,也不可能讓自己的家庭因此而興旺發達,子女看在眼裡,將來只會有樣學樣,因為,父母最需要的並非是錢物,而是兒女至誠至真的孝順和關愛。

一個家庭,若出現了2個祥兆,往往預示著興旺發達,有一個也很好

2。勤致祥

勤致祥,就是說,勤勞是家庭興旺發的祥兆。事實上,縱觀古今中外,那些知名的大家族,都是由勤而興、由惰而敗的。曾國藩就指出,一個家庭包括一個人,其興旺發達還是衰敗沒落都可以由其是勤還是惰來預測,勤則無有不興,惰則無有不敗。

在曾國藩的治家智慧中,勤是貫穿始終的一個字,有時是單獨列出來重點強調,有時則是與其他治家智慧一起講。比如,咸豐四年(1854)七月,曾國藩在給幾個弟弟的家書中,就將“勤”與“敬”這兩個字並舉,說道:子侄輩於“勤敬”二字略有長進否?若盡與此二字相反,其家未有不落者;若個個勤而且敬,其家未有不興者……諸弟須刻刻留心,為子侄作榜樣也。

隨著位高權重,在治家時,曾國藩對“勤”反而更加的重視,認為勤勞可以招致祥瑞,是一個家庭興旺發的祥兆。為此,曾國藩還要求家裡人要在“勤”字上付出實際行動,比如,要求家人早起,親自打掃、種菜、餵豬,真正做到耕讀傳家,還說: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以習勤勞為第一義。

一個家庭,若出現了2個祥兆,往往預示著興旺發達,有一個也很好

為了防止子女因為貪圖享受而變得懶惰乃至驕奢淫逸,曾國藩不許他們坐轎,還常常讓他們爬山以鍛鍊身體。同時,曾國藩還反對家裡人積蓄太多錢財,認為這樣可以“使子弟自覺一無可恃,一日不勤,則將有飢寒之患,則子弟漸漸勤勞,知謀所以自立矣。”

曾國藩的這種家教方式,在封建社會可以說是一奇觀,就是相比現在的絕大多數父母而言,也是難能可貴的。曾氏家族之所以能興旺發,常盛不衰,持續百年之久,代有才人出,從很大意義上說,就是曾國藩“勤”字家教的成功表現。同治七年(1868)五月,曾國藩定下了他最後一條家規,也是曾氏家族的傳家之寶:“家勤則興,人勤則儉;能勤能儉,永不貧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