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資訊三英戰呂布,真的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嗎?為什麼三人說成是三英呢?

菜單

三英戰呂布,真的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嗎?為什麼三人說成是三英呢?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橋段,就是“三英戰呂布”。

明明三個打一個,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為什麼《三國演義》卻還要大肆宣揚呢?而且,《三國演義》還把劉關張三人說成是“三英”,卻並沒有把呂布說成是什麼英雄豪傑,而是直呼其名。

三英戰呂布,真的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嗎?為什麼三人說成是三英呢?

“三英戰呂布”這件事,歷史上是否發生過,我們不得而知,因為並沒有相關的歷史記載。而且在真實歷史中,呂布也並非武功高強的人,他只不過是曹操、袁紹、公孫瓚、劉表這樣的,曾經是一方軍閥而已。

不過,《三國演義》已經對呂布進行了很大的改頭換面。《三國演義》之所以要把呂布塑造成一個武功最高的武將,其實還是為了小說好看的需要。古代的這種演義小說,裡面總會描寫很多將領在戰場上的單挑。實際上,這種單挑的情況是不存在的。不存在,卻還要這麼寫,就是為了好看的需要。

本來,古代戰爭是一場一整支軍隊與另一整支軍隊的大戰。這種混戰,往往難看又乏味,最多能用一些大而空的形容詞來表述。為了讓古代的戰爭具體化,細節化,形象化,因此,古代的演義小說,就把一場戰爭濃縮成一兩個將領來打,用一兩個將領來指代整場戰爭。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就明白了,實際上《三國演義》中描寫的是諸侯聯軍和董卓軍隊的大戰,而“三英戰呂布”,恰恰就是這種大戰的一個微縮版。

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三國演義》中,董卓就是一種反面的形象,而諸侯聯軍則是一種正面的形象。

三英戰呂布,真的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嗎?為什麼三人說成是三英呢?

東漢末年,整個漢王朝已經變得腐敗不堪,國家已經走向了崩潰的邊緣。缺衣少食的老百姓,不得不揭竿而起。黃巾軍起義,打著“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用“五德迴圈”的思想告訴人們,東漢王朝是要滅亡的。而作為諸侯中的強人董卓,也在朝廷中,用自己強勢的表現告訴天下人,他即將代替東漢王朝。

本來,無論是黃巾軍,還是董卓,都是用一種更好的方式,來改變國家的面貌。無論是誰成功了,對於國家和老百姓應該都是一件好事。

但是,天下那些蠢蠢欲動的諸侯們,卻並不這麼想。他們也想要獲得天下,也想替代東漢王朝,成為新的國家主宰。

不過,他們所採用的方式與秦朝末年的那些諸侯們採用的方式是不一樣的。秦朝末年,所有的諸侯都認為應該推翻秦朝。他們之所以這樣做,一是秦朝歷史很短,不具備公信力。二是秦朝採用暴政,“天下苦秦者久矣”。三是秦朝是滅掉了六國,推翻了周朝建立的國家,這在當時的人看來,是一種篡位。

而漢朝在當時人的心中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一方面,漢朝前後有長達四百年的歷史,早就成為大家心中無可替代的存在。另一方面,漢朝雖然衰敗,但是這不是劉漢皇室的錯,而是因為“奸臣竊命”“匪患四起”,因而造成“主上蒙塵”。也就是說,是因為黃巾軍這樣的盜賊,是因為十常侍、董卓這樣的奸臣存在,好端端的漢王朝,才會變成那個樣子。

於是諸侯們要站住來,幫助皇帝剿滅這樣的“盜賊”,剿滅這樣的“奸臣”。讓皇帝“還於舊都”。

三英戰呂布,真的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嗎?為什麼三人說成是三英呢?

儘管我們知道,這實際上是諸侯們扯的一個幌子,是諸侯們利用“剿匪”“鋤奸”的名義,擴大自己的軍事力量,為自己將來奪取天下做準備。他們的目的,其實和黃巾軍、董卓是一樣的。只不過他們所打的那個幌子,具有極大的迷惑性而已。

不過,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迷惑性,因而他們才顯得很正義,很理直氣壯。

《三國演義》在描寫這一階段的事件的時候,確立的就是這樣的價值觀。也就是說,董卓集團所代表的是奸賊。諸侯集團所代表的是正義。但是在諸侯集團裡面,又是有區別的。比如,袁紹袁術是腐朽落後的,曹操是野心勃勃的。只有劉備集團,才是最正義的。

劉備集團之所以最正義,集中體現了“忠”和“義”二字。他們是真心維護漢王朝的,別人都不敢和呂布戰鬥,而他們敢,因而是“忠”。他們又是互相幫助的。三兄弟中,一個人打不贏,另一個人一定會上前幫忙。最後三兄弟同心協力,終於打敗了強大的呂布。因為他們是“義”。

既然劉備三兄弟在與呂布的大戰中,即代表了“正義”,又代表了“忠義”,他們當然就是“英雄”了。至於人數上的佔便宜的事,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等)